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就业促发展,抓好劳动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19 22:58
人浏览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朔州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调整。传统的职业终身制逐步被打破,部分企业在市场竞争、转轨、转型、跨越过程中转制、重组、兼并、破产,富余人员逐步增多,劳动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就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深挖就业潜力,力求实现我市的充分就业,已成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朔州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及其它有关数据,通过对全市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围绕朔州"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目标,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探讨朔州市扩大就业的对策,进而对破解就业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朔州市劳动就业的现状与特点

  现状与特点一: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全市随着经济逐步转型、跨越发展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为扩大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全市国民经济两位数增长,综合实力实现巨大跨越。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1.3亿元,比2005年增长73.9%,平均每年增长14.8%。总量不仅提前完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而且超出"十一五"期末预期51.7%,甚至占全省GDP比重由"十五"期末的6.4%上升到7.6%。人均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4670元增加到36452元,绝对量超出"十一五"期末预期58.5%,在全省排名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1%,高出全市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10.3%"的预期目标3.8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0亿元和46.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1倍和3.1倍,年均递增33.1%和42.2%。"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累计完成343.4亿元和131.2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 3.8倍和4.1倍。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就业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2009年末,全市城乡就业总量达80.09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9.59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0万人,是建市以来,城乡就业总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现状与特点二:产业结构趋向优化,就业结构跟着变化。

  经过连续四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支柱地位得到加强,第三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8.4:47.8:43.8调整为2009年的5.3:52.3:42.4。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由2005年的43.55:25.67:30.78变化为2009年的38.58:21.50:39.92。

  现状与特点三:煤炭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采掘业就业人员比重明显下降。

  "十一五"以来,全市以"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清洁化、安全化"为目标,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及煤矿机械化改造。一方面按照国家及省产业政策要求,重新对煤炭行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依托中煤、同煤、神华、鲁能、金海洋等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联营、参股等形式,整合地方煤矿,并对整合煤矿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全面提高煤炭行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到2009年底,全市地方煤矿已由2005年的205座缩减到67座,单井生产规模提高到131万吨/年,总体产煤能力提高到8780万吨/年,再加上中煤、同煤在朔煤矿,全市煤炭生产能力、洗选能力、发运能力全部达到2亿吨以上,均位居全省第一。2009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27亿吨,比2005年增长3.4倍,产量在全省居首位,占全省煤炭产量的比重达21.4%,比2005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

  采煤方法的改革,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井下作业人员大幅度减少。2009年末,全市采掘业从业人员为4.57万人,比2005年的7.0万人减少2.4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75人。占就业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9.93%下降为5.71%。

  现状与特点四:采掘业、制造业是拢聚劳动从业人员的主渠道。

  分行业看,2008年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80904人中,采矿业为54570人,占19.43%;制造业为37497人,占14.06%。批发零售业为29971人,占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的10.67%;教育为23536人,占8.3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55553人,占19.78%。同时,采矿业、制造业两大行业从业人员共占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32.49%。显然采矿业、制造业仍是朔州市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现状与特点五:非公有制逐渐成为就业的重要吸纳载体。

  近年来,全市大力贯彻落实转型、跨越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及行业结构,持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就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业人员分布趋于广泛化,非公有制单位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为朔州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2008年末的法人单位中,非公有制单位5301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68.18%,比2004年增长61.08%。从业人员141136人,占法人单位就业总人数的50.15%,比2004年增长72.29%。这种趋势说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就业格局正逐渐改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朔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吸纳载体。

  现状与特点六:人员素质结构显著优化,人才流动趋向行业拢聚。

  学历是代表知识、技术能力的证书,是一个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2008年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42%、10.20%和20.29%,分别比2004年提高0.24、4.5和4.49个百分点。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2008年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1.29%,比2004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具有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6.52%和9.26%,却比2004年降低0.16和2.18个百分点。

  我国职业资格等级由低到高,共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各等级划分的原则分别是:(1)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工):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2)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工):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在特定情况下,能运用专门技能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合作。(3)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常规性的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人员。(4)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5)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2008年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全市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34%、1.12%、2.09%和7.06%,分别比2004年提高0.18、0.58、0.79和2.78个百分点。[page]

  从分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及职称看,部分行业的人才拢聚效应明显。在朔州市的法人单位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六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都超过半数,其中教育行业的比重更高达77.78%。

  现状与特点七:农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化、城镇化开始不断向乡镇延伸,从而吸收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同时部分农民抓住乡镇市场繁荣的契机,从事交通运输、商贸等第三产业,一部分原本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2009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占13.71%和19.15%,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2.31和1.69个百分点,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67.14%,比2005年下降了4.0个百分点。

  现状与特点八:新兴行业成为吸收劳动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8年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地产业从业人员3324人,比2004年增长60.74%,平均每年增长12.6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425人,比2004年增长73.94%,平均每年增长14.84%;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572人,比2004年增长49.43%,平均每年增长10.5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734人,比2004年增长55.61%,平均每年增长11.69%。从就业人员行业分布增长情况看,传统行业就业增长缓慢,一些新兴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吸收劳动力增长的主要动力。

  现状与特点九:城镇就业人员明显增加,乡村就业人员略微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时期,朔州城镇就业人员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9年末,全市城镇就业人员达35.29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7.8万人,年均增加1.95万人,高于"十五"时期每年增加0.48万人。但乡村就业人员出现了基本稳定的趋势。2009年末,全市乡村就业人员44.80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1.79万人,年均增加0.45万人。

  现状与特点十:女性地位越来越高,就业人数逐年上升。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一支伟大力量,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关系妇女的切身利益,关系人类的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充分解放。女性就业自由是评价男女两性平等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2008年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全市女性职工人数 8.57万人,比 2004年末增加1.66万人,增长24.11%,占全市总职工人数的比重由2004年的29.92%提高到30.45%。女性就业行业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中,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女性占该行业职工人数比例达到55.85%,教育占57.0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52.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42.06%。

  二、朔州市扩大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困难和问题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长快。

  据2009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9年全市劳动适龄人口113.3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3.42%。与2005年相比,劳动力资源总量增加了7.87万人,增长7.46%,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52个百分点。

  困难和问题二:劳动力参与率偏高。

  在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参与率的大小决定了社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规模。据2009年全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市劳动力参与率为70.64%,比2005年高3.82个百分点。偏高的现状是由当前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由于朔州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投资市场不完善,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为此,势必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受教育水平偏低。此外,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老年人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困难和问题三:就业弹性系数长期偏低。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越高,劳动力需求越大。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会自然导致最大化就业,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就业弹性系数,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是增加就业量的关键。就业弹性系数为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长期以来,朔州就业弹性系数偏低,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非常有限。近年来,朔州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大幅增长,就业增长速度趋缓。2005-2009年全市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84,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因GDP增长带动而吸纳的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出现了经济增长快速而就业增长缓慢的状况。

  困难和问题四:高级技术人才匮乏,从事体力劳动者比例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朔州劳动就业形势严峻,根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结构性矛盾,体现在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全市从业人员在整体上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还比较偏低,很难满足城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要求。从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0.42%,大学本科学历占10.20%,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占1.29%,中级占6.52%,初级占9.26%,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师占0.34%,技师占1.12%,高级工占2.09%,中级工占7.06%。这种状况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是--大量一般劳动力缺乏就业岗位,同时也有许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空缺。随着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已经对越来越多的岗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或技术要求,各大企业具备高学历及高级职称的开放型、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同时,由于朔州不少工业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制造业,人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仍然较高。[page]

  困难和问题五:产业转型、结构调整、企业改制,部分人员面临再就业难题。

  按照"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朔州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增长模式必然进行优化升级。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就业市场必将经历调整期的阵痛,公有部门就业机会下降,部分国有职工面临再就业难题,而且这部分人员年龄较大,学历及劳动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不具竞争优势,又加大了再就业的困难。

  困难和问题六:传统的就业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困难和问题七:非公有制单位的家族式经营模式严重阻碍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我市绝大部分非公企业为土生土长的私营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化管理模式,没有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较为严重地阻碍了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一方面,企业主对企业经营管理不愿放权、不敢放权,经营管理者多为家庭成员,导致从外面引进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也使现有的职业管理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较为狭窄,人才的引进和留用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对人才的开发、使用、培养缺乏完善的制度保证,工作环境较欠宽松,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难以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外面优秀的人才引不进,现有的人才又往外流。而且从宏观上来看,我市90%的非公企业刚刚完成原始积累,企业周转资金较为困难,因此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人才开发培养的长远投资上,追求的是即时效益,也极大地束缚了人才队伍建设。

  困难和问题八: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三、对朔州市扩大就业的政策建议

  在当前关注民生的大气候下,我们要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相协调,为构建和谐朔州提供强力支撑。

  建议一:实现从GDP到民生的新发展路径的转变。我们要从过去以GDP为主导逐步转变到以解决民生为主导的发展理念上,从片面地追求GDP转变到国计为了民生,国计服务民生。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进行这样一个转变。是否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此作为民生之第一要素,作为发展的核心指标和重要内容。

  建议三:健全培训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注重培训实效。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就业能力高低的根本,目前,朔州的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因此,要重视抓好职业培训,以提高朔州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适应力。

  三是注重培训实效,突出一个"变"字。围绕产业转型、跨越发展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城乡居民培训需求,整合培训资源,夯实培训基础,建设高标准县级、乡级、村级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赴外观摩式培训、现场指导式培训、典型示范引导式培训、提问解答式培训、科技小分队菜单式培训、光碟影像多媒体培训、网络导报广播信息化培训、院地合作专家驻点式培训、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程化跟踪培训等方式,力争实现由集中培训向现场培训为主、由短期单次培训向长期强化复训为主、由基础知识培训向技术"卡口"培训为主、由行政服务抓培训向市场订单促驱动为主的"四个转变",全面提升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质量。

  建议四:加快工业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朔州的崛起关键在工业,工业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财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就业增长的原动力。虽然工业的发展,在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情况下并不能直接大量增加就业需求,但是加工业的发展,会间接带动相关的一、三产业发展,尤其带动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这样工业的就业增加,就会对相关产业就业增长产生放大效应,形成一个就业增加的良性循环链。因此,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一方面,要打造经济竞争的"航空母舰型"企业,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增强全市的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保持全市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规模。

  建议五: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潜在发展能力最强的一个产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在农业人口过剩、新的工业就业的空间有限的状态下,如何利用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高的优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朔州就业压力问题的关键。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每投资100万元可解决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在相同的投入条件下,第二产业安置1个劳动力,第三产业就可以安置2-3个。因此"十二五"期间,应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就业结构的重点,除了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新兴的邮电通讯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之外,还要突出发展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第三产业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朔州的社区服务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发达地区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约占就业总人口的20%至30%,而朔州只有1.5%,因此社区就业岗位的开发要与困难就业群体的安置紧密结合,采取工资补助、代缴社会保险等政策措施,开发大量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弱势群体。同时,要尽快落实扶持政策,对街道、社区办的服务项目,应给予低息或免息贷款支持;鼓励劳动者个人创办社区服务业,优先落实工商登记、场地、资金等政策,引导其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建议七: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与潜力。由于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分布广、成本低、劳动密集的特点,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成为就业的增长源,实可作为朔州缓解就业压力的突破口。同时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各地区人均GDP和非公有制经济所雇用的人数占就业人口比例的研究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074,非公有制经济雇用的人数越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所雇用的人数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GDP就可以增加1640元。由此可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一项最有实效的"富民工程",对于实现朔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优化舆论环境。破除"干国有保险、干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风险、搞创业危险"的落后观念,摒弃"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树立"创业有成、创富有功、创造有为"的时代理念;宣传推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家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经验,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小而思大、大而思强"。

  二是优化人文环境。培育商业文明,挖掘区域文化底蕴、人才资源、商业智慧,激发人文活力;以商业精神、商业文化、商业文明鼓励全民创业,彰显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精神活力;创造支持创业和创新的文化氛围,放手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认真评选和大力表彰全市杰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家,激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page]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市场监管,多服务、少干预,切实解决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办事难"问题。进一步落实政策,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鼓励大胆创新,彻底打破限制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门槛"限制,全面落实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国民待遇"。

  五是优化管理模式。朔州非公企业的发展正由原始积累阶段向成长阶段迈进,大部分企业从事传统型产品制造、科技含量不高,存在规模孝管理难、竞争弱等问题,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不足以参与国际竞争、人才吸引力不强。这些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破除人才"瓶颈"制约,要破除人才的瓶颈制约的关键是破除"家族式"管理模式。因此必须加快对这些民营企业的改造、改制,做大做强企业,加快体制和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步伐,健全内部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人才既展示了其才华,又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既有可干的事业,又有晋升发展的空间,既能够在施展才干中实现自身价值,又能够在价值实现中享有成就感。

  建议八:逐步确立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思路。农村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要着力发展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推动城市劳动用工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消除导致城乡劳动者身份区别的制度壁垒。

  一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应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在就业方面,有条件的县、区和小城镇,可取消城乡界限,劳动者自主择业。城市要适当调控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规模和速度,企业招工应本着城镇、农村一视同仁的原则,城镇就业的各类人员应实行统一的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

  二是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要继续发挥第一产业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适当减缓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流量。同时,要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形成和不断壮大,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是要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特别是向境外输出。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工作中,要发展劳务输出基地。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要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起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的就业机制,实现"出去一人,脱贫一户,外出一片,带富一方"。

  建议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独立于企业之外、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不同经济成分的从业人员都能获得同样的保障,将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一是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造基础条件。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实施到位。特别要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保险制度。由于多数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孝资金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对单个企业而言,发展是不稳定的;对从业人员而言,也意味着随时都可能下岗,生活得不到一定程度的保障,这也是制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不管从扩大就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出发,都应建立健全个体私营经济的社会保险制度。要将个体私营等不同所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要方便企业和劳动者,服务到位,做到劳动者就业走到哪里,社会保险跟到哪里,为劳动者多渠道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二是要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要按照"三条社会保障线"相互衔接、拉开距离、分清层次、整体配套的原则,科学制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城市居民最低保障标准。

  三是要搞好农村与城市两个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积极探索以农村个人帐户储蓄积累为主要方式的农村养老保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步伐,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

法律快车合同法频道为您整理劳动合同范本相关知识,欢迎浏览,感谢您的访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