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盘点2011船舶工业:软肋与痛 逆水行舟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2 04:42
人浏览

产能过剩、重组洗牌、订单荒、转型、严冬、破产等等这些关键词或许是2011年船舶市场讨论最常见的言语了......

曾经记得狄更斯的《双城记》,开头那句话“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用这句话评论眼下航运业之船舶市场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糟糕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造船、航运的滞后影响逐渐显露,同时当前我国的造船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2011年新船接单量远远低于2010年的水平,散货船和油船市场低迷在今年表现尤为严峻。而中国造船业却依然上演着逆市突围的抢眼剧目。

美好的是: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已经将海洋经济列为新的经济热点,将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实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振兴。以此为奠基,中国船舶市场的需求结构就需要积极调整,朝环保型船、低碳型船、LNG船、高附加值船舶、大型海工装备等市场转型升级。

2011年对与整个航运业来说,严冬已经在威逼紧追,同样船厂也不好受,受订单不断减少的影响,不仅一些船企面临无船可造,还有一些船企面临破产危险。浙江省的两家造船企业“恒富船业”和“蓝天造船”已经启动破产程序。此外以前进入造船行业的众多资本受造船业利润微薄的影响也逐步退出,这对造船企业融资是雪上加霜,现有的造船模式也不利于企业缓解资金困难。

另一方面,在造船订单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中日韩三国在造船工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我国船企在生产效率、信息化水平、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等领域与日韩有一定的差距。这将造就一批船厂卷入兼并重组潮中,2012将上演一幕弱肉强食的画面。

未来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LNG船、大型海工装备等市场将依然活跃,符合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要求的节能环保型船舶将更受欢迎!话说危机中才会有更大的机会,一些船企倒下的同时一些船厂将更加强大!

中国海事服务网独家报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