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8 13:26
人浏览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都会签订合同的,而且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这样才算是有效的合同,如果有些条件不符合,或者是出现了法律所规定的其他情况的话,那么这个合同就有可能是一个效力待定合同,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后果的相关内容。

  一、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后果

  (一)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才能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拘束力,否则,后果由行为人承担;

  (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才有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1)限制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有效,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无权代理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合同有效。

  (3)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有效。

  三、什么叫效力待定合同

  合同效力待定,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因存在不足以认定合同无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合同效力暂不确定,由有追认权的当事人进行补正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进行撤销,再视具体情况确定合同是否有效。处于此阶段中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效力待定,意味着合同效力既不是有效,也不是无效,而是处于不确定状态。设立这一不确定状态,目的是使当事人有机会补正能够补正的瑕疵,使原本不能生效的合同尽快生效,以实践合同法尽量成就交易、鼓励交易的基本原则。

  当然,从加速社会财富流转、促使不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尽快确定和稳定的原则出发,合同效力待定的时间不可能很长,效力待定也不可能是合同效力的最后状态。无论如何,效力待定的合同最后要么归于有效,要么归于无效,没有第三种状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法律后果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无效合同的类型需要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结果的判定,如果它属于相对待定的合同,而不是直接是无效合同,还是有一定的补救空间的。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