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P2P监管政策禁止“拆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9 03:09
人浏览

  核心内容:银监会召开P2P监管政策闭门会议明确将不允许P2P融资项目进行“拆标”,债权转让并对单笔融资项目额度还将设置上限要求。 

  P2P行业监管办法呼之欲出。3月17日,银监会普惠金融部近期召集了各地监管部门和P2P机构代表召开闭门会,讨论P2P行业监管已形成的文件初稿。根据该文件内容,除了明确P2P平台中介职能、强化信息披露、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10倍的杠杆限制外,还明确要求P2P平台上的融资项目标的要一一对应,不允许“拆标”,不能开展债权转让,并且,对单笔融资项目额度还将设置上限要求。

  一位接近银监会的知情人士说,“如果禁止了”拆标“又相应设置项目额度上限,那么就是在强调P2P平台的小额融资功能。”这意味着,P2P机构“接手”千万级融资项目大单的时代将终结,转而导向小额借贷平台之路。

  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曾指出,P2P机构是为双方小额借贷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应当清晰其业务边界,应与其他法定特许金融服务进行区别,要坚持小额化,坚持普惠金融。

  “P2P平台不得将融资项目”拆标“,不能进行债权转让,监管文件最后的定稿还会对P2P平台上的单个项目融资额度设置一定的上限,单笔项目融资达到千万的肯定是不能做了。”上述接近银监会的知情人士说。

  通常P2P平台上的融资项目“拆标”分两种,一种是拆金额,比如一个1000万元的借款标的拆成10个期限相同的100万元融资标的;另一种是拆期限,如一年期融资项目拆成4个3月期或12个1月期,滚动发行。“拆标在行业里很普遍,主要是由于投资人偏好短期标,对大额项目或长期项目进行拆分后,融资效率会大幅提升。另外,如果一个大标在平台上挂很久都没有募集完,投资人会觉得平台人气不够。”该人士说。

  实际上,在制定P2P行业监管办法之前,银监会多次进行调研,关注到P2P行业的风险问题多集中于“拆标”和资金期限错配,“这些操作本身有可能形成系统性风险,比如P2P平台的融资项目超额募资,平台将多余的资金自我操作去搞其他的投资,这是非常需要警惕的。”接近银监会的知情人士进一步表示。

  (原标题:银监会严管P2P单笔项目融资将设上限)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