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因子女姓氏问题引发的离婚案件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2-17 20:32
人浏览

【案情】

小李是独生女,婚前小李和丈夫已跟父母商议过,婚后所生子女随小李姓。儿子满月后,小李按婚前约定给儿子取了名字,并拿丈夫的身份证托小李父亲去办理了儿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及入户登记。可此后丈夫及家人对此耿耿于怀,总是逼小李去派出所更改儿子的姓氏。小李据理力争,双方不免争吵。现丈夫威胁说如果不改儿子同他姓就要起诉离婚,而且不管小李母子俩。现小李被迫回娘家居住了。请问,如果丈夫起诉离婚,小李不同意,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吗?丈夫不付孩子的生活费怎么办?

【评析】

我国《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子女的姓氏应由父母协商决定,一旦确定一般不应改变。子女年幼时,若父母协商同意更改子女的姓氏的,应予准许;若子女已成年或有识别能力时,应征求子女的意见。但不论子女随父或母姓,子女与父母的血亲关系都不因此受到影响。父母都依法有对子女承担抚养教育的义务,不得因姓氏的问题而免除法定的抚养教育责任。

虽然小李与丈夫婚前协商了孩子出生后随李姓,儿子也起名入了户口,如果因此导致夫妻感情恶化,与亲属关系紧张,则应慎重对待和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妥善化解和处理因儿子姓氏引发的不利因素。小李丈夫也不能因此拒绝承担儿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如果小李丈夫起诉离婚,小李不同意离婚,法院只能查明和认定他们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并会依法调解。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依法准予离婚;否则不准离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