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期限规定是什么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8-06 10:11
人浏览

  一份完整的合同,离不开的是合同的期限。合同的期限也是合同效力的体现。合同规定的期限就是要合同当事人在一个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否则有可能会出现违约的情况。所以,规定合同期限,对合同的履行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在这里,小编给你总结了相关的知识,讲解合同期限规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1、生效时间的约定

  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如果没有约定生效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为生效时间。

  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但对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条件的限制,则以该附加条件达成时为合同生效时间。

  2、合同履行期限的认定

  合同履行的期限是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商订立合同过程中约定的,是用来界定合同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延迟履行合同义务的客观标准,是双方履行合同的时间界限,该界限经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上签字生效,受法律保护,违反该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同履行的期限,以日、旬、月、季、半年度、年度或跨年度计算。在买卖合同中的履行期限,实际上就是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买受方支付货款的时间。

  3、附期限合同的法律效力

  附期限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设定一定的期限,作为决定合同效力的附款。其中“期限”,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之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期限,即附期限的合同。所谓附期限的合同,是指附有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终止的合同。所附的期限就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将来确定到来的某个时间。

  合同的期限在合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同期限规定是什么样的,合同可以要双方来约定期限,合同期限到后,双方也可以约定续期。写好合同的期限可以促使双方履行义务,可以帮助履行合同,规定合同履行的时间。对于附期限的合同,这个期限也是合同发生效力的时间。可见,合同的期限是非常重要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