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年法医精神病鉴定的范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2 15:46
人浏览

  根据我国法律,对于无法辨别自己行为能力的犯罪嫌疑人犯罪给予相应的照顾,那么,如何判别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行为能力呢?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2022年法医精神病鉴定的范围,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2022年法医精神病鉴定的范围

  法医精神病鉴定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依据《刑法》第18条,其中明确规定:

  (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明确规定了评定精神病人作案时的责任能力状态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一是医学要件,即必须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学要件,即根据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精神症状对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影响。

  (三)关于不能辨认和不能完全辨认的法律定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病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因此,评定时首先要明确精神疾病的诊断,并判明其实施危害行为时所处的疾病阶段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其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影响,作出责任能力评定

  二、法医精神病鉴定民事行为能力鉴定

  (一)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疾病影响,其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其在民事行为中正确地表达自己意思,并理智地处理自己事物的能力受损,即影响到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依我国《民法》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的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行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与他的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对精神障碍患者行为能力评定的总体原则,是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的不同疾病阶段及严重程度,看其是否具有独立判断是非和理智地处理自己事物的能力分别评定为有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

  (三)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行为能力的评定实际上包含了两类情形,即一般民事行为能力和特定民事行为能力,在这两种行为能力评定中,运用上述原则时,着重点应有所区别。

  通过法律快车小编介绍,我们知道了2022年法医精神病鉴定的范围,它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刑事责任能力。如果犯罪嫌疑人确是智力上存在问题,我们应该给予相应的照顾,这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