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5 12:56
人浏览

  员工在遭遇工伤之后,住院治疗期间实际上有两个“期”,一个叫做“工伤医疗期”,一个叫做“停工留薪期”,两者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工伤的医疗期的话那么是可以得到很多优待的,因为毕竟涉及到健康问题。那么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接下来就有法律快车编辑为你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

  停工留薪期(工伤治疗、康复期间)的长短具体要看该工伤职工的伤情了,伤势不同的的,休息时间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什么是工伤医疗期

  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限。工伤医疗期的时间由指定的治疗医院提出意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在工伤医疗期内,企业将按规定支付职工的医疗费用。在工伤医疗期内,企业不能解除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对于使用的劳务人员,则不能终止劳务合同。

  三、医疗期的期限

  “医疗期”,主要指的是非工伤职工因病住院请假,用人单位应当在有关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关系并应当支付病假工资。医疗期长短,根据职工工作年限的时间,来进行确定。

  工龄10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下,病假时间只有三个月,应当在6个月内休完。简单点说就是6个月内如果你休病假的时间超过三个月,那么就不可以,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工龄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5年以上,根据具体的工作年限,可以分别休6~24个月的病假。一般应当在12~30个月内休完。

  关于病假工资,国家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是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多少个月的相关法律内容。综上可知,工伤医疗期实际上应为停工留薪期,现根据新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医疗期实际应为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不超过过24个月。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