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01 04:53
人浏览

  在实务中,定力合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事情,为了预防一些合同风险,合同是需要进行审查的,那合同审查要点有哪些?合同审查步骤有哪些?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是哪些?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疑惑,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合同审查要点

  1、内容要求:

  (1)既符合合同法的要求,也符合合同所涉事务的相关法律要求;

  (2)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的内容已有明确约定;

  (3)在主体资格、交易内容、权益保护方面均合法、严谨、明确、周全;

  (4)当事人的合法要求已全部在合同中体现;

  (5)条款能够满足当事人的真正需求;

  (6)条款中设计了当事人没有想到的一些细节;

  (7)对于可能发生的争议有前瞻性的预见并设置防止或补救措施。

  2、形式要求:

  整个合同体系清晰、功能模块完整、思路清晰、条款配合严谨,文字功底上语体标准、语法严谨、用词精确,无任何语言歧义现象存在。

  由上可知,一份好的合同应该是:目的正当,内容、形式和程序有效,各方权利与义务关系均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结构合理,体例适用。

  二、合同审查步骤有哪些

  1、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就是看一看一份合同是否具备开头、正文、签署部分,这三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二)形式审查还要看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其他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书等相关材料。看相关文件之间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

  2、实质审查。主要是对合同正文的审查。

  3、沟通、参照与找法。

  (1)沟通。指的是与合同经办人、起草人甚至对方进行沟通,就合同谈判、协商及合同目的等内容进行交流,合同条款中不清楚或者含糊的条款,也需要他们作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2)参照。找到与所审合同相关的国家合同示范文本、行业推荐的示范合同文本、企业的合同范本等,对照在条款和内容上有何重大差别,分析或者询问原因。

  (3)找法。也就是寻找法律依据。遇到合同审查中出现重大、疑难事项,把握不准的,一定要及时查找相关的资料和判例、理论分析文章。

  三、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

  对于任何需要审查的合同,不论合同的标题是如何表述的,首先应当通过阅读整个合同的全部条款,准确把握合同项下所涉法律关系的性质,以确定该合同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在审查合同前,必须认真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同时,注意平时收集有关的合同范本,尽量根据权威部门推荐的示范文本,并结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查。

  合同审查的着重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中止、终止、解除,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审查合同的技巧和方法”的相关知识,在合同审查中,除了除了合同基本当事人的核对,还要重点注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中止、终止、解除,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条款。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