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21 04:52
人浏览

股东如何行使优先购买权
问:我单位拟与另一股东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我单位持有40%的股权,对方持有60%股权。考虑我单位只想在与对方合作时可以不控股,所以我单位要求:将来对方转让股权时 ,我单位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且可以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如其欲转让全部股权,我单位可选择购买11%的股权以便取得控股权。对方不同意,理由是这样规定没有法律依据。请问我单位的要求合理吗?在法律上能否成立?

答:我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此条规定确认了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对转让出资(下称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但未规定股东可否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
  既然法律未直接规定可否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如果不与其他约定相冲突,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并不禁止。
  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均借鉴了国外的做法,在合资或合作合同以及章程中规定了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程序。从合同法的角度对股权转让的要约与承诺及优先权行使加以明确规定,通常还包括默示或不作为视为同意的约定。
  通常情况下,纠纷的发生在于公司章程和设立合同、出资协议中均无相关具体规定。欲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的一方(下称“原股东”)无法实现与对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对方全部转让其股权得不到原股东和公司配合进行股权变更登记。
  转让方主张其全部转让股权为一个条件,转让价格和付款方式为另一重要条件。这些主要条件和条款构成其要约的主要内容。如果对方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则构成一个反要约即新的要约。
  原股东则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并不存在法定的限制条件,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别是控制权的重要性,可以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属于特别法(公司法)下的本意。
  显然,控股权(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带来的利益通常是问题的焦点。转让方因为转让的是控制股权,其转让价格应当优于非控制股权的转让价格。第三方意向受让人也往往是以此实现并购目的。而原股东恰恰是希望在控股股东准备退出时实现控股。关键在于实现控股的机会利益。
  总之,你单位的要求自有你单位的商业基础和出发点,具有法理分析上的合理性,且在目前法律规定下无障碍,可以通过法律文件(公司章程、出资协议类合同)加以落实。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