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感情“病毒化”,离婚也“传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12 19:05
人浏览
引子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离婚也具有传染性。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离婚了,那么你的离婚几率会增加七成以上;你认识的人中离婚个例越多,你的离婚可能性越大。

  假如你最好的朋友或是亲人离异,真的会影响到你的婚姻吗?这种好似病毒传染性的效应真地会在人群中蔓延吗?7月13、14日接连两天,本报记者在婚姻登记处进行了采样跟踪采访,在众多离婚家庭中选择了两对疑似“离婚传染症”的案例,并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

  人物1:小琳(化名),29岁,商人,离婚时间:1年半

  【小琳的自白】

  我的父亲给一个领导开车,母亲很早就不工作了,一开始他们还算融洽。可后来,父亲开始整夜地不回家,回到家中也是横竖看妈妈都不顺眼。终于在两年后,他们离婚了,那年我正好初中毕业。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然后能离开这个家。上大学后,我很快与一个师哥恋爱了。大学毕业后一个月,我们就结婚了,之后我随他来到了他的城市。

  结婚1年后,我生下了女儿文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竟然冒出一种很可怕的想法,我爱眼前这个男人吗?我问自己,不爱他为什么要嫁给他?终于我有了答案,原来,我只是想离开那个让我不快乐的家,越远越好而已。

  他很快发现了我的变化,也试图询问,可是他越亲近,我越厌恶。我很清楚这样下去的后果。果然不久后,他有了外遇。

  离婚后,我带着女儿一起生活,虽然生活上累些,但是感情上轻松了不少,也不打算再婚了,因为男人都一样……

  【记者感言】不难看出,小琳婚姻的失败,与童年时代父母离异给她带来的影响颇深有关。她以为远嫁可以让她重生,可以从另一个男人身上获得感情上的弥补,却始终无法遗忘内心深处的伤,终于重蹈覆辙,走了一条与父代相同的路。

  人物2:璐璐(化名),27岁,海归派,离婚时间:2年

  【璐璐的自白】

  他很帅,家里也很有钱,而我的家庭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两家家境上差距悬殊,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门不当户不对,也许真的会让人误解对方的意图吧。第一次见面,他的父母在言语上就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嫌弃。如果能预测后来的恶果,我想我宁愿和一个平凡的人在一起过平凡的生活。

  一年后,他带我出国了,并在国外注册结了婚。可婚后的生活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婚姻灾难”。他从小生活在国外,也有一帮国外好友和“数不清”的女朋友。开始,他还会顾虑到我的存在,常常以应酬忙为理由敷衍我,可后来,他竟连谎话也懒得编了。他说,这就是他的生活,如果我不接受可以离开……

  后来,我在国内最好的朋友杨阳离婚了。一个月后,我也选择了离婚。

  【记者感言】男方身处的大环境中,许多朋友在对待婚姻上普遍持有漠视态度,而在种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他最终也改变了对婚姻和自己妻子最初的承诺。

  专家解读

  离婚“传染”有时只是

  内心的一种暗示

  记者:身边的好朋友或是家庭成员离异,真地会传染吗?

  专家: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绝对不是这个,这种所谓的“传染性”有时只是人内心中的一种暗示。如果仅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说明这个人还不够成熟,不能完全承担起一个家庭。离婚不是某一因素造成的,只有对方在心理过程上有了变化,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朋友或亲人只是起到一个外力推动的作用。对待一个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家庭来说,这种作用只是加快了离婚的脚步,而维系婚姻本质的还是感情。

  记者:那么一个人的婚姻观与自身的家庭有关吗?

  专家:一个人未来婚姻的生活模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原生态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婚姻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子女会在不同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

  记者:这个调查结果是来源于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相对于国内的现状您有什么看法?

  专家:调查显示,美国人的离婚率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外思想的渗透,传统的婚姻观受到冲击,导致目前国内离婚率普遍偏高。尤其是年龄较小或独生子女,他们在个人成长环境下,往往更追求自我。在追求个性张扬的年代里,传统文化对个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但一个成熟的人在对待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会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见去做决定,而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专家提醒:对待婚姻,不要有从众心态,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和感受、内心体验,去做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要看它对你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不单单是受外界的影响草率行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