法律知识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常见裂缝问题及处理方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4 20:48
人浏览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工程质量通病,产生建筑结构裂缝原因很多。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正确认识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诸多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严格把关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施工。对特殊问题制定专项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把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使的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有一个较高的提交。现我将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介绍给大家,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1. 材料质量?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子组成的水硬性人造材料,抗拉强度很低。其中水泥、砂、石子的质量对混凝土的重量影响很大,特别是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不仅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影响结构安全。

  2.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涉及的范围较多,本文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2.1 水分蒸发、水泥结石和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重要原因。

  2.2 混凝土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是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2.3 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

  2.4 施工中,钢筋表面污染、保护层过小或过大、浇灌中钢筋移位以及极端气候下施工,都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

  2.5 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与裂缝关系密切。

  3. 温度变形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线性膨胀系数一般为1×10.?-5?/℃。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引起附加应力,当其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就会产生裂缝。在工程中,这种裂缝较为常见,如现浇屋面板上裂缝、有超长外挑槽处楼板裂缝等。

  4. 收缩和徐变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会减小,易产生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常见于现浇墙板式结构、现浇框架结构等,通常是养护不良或建筑超长引起,共发展规律是早期较快,后期较慢。

  混凝土徐变造成开裂或裂缝发展在工程中也很常见,尤其是对预应力结构影响较大,徐变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损失,降低结构的抗裂性能。

  5. 荷载作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按规范规定,不同情况下裂缝的最大允许宽度为0.2~0.3mm,一般肉眼不易察觉。施工操作和使用不当都可能出现裂缝,如早期受震、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施工超载、构件的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预应力张拉过量等均可产生裂缝。

  6. 地基变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因地基不均匀下沉产生的裂缝也很多,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产生的应力相对较大,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

  7. 设计构造:设计构造不当,也可能产生结构裂缝

  8. 处理方法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涉及众多因素并贯穿于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因而在监理过程中应采取全面的监控措施。同时,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不可避免地造成结构缺陷,影响结构的安全度或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加强监控措施,把裂缝消灭在最终产品形成以前尤为重要。

  8.1 事前控制。

  8.1.1 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经常可能出现开裂的部位,如超长结构变形集中处,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屋面等,应与设计单位充分交换意见,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如设置后浇带、掺外加剂、调整配盘等,以确保其不成为开裂的主要原因。

  8.1.2 审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施工方案实施否决权。制定的施工方案应既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又符合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

  8.1.3 制定合理的工期。正确处理好质量和工期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工期,避免因开发商或施工单位盲目追求工期目标而造成结构质量隐患。 [page]

  8.1.4 控制好材料的选用。对超长、超大结构应尽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采用水灰比小、水泥含量大的配合比。

  8.2 事中控制。

  8.2.1 加强原材料控制。建立原材料进场登记、检验制度,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许用于工程。

  8.2.2 施工操作要规范,严格按施工规范组织施工,禁止野蛮•施工,同时,避免在恶劣的气候下进行施工。

  8.2.3 严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模板要做到构造合理,不漏水、漏浆;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都要考虑其对结构抗裂性能的影响;钢筋定位要准确,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要符合规范要求。

  8.2.4 控制好工程进度。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时间。合理掌握拆模时间,如工期要求,应采取必要的保证措施(如掺加早强剂等)。

  8.2.5 定期检查。定期捡查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特别是水泥捡查的执行情况,对预计沉降量较大的结构如天然基础、复合基础等,应加强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3 事后控制。

  8.3.1 工程验收处理。验收时发现裂缝,仔细分析原因,如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8.3.2 保修阶段跟踪。对处理后的裂缝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处理效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的隐形质量问题,均属耐久性质量范畴,其实只要认真观察,还有如灌注桩用混凝土的收缩性、灰土施工的匀质性、砌体施工中灰缝的饱满度(抽检数量毕竟有限)。铝合金制的耐蚀性(如表面阳极氯化复全膜厚度不足等)、塑料制品的耐老化性、耐候性等等。其中有些质量问题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有些质量问题是需要加强管理;有些质量问题是加强检验。总之,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力争做到实现规定的安全储备,不要吃安全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百年大计。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看法,如有不妥,请同行斧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