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离婚后什么时候可以撤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1 13:58
人浏览

  撤诉的进行就是要在相应的诉讼判决之前进行的,撤诉是诉讼原告的一个诉讼权利的,但是是否要进行允许就是要由相应的法院来决定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起诉离婚后什么时候可以撤诉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起诉离婚后什么时候可以撤诉

  1、在一审中,原告在判决前随时可以提出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此的操作惯例并不相同。

  2、在二审中,有权撤诉的不是原告,而是上诉人,同理,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

  二、申请撤诉应符合的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在民事诉讼中享有撤诉权。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撤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提出撤诉申请的人必须是原告或者经过原告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

  (2)申请撤诉必须自愿。

  (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规避法律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4)申请撤诉须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

  三、撤诉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撤诉具有以下法律后果:

  (1)原告起诉后在民事诉状送达被告前撤诉的视为没有提起诉讼,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2)原告享有再次起诉权。即原告撤诉后,在诉讼时效内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但是原告撤诉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继承权纠纷,自继承之日起超过20年的起诉,在受理后经审查发现时效已届满,且原告不撤诉,被裁定驳回起诉后,原告不得再次起诉。

  (3)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当前,有些原告正是对撤诉的法律后果不明白而滥用申请撤诉权,以至于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起诉离婚后什么时候可以撤诉的全部内容。离婚的起诉就是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的,所以要多多注意了。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