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防范买卖合同欺诈方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02 05:08
人浏览

  对于买卖合同中易出现的欺诈行为,卖方企业在订立合同时及交易中应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1、在签约前应尽量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

  企业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应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等相关证明,并复印一份在手,以明确对方的法律地位及经营范围,并到工商局查询对方的工商登记资料。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及经营现状,也是企业应做的工作。

  2、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管理人员代表其企业订立合同,应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

  3、注意提高企业业务员的素质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企业业务员对业务不熟,对相关法律不了解所致。因此,对业务员进行法律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必要的。

  4、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范本

  我国《合同法》虽然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因为非书面形式在发生纠纷时不好确定责任,也为免被人利用进行欺诈,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尽可能参照使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的标准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

  5、注意对方开出空头支票

  防范对方虚开支票的欺诈有两个有效方法,一是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款到卖方账面后才交货;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能立即知道支票能否兑现,如能兑现可以即转账,如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

  6、注意对方迟延付款

  如果买方到付款期仍不付款,且找出种种理由推诿,此时,就应该考虑对方的付款能力及诚意,必要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付款。

  (2)、停止供货。

  (3)、加收利息。

  (4)、委托律师追收。

法律快车合同法频道为您整理合同订立、合同终止等合同法相关知识,分类齐全,欢迎浏览。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点击合同法首页查看,感谢您的访问。

推荐阅读:合同法全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