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上海港船舶“降滞脱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1 01:27
人浏览
10年来,由上海港出发的中国籍国际航线船舶已连续保持在国外PSC检查零滞留的良好记录,2000年起,中国籍船舶已全面“脱黑”,之后一直稳居白名单之列。

中国籍船舶频上“黑名单”

  1995年前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远洋运输船队的规模正在逐步向大型远洋运输船队迈进。由于新旧船舶比例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船舶在国外港口国监督检查时屡遭滞留的情况,而且滞留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滞留率不断上升。中国船队先后被列入欧洲、美国、亚太3个主要且最有影响的开展PSC检查地区的“黑名单”。
  由于在国外滞留的船舶被强制在国外修理,其昂贵的修理费,不仅使船公司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常常使得船期一再耽误。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船舶被滞留,散货船一般一天损失3-5万美元,一艘17万吨的船一天的损失会达到5-8万美元,一艘半浅船一天的损失要达到20-30万美元。不仅如此,滞留还会使船舶、船公司的信誉受到重创。如果不摆脱“黑名单”的身份,我国船舶将被列入港口国监督重点检查对象,会继续增加我国船舶被滞留的比率。
  另外,被滞留的船舶数量多,意味着船队的整体安全和防止污染技术和管理状况差,对我国的航运安全和海洋环境形成了直接的威胁。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内海事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上海海事局船舶监督处专家介绍:我国到国外的船舶上了“黑名单”,便由随机检查变成指定检查,全面被列入各港口国备忘录国家重点检查对象,这样必将造成恶性循环,在给船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动摇了我国A类理事国的地位,使中国海事主管当局在国际社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上海港船舶“降滞脱黑”

  1998年开始,上海海事局根据部海事局的要求,提出了“降低滞留率、脱离黑名单”、“一年见成效,三年变面貌”的口号,要求从上海港出港离开中国港口前,必须申请开航前检查,对未经开航前检查的,海事局将不得为其办理出口岸手续。对航经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航线,船龄在15年及以上的船舶或过去一年在国外港口国监督检查中曾被滞留的船舶实施开航前检查。上海海事局会同中国船级社主动参与船舶开航前的检查,要求船公司认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提高所属船舶安全技术状况。
  2000年至2003年,“降滞脱黑”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上海港驶往国外港口的船舶连续保持零滞留。为防止滞留率反弹,上海海事局及时出台了相关规定,如果船舶在港口国监督检查中的滞留率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滞留率的船公司,上海海事局将暂停为其所属船舶办理出口岸手续。对于免检的船舶海事局可随时抽查,如发现船舶存在缺陷,则立即收回免检通知,并对船公司做出严肃处理,该船及其船公司将被列为中国的船舶及船公司“黑名单”。2002年开始,上海海事局加强了对船公司的指导和管理,定期与船公司召开安全联席会议,传达国际、国内在船舶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及国外港口国监督检查的最新动态。2000年至2003年,我国国际航行的船舶已经全部脱离世界主要港口国监督管理地区的“黑名单”,同时被巴黎备忘录和亚太地区备忘录列入“白名单”船舶。

探索船舶安全诚信管理

  上海海事局为何能保持上海港始发船舶连续10年滞留率为零的记录?上海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俞勤伟总结道,一是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降滞脱黑”的措施,提出了“两个百分百”的目标,即对适用船舶的开航前检查率达到100%,经开航前检查的船舶在国外港口国监督检查中100%滞留率为零,将每年对船舶开航前检查列入工作考核,并与奖金挂钩,把“降滞脱黑”指标下达到每个基层海事处,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
  二是采取联动协作,船舶处与船检处、危防处等部门通力协作,建立与船舶检验部门的联系制度,各方积极参与船舶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内部奖励制度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完善检查机构,配备足够的检查人员、检查工具等。积极与中国船级社配合,定期进行分析,同时邀请一些大的船公司参加每季度的“降滞脱黑”研讨会,对滞留案例进行探讨,提高执法人员和船公司的业务敏感性。
  三是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提高海事执法官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对船公司船员的培训。
  四是积极探索船舶安全诚信管理,依据船舶的安全诚信,对船舶实施分类管理,以建立船舶的安全诚信管理体系,激励航运企业主动加强内部安全管理。自2004年起,上海海事局开始在本辖区实施“安全诚信船舶”评选制度,对一些管理比较优秀、船况良好的船舶给予“诚信船舶”的称号,对这些船舶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和优质服务,“免于开航前检查”便是其中一项。
  10年来,通过上海港始发的船舶普遍得到国外海事主管机关的肯定。上海海事局已将船舶开航前检查列入了长效管理机制,探索船舶安全诚信管理,逐步扭转了中国海事主管当局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被动的局面,维护了中国作为A类理事国和一个航运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

(来源:中国水运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