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销售假药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1-24 02:01
人浏览

  销售假药。危害人体的健康以及影响就治时机,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那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销售假药的量刑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进行销售假药量刑标准是怎样的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一起往下看。

  一、销售假药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只要具有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

  第一百四十一条还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量刑: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可以看出,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基准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是有其他严重情节时,量刑幅度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如果致人死亡或是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量刑幅度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销售假药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销售假药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41条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只要具有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3、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销售假药量刑标准是怎样的问题的详细解答,通过以上内容我们了解到销售假药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以及它的法律法规与立案标准,如果生产假药对他人造成生命危害,处罚也会相对比较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