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2-12 16:10
人浏览

  因意外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身体伤残,受害人要申请赔偿的话,需要先进行伤残鉴定,一般是到伤残鉴定中心去做,是需要提供很多材料的,但是很多人不太清楚怎么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如果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伤残等级鉴定需要下列材料:

  1、劳动行政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通知书。

  2、因工伤残等级鉴定表。

  3、伤病情材料原件,包括:入院急诊病历、住院病案、书面检查报告、出院证、出院小结、病历本、病情诊断证明书。

  4、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如果是司法鉴定的伤残鉴定需要下列材料: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8、伤残鉴定委托书。

  二、伤残鉴定检查什么项目

  1、损伤程度鉴定。即轻伤、重伤、轻微伤鉴定或称伤情鉴定

  2、伤残程度鉴定。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

  3、因果关系鉴定。指损伤与疾病的关系鉴定。

  4、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医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若有,与患者死亡或残疾之间的关系。

  5、保险理赔鉴定。是否意外伤残、重大疾病、全残、失能达到保险理赔规定。

  6、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所提供X光片、CT等资料是否为同一人。

  7、损伤后误工时间的审查。损伤后休息时间长短的合理性判断。

  8、护理依赖程度鉴定、医疗依赖程度鉴定。损伤致残后对护理及医疗的依赖情况判断。

  9、致伤物推断或损伤机理分析。从损伤形态推测致伤物或分析损伤形成机理。

  10、保险调查。

  三、伤残鉴定申请的注意事项

  对于这些赔偿的费用的金额法律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残疾赔偿金、护理费、被扶养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均需待受害人的伤残鉴定确定之后,才根据相应的标准计算相关金额。因此,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不可忽视伤残鉴定这一步骤。

  首先,应选择好鉴定时机。鉴定过早或过晚都可能导致伤情鉴定的标准与实际受损的程度不一的情形,这样将不利于受害人的进行索赔。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 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之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

  其次,伤情鉴定申请人包括受害人本人、近亲属和授权代理人。在伤残鉴定申请书中,如果授权委托人为律师的,一般列明其工作的律师事务所即可,如果是一般代理人的,则需要更为详细的信息,包括户籍所在地等。同时,应注意的是,委托代理人不得超过两人。

  再者,选择鉴定机构。不同的地区之间,司法鉴定机构在伤残评定标准上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形。一般的情况下,事故当事人只能在受伤地或住院地的死法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因此,当事人在选择鉴定机构时应优先选择合法并有鉴定资质、信誉卓越、办事公正的鉴定机构。如果当事人选择的鉴定机构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具备的相应的资质的 话,可能导致其出具的鉴定结论不为法院采信,这对于受害人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最后,收藏、保存好鉴定结论。伤残评定结论对于受害人的索赔十分重要,这将是计算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费、护理费等费用的依据,当事人一定要保存好,以便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强有力的证据佐证赔偿请求的合理性。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材料”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做伤残鉴定一定要及时,做好鉴定之后,要保存好鉴定结论,住院治疗的记录资料等,这样在诉讼过程中,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