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编外“法官”调解有一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13 10:43
人浏览

  今年64岁的黄老青是龙山镇茭杨村人,18岁那年,他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由于出色的表现,他很快被任命为民兵连长,后来又到乡办企业当书记,基层干部一当就是几十年。任村支书期间,黄老青总是坚持小事不出村,让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因此名声远扬。去年,黄老青从村支书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企业也交给子女,准备让自己放松一下。当地一些企业了解到他不再当村支书后,纷纷前来请他去厂里当管理人员,结果都被他推掉了。

  去年9月,市法院公开招聘人民陪审员,黄老青以出色的表现入选。在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前的调解工作中,黄老青出色的工作和耐心的性格得到了法庭工作人员的肯定。“如果能将黄老青留下来,那么对今后法庭开展工作将会十分有利,但又考虑到经费等问题有一定难度。”就在施美形左右为难时,黄老青还是马上同意了法庭的邀请,对于工资问题他也不去计较。黄老青认为,自己虽然已60多岁,但法院能请他这是他个人价值的最好展现机会,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只要帮我调解好这起案件,发工资那天我一定第一个请老黄吃饭,好好谢谢老黄。”5日中午,一位年轻法官当场向黄老青表态,边上的人纷纷猜测又出现难解决的案件了,“只要老黄出马问题一定能解决好。”

  对于老黄来说,经过几十年在村里开展调解工作,他几乎是轻车熟路了。他对记者说,许多案件如果当庭判决容易出现问题,当事人会不断上诉。不服的一方容易做出过激行为,不利于社会安定。根据上面的精神他们也希望多调少判,多通过调解来化解矛盾。

  “一般上了法院的矛盾都已比较激烈,对于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听双方说明矛盾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黄老青说,特别是一些离婚案,搞不好就要出现严重后果,有的甚至会上吊自杀,而且离婚案中许多问题与边上人介入是分不开的。

  黄老青认为,一般的离婚案先要分清是否可以重新和好,如果可以和好尽量调解他们和好,工作也要往好的方面做。先从男女双方的家属做起,因为如果他直接找当事人谈,往往会被对方认为接受了一方的托请,从而效果不太明显。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双方头脑都不稳定,哪怕是一方工作做通,但听别人一说后又会产生别的想法。因此,黄老青总是先从男女双方家属做思想工作开始慢慢推进。但对于一些不可调和的婚姻,黄老青采取果断的劝离。希望双方心平气和地分手,以便各自将来有幸福的未来。

  “在法院工作中最难调解的案件要属离婚案,特别是一些年轻男女在感情受挫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失去生活信心。”黄老青说,前不久,一对男女到法院要求离婚。他看到双方都还年轻,他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离婚。但他分析了双方的原因后,方觉他们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位女青年长得十分文静,相貌楚楚动人,可是,她一失去理智就会打婆婆、砸东西,还经常动手打丈夫,害得丈夫有家不敢回。黄老青看到双方都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好劝他们离婚。[page]

  一开始,女方扬言,如果法院判离婚她就自杀,同时要杀丈夫全家。黄老青就从她的姐妹父母着手做思想工作,因为男方和她同睡一床都已有恐惧感,这种情况和好的可能性已不大,他希望家人做好这位女士的思想工作。可是,一连几次都没作用。时常半夜,黄老青还接到女方电话,女方情绪一有波动,他就连夜上门做工作。平时有空就给她发短信劝她,经过20多次上门后,女方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路是自己走的,明天的太阳照样会升起,以后的日子还很长。万事要想得开,今后还会有幸福的生活的!”一天,女方接到老黄发的这条短信后,深深地感受到了温暖,这个世界还有许多好心人在关心着她,她终于同意了离婚,双方都得到了解脱。

  在老黄的工作日记中,他对每一件办理的案件都细致地作了记录,像上面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很多。工作以来,老黄把每起案件和处理方法都打印成本,对以后的案件处理情况也有据可查,这份资料成了年轻人学习处理案件的样本。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