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安全你我她 关注女性驾驶安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25 17:19
人浏览

  核心提示: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平常百姓家,女性驾驶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女性开车真的是“杯具”么?女性在平时开车时应注意什么?改正哪些不良的驾驶习惯,才能为“美女香车”加上安全的砝码?

  当美丽遭遇安全

  会跑的“娃娃屋” 车内饰品引祸端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为爱车进行个性化装饰,成了很多车主必做的事。但一些车主在车内盲目装饰,装饰太多、挂件不当等问题,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一大隐患。

  辽宁省鞍山市的吕大爷日前经历一“险”。一天早晨,他在家门前的小巷旁捡拾掉在地上的拐杖时,在一旁往后倒的轿车差点碰到了他,幸亏他踉踉跄跄地向后退几步躲了过去。等众人叫停车内的女驾驶人下车察看时,才知道这辆车后挡风玻璃上挂满了各种毛绒饰物,这严重阻挡了她的视线。由于没有发现弯腰捡东西的吕大爷,女驾驶人差点酿成大祸。

  在路口常发现,多数男驾驶人的车内装饰较为简洁,而女驾驶人的驾驶室前后都挂满了各种装饰物。有的在轿车后窗的玻璃前放着大大的长毛绒玩具狗,有的将纸巾盒和枕头都放到后窗前,这些都给驾驶人的视线造成很多盲区。

  另一方面,在行驶中如果后方有来车,也很可能因为从内后视镜中看不到后窗外的情景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突然制动,并线等等。毕竟开车只是一会儿,而且也没那么多时间看那些可爱的毛绒玩具,何不回家好好看它们呢?

  一位女驾驶人告诉笔者,冬天座椅太凉,不久前她去汽车用品市场选购了一套毛绒座椅垫,想让车座暖和一些。但坐上去之后她却发现,这个座椅垫总是往后缩,开一会儿车就觉得座椅垫缩了起来,让她感到很不舒服,需要经常整理。由于使用起来让人分心,她便换掉了这个座椅垫。

  冬季汽车用品像座椅垫、方向盘套等,很多都以毛绒制品为主,有的配以夸张的卡通形象。一些车主喜欢在冬天使用毛绒方向盘套,从而使手握起来比较暖和,但是一些劣质毛绒套弹性差,不能牢牢固定在方向盘上,关键时刻很容易打滑。尤其是手比较小的女性驾驶人,因为毛绒套太厚造成方向盘太粗,手握不住而影响行车安全。此外,一些毛绒垫子容易在座椅上打滑,如果没有固定好,在急转弯时,驾驶人很容易发生位移,从而造成车辆失控。

  高跟鞋的麻烦 车祸带来的深思

  2009年1月20日下午,浙江萧山浦阳某公司会计章某因为要去临浦镇上办事,就特意换上一身职业套装,还配上一双7厘米的高跟鞋。当时,她开着自己的轿车沿省道由南向北行驶,开到一三岔路口准备右转弯时,她看了一下反光镜,没发现什么异常。谁知刚进入道路右侧的非机动车道时,突然发现有一辆同方向行驶的摩托车出现在她右方,两车发生了碰撞……[page]

  惊慌失措的她下车时,发现摩托车倒在地上,驾驶人则被自己的车甩出了二三米远,章某连忙打120报警,但受害人丁某因胸、腹联合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后经交管部门事故认定,章某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行驶中疏忽大意,采取措施不当,负事故主要责任。

  章女士当时穿什么样的高跟鞋?办理此案的任检察官也是位女士,她说:“当时章女士穿的是那种松糕鞋,7厘米高,鞋底挺厚的。我自己也开车的,听很多老驾驶人说过,穿这种厚鞋底的鞋子踩油门或刹车时要反应迟缓一些。章女士说,她平时经常穿高跟鞋,当时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自己赶紧踮脚去狠踩踏板,但高跟鞋被绊住了……”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在地方法规中特别对此做了规定。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不得有下列行为:赤脚、穿拖鞋或者穿高跟鞋驾驶机动车。

  认为技术熟练、脚感正常就没问题。新华社曾报道过英国一家专为女性提供汽车保险的公司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全英女驾驶人中,穿鞋不当者比例高达80%。“66%称开车时经常穿高跟鞋;33%承认经常穿凉鞋开车;另有18%坦白她们光脚开车;大约10%的女驾驶人认为,由于穿高跟鞋,她们出过一次车祸或险些出车祸。只有17%女驾驶人会在车内准备一双合适的鞋,23%女驾驶人声称不会为开车专门换鞋,即使知道这么做更安全。”

  在网上查了下,发现沈阳市交管部门与媒体也联合做过类似调查:他们在一周内调查了70名女驾驶人,结果显示,其中52人穿高跟鞋开车,8人穿拖鞋,2人穿松糕鞋……被调查者全部都有过穿高跟鞋开车的经历。

  笔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常穿高跟鞋开车、“明知故犯”的朋友,想听听她们的想法。

  温温/42岁/驾龄7年/高跟鞋史25年

  “我穿高跟鞋习惯了,换成平底鞋倒不自在。”

  因为个子不高,所以我从小就穿高跟鞋,穿久了习惯了。我穿高跟鞋开车都五六年了,如果现在让我穿平底鞋开车,我反而不知道该用多少力踩了。

  不过我的鞋跟一般3到4厘米吧,我觉得这个高度我是能控制的。但是也有个尺度的,那种又高又细的鞋我是不穿的。有一次,我朋友穿细高跟鞋开车,结果鞋跟掂在油门底下了,和油门卡在一起,最后出了车祸,还好人没什么事。另外,尖高跟鞋很容易被牵绊住,踩不到底,从油门移到刹车上有一点距离,这很危险的。[page]

  碰到突发事件高跟鞋就是隐形杀手。踩刹车的规范做法是后跟要离开地板,穿高跟鞋后脚后跟是不能很好地离开地板的。整个途中,脚就像体操运动员一样总是绷直,这样脚是很累的,会影响到制动力度和反应时间。

  晓晓/29岁/驾龄3/高跟鞋史15年

  “技术熟练了,五六厘米以内的高度我基本上能控制的。”

  我是2008年2月拿到驾驶证的,前面3个月基本上是穿平跟鞋开车。直到有一次在立体车库停车,一边下车一边换鞋,我的备用平底鞋就从缝隙里掉到车库最底层去了,后来是麻烦车库保管员用钩子捞了半天才捞上来。

  后来,我就直接穿高跟鞋开了,因为感觉开车越来越熟练了,现在五六厘米以内的高度我基本上能控制的。在我的几十双高跟鞋中,我只有一双靴子不敢穿,这双靴子前面有垫,大概3厘米,后面的跟有8厘米,鞋底很硬,开车时脚感真的很差,力度很难掌握。

  我觉得,一切在于熟练,如果你驾驶技术不好,就先稳当点,等技术好了再穿。

  小清/24岁/驾龄1年/高跟鞋史9年

  “车里是备了双平底鞋,碰到开远一点或者路况天气不好时会换。”

  你去看看我鞋柜,五六十双鞋子,没一双不是高跟的。像今年开春的鞋,高跟的就有20多双,说了也不怕吓到你,这些鞋子8至10厘米的占一半以上。我也知道穿高跟鞋开车脚感差,油门刹车的力度掌握不好,但是方便啊,家里到单位就那么一炮仗路,开开很快的,又很熟悉,我懒得换来换去啊。我车里是备了双平底鞋,碰到开远一点或者路况天气不好的时我一般都会换的。

  女驾驶人都认为穿高跟鞋只要脚感正常就没事,其实它的危险性没那么简单:一、紧急刹车时,高跟鞋非常容易出现歪扭,如果鞋跟卡到刹车的制动踏板下面,将导致刹车不灵;二、控制刹车时没有着力点,鞋跟越高,踩刹车越没有力度,在紧急情况下驾驶人会感觉力不从心,刹车踩不死。

  收敛爱美天性 保障行车安全

  开车时摘掉挂件

  女性常喜欢挂一些漂亮的挂件,但在开车时,别致的挂件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因为在开车过程中,当遇到突发情况急刹车时,人的身体会在惯性作用下猛地往前冲,安全带对身体会产生很大压力,如果胸口佩带了挂件,很可能会造成胸骨骨折等严重伤害。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养成开车前摘掉挂件的习惯很有必要。

  驾驶坐姿和打方向很有讲究[page]

  在马路上,常常能见到“抱”着方向盘开车的女性车主,由于女士相对男士体格瘦弱娇小,许多女性上路前,都会把座位调得离方向盘很近,觉得这样开车更有安全感,其实这样的做法很不好。

  在驾校学车的时候,教练教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调整座椅,把握座椅和方向盘的距离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人坐正后,向前伸直手臂,手腕与方向盘上方自然接触,这个距离就是最佳距离,而座椅的高度通常来说都是脚将刹车踩到底后仍然有一定角度的弯曲就可以。

  座椅调整不好,“抱”着方向盘开车,这会使全身都变得很紧张,手臂和腿过分弯曲对于操纵的灵活性影响很大,而身体越近,视线和视角也会变得越短窄。很多女性由于身材娇小,习惯在驾驶席座位上垫一个坐垫。然而因为坐垫是活动的,容易造成驾车者身体不稳,当遇到情况紧急制动时,身体往前的惯性很容易使人从坐椅上滑落,尤其是部分不爱系安全带的司机,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驾驶员无法坐稳在驾驶位上,造成身体撞向方向盘。

  由于女性自身的体格,许多女性开车上路座位调得离方向盘过近。但是身体越靠近方向盘,视线和视角也会变得越短窄,开车时注意力由于过于集中,使得观察范围过小,遇到紧急情况时反应较慢,因为慌张而导致采取措施不当时有发生,因而成为交通事故易发的“高危人群”。

  正常行驶时,驾驶人的左右手分别放在转向盘上相当于时钟的9点和3点的位置,因为这样在安全气囊炸开后双手会自然向两侧弹开。如果驾驶人双手放在转向盘上相当于时钟的12点的位置,双手就容易被安全气囊弹回击伤自己的面部,如果驾驶人戴了手表,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另外,转向时要推而不是拉转向盘,例如向左转向时,应用右手推而不是用左手拉转向盘。

  开车不戴手套

  开车时,双手要和方向盘发生摩擦,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手掌上磨出几个“茧子”。开车戴手套也是部分呵护双手的女性车主乐意做的事。虽然手是得到了保护,但人身的安全却会因此而受到威胁,这是因为开车时戴手套,在转向时很容易发生打滑,如果是急转弯,更容易转向不足而发生事故。如果您一定要保护手,就赶紧去选一副驾驶专用手套,护手和安全都兼顾到了。另外,或者去选一个贴合性好又柔软的方向盘套,同样能解决兼顾的问题。

  开车不要打手机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大家不难发现一边驾车一边使用手机者不在少数,很多人或许以为开车时接电话只是按一个键那么简单,不会影响开车。殊不知,开车打手机的危害堪比酒后驾车。打手机的一系列动作都直接影响到驾驶的安全:首先,开车时接打手机一心二用,分散注意力,一旦出现险情难以及时发现,延误了应急处理的时机;其次,使用手机时驾驶员只能一只手扶方向盘,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处理,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如果开车时一定要接听电话,请使用蓝牙耳机。[page]

  车窗上不挂毛绒玩具

  汽车是生活的一部分空间,许多女性车主都喜欢把这部分空间装点得温馨漂亮,于是许多毛绒玩具就顺利地来到了汽车里。挡风玻璃前、后座上方,甚至车窗上,处处都放着毛绒玩具。

  开车或倒车时,有一个清晰的视野十分重要,毛绒玩具虽然好看,但很可能会遮挡了驾驶者的视线,造成一定的视线盲区,开车的危险度也增加了。

  开车时 长发扎起来

  长发飘飘确实有魅力,也许有许多女性车主会想象着长发飘逸驾驶敞篷跑车的场景。但飘逸的长发很可能会影响到女性车主开车时的精力集中,同时也影响观察左右来车情况,为安全行车带来隐患。开车前扎起长发,这个习惯不能少。

  影响安全的“松糕鞋”

  链 接

  早在2002年2月,日本大阪府警方率先出台了一项新的交通管理措施:禁止穿“松糕鞋”驾驶汽车,违者将处以5000至7000日元的罚款。希望借此来防止日渐增多的因穿“松糕鞋”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日本警视厅及其它都道府县的警方也积极响应,已经或正在准备采取措施控制“松糕鞋”一族驾驶汽车的危险行为。

  “松糕鞋”起源于小亚细亚,中世纪后随伊斯兰文化传入意大利和西班牙,又通过英、德传遍欧洲大陆,穿厚底的靴子成为当时欧洲上流社会妇人的时尚。

  在日本,高度超过10厘米的“松糕鞋”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风行过一个时期,进入九十年代后半期,“松糕鞋”又凭借使穿着者看起来身高腿长、视野开阔、时髦漂亮等优势而在年轻女性中人气急增。

  据调查,现在日本的职业女性中拥有“松糕鞋”的人数超过了30%,靴子的厚度也早已超过了20厘米,并仍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随着“松糕鞋”的流行,其在影响人体健康和安全方面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今年2月11日,日本高知县土佐市的宫本加奈穿着9厘米厚的靴子驾驶汽车,与迎面而来的客货两用车相撞,造成同乘的老人和对方驾驶人身亡、自己头部受伤的严重事故,宫本也被警方以“过失伤人致死”罪被逮捕。去年11月,日本茨城县也发生了因穿“松糕鞋”驾车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交通事故。

  为此,日本警视厅附属机构——“财团法人事故综合分析中心”使用与实际效果相同的驾驶模拟器,对9名分别穿普通运动鞋和厚度达11厘米的“松糕鞋”驾车的20至40岁女性进行了制动距离和反应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时速60公里的行驶过程中,穿普通运动鞋的人发现障碍物、踩刹车使汽车停止的距离最小,为29.64米,而穿“松糕鞋”的人所需的停止距离则要平均多出1米、最大的多出28米,踩刹车的反应时间也多出0.06秒。该中心据此得出结论:穿“松糕鞋”不适宜驾驶汽车,否则会造成重大事故。[page]

  大阪府警察科学搜查研究所也利用实车进行了实验,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随之发布了禁令,目前警方还在进一步研究到底多高的“松糕鞋”应被列入被禁范围之内。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