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消费者试驾酿交通事故 被法院判为全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2 23:11
人浏览

  消费者到车店去买车,结果在试驾中因操作失误与其他车辆追尾,这宗交通事故应由谁承担责任?法院认定消费者应承担全部责任。

  去年10月18日下午,余某到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天成公司)一汽车销售点看车,要求试驾一款轿车,于是在某公司提供的《试驾协议》签名。该协议中载明:余某自愿参加试驾,在自驾展示过程中,将严格遵守行车驾驶的一切法规和要求,并服从某公司提出的一切指示,做到安全文明驾驶,以尽最大努力和善意保护试驾展示车辆的安全和完好,否则,由此造成对天成公司的一切损失,本人愿全部独自承担。

  余某在某公司销售人员的陪同下,驾驶车辆上路行驶。在黄埔大道试驾途中,因余某操作失当,误将油门踏板当刹车踏板,造成所驾驶车辆与正在等候交通信号灯的陈某驾驶的轿车发生追尾,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交警认定余某对这宗碰撞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事发后,某公司、余某与陈某达成协议,约定由某公司一次性赔偿陈某29608元,作为陈某车辆损坏维修费,双方互不追究。同日交付完成。某公司在事发后,支付了拖车费330元、停车费920元和维修费用13242元等。天成公司要求余某赔偿上述费用,未果,遂成诉。

  某公司认为,余某忽视交通安全,驾驶机动车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根据交警部门作出的责任认定,负本事故的全部责任,且依据双方签下的试驾协议,余某应赔偿某公司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

  余某对此辩称,试驾协议是格式条款,在该协议中,一方面没有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确认,即没有成立;其次,该协议没有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只是一方的陈述,实际上欠缺合同的必备条款,也应当认定为无效……

  一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余某作为成年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在《试驾协议》上签名确认,余某未提供证据在该协议上签名受某公司胁迫,故该协议为余某试驾前的真实意思表示。余某承诺在试驾期间,造成某公司的损失,愿意全部独自承担。法院判决余某赔偿给天成公司44745元。

  余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延伸阅读】

交通事故调解

交通事故保险

交通事故理赔

最新交强险条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