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婚姻法离婚财产如何分割问题 离婚一方侵犯对方财产共有权的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09 21:17
人浏览

婚姻法离婚财产如何分割问题 离婚一方侵犯对方财产共有权的行为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不但侵害了另一方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而且妨害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婚姻法第47条规定了一方侵犯他方财产共有权的行为及其处理措施,这对于保护离婚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婚姻法规定了两种侵犯他方财产共有权的行为:

  1?非法处置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指在离婚过程中,夫妻一方故意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隐藏,是指把夫妻共同财产隐蔽、藏匿,不让对方知道。转移,是指将夫妻共同财产从一处所移到另一处所,使其脱离对方的控制或支配。变卖,是指将夫妻共同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毁损,是指将夫妻共同财产毁灭、损坏,或使其从物质形态上完全消失,或虽不完全消失但使其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其价值。至于一方擅自将共同财产无偿转让(赠与)给第三人,此行为与变卖均属于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当然应解释为侵犯他方财产共有权的行为。

  2?侵占他方财产的行为。指在离婚时夫妻一方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行为。所谓伪造债务,是指夫妻本不对债权人负担共同债务,一方提供假借据、假证人等手段伪造证据证明负担共同债务,或者虽对债权人负担共同债务但夸大其数额。这里的伪造,可以是当事人一方的行为,也可以是当事人一方与离婚案件以外的第三人相互串通而采取的行为。由于我国婚姻法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担的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伪造债务的行为一旦实现,就会减少夫妻共同财产的数额,其实质在于非法侵占共同财产中属于另一方的财产份额。

  上述违法行为,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而且,必须是以侵占他方财产为目的。不包括过失行为,如因不慎将某些共同财产毁坏,只要没有故意,不属于侵占他方财产的行为。

  

【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修正)[20010428]

  第四十七条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