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小型船舶为何成了事故大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08 17:35
人浏览

  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二大港口的宁波港知名度不断上升。但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乡镇副业、渔运船舶等小型船舶的事故数量也大幅上升,几乎成了事故大户,给宁波带来了不良影响。

  去年,宁波海监局辖区内共发生海上损失近700万元。与1997年相比,四项指标中有三项指标大幅下降趋势,其中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两项指标大幅下降,分别下降了57.14%和78.96%。但在去年的水上交通事故中,乡镇副业船舶及渔业船舶发生的事故数剧增,共66起,已占到事故总数的91.66%。

  是什么原因使事故频频发生在乡镇副业船和渔业运输船上呢?据调查,宁波港区内小型船舶的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经济利益驱使,大船小证,严重超载。小型船舶在实际营运中,为了降低成本,想尽办法把船造大一些,把船舶证书的级别办低一些。监督人员检查中经常发现,有些小船凭经验就可以断定其在200总吨以上,但一看证书,却总是在200吨以下接近200的数值,如199,198等等。这些船主在营运时,不计本船实际载重吨位,装满为止,多装少报,报的是审定载重吨,而实际装载的远远超出这个数,有的超载竟达100%。1998年7月16日,“浙奉129”从金塘水域装砂运往宁波,途中因严重超载,在潮流影响下船体进水,匆忙靠泊金光码头后不久即发生自沉。据了解,一些严重超载的黄砂船进出港频繁、航程短,装砂后如同由在江面行驶,险象环生,极易发生沉船事故。

  二是船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航行中疏忽嘹望,信号不统一,不执行安全航速,违章追越等等。这些问题导致的事故占到了事故总数的近50%。一些遵守适用于所有通航水域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及时采取有效避让行动。

  三是逃避港监监管。由于这些船舶缺陷较多,被港监查到后,处罚都较重,他们就采取少报关、不报关或夜间进出的办法,尽可能逃避检查。有些船舶为了应付检查,借用他们船员证书,或持假证。有时索性对检查人员的要求不理不睬,隐瞒事实,或假说船上所有证书被业务员拿走了,不知业务员去哪里了等来搪塞。渔运船舶参与货物运输后,大多不按规定到港监部门签证,渔监管理力度又不够,形成了管理死角。由于巡逻员管得面大、船多,给这样船舶可乘之机,也埋下了事故隐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