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经济补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4 15:46
人浏览

  员工与劳动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后,劳动单位需要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而很多员工和劳动单位会因为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和缴纳的问题而发生纠纷。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2022经济补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钱呢?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2022经济补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钱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后,近几年来劳动争议不断,针对劳动争议中经常涉及到的经济补偿金问题,最高可以赔偿多少年,实践中理解不一,笔者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以及实务中的经验做如下总结: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本条的第二款规定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最高年限限制为十二个月,而此条规定的前提为当劳动者的收入高于市均工资的三倍,才有这样的限制。那么在此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只有当劳动者的收入高于市均工资的三倍,才会十二个月封顶,不是此种情况的,没有十二个月封顶的规定。

  也就是说,《劳动合同法》通过并生效之后,经济补偿金的年限会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员工的月工资低于(含本数)市均工资的三倍时,按实际年限补偿;另一种为员工的月工资高于市均工资的三倍时,最高不超过十二个月。

  二、经济补偿金有上限吗

  经济补偿金有上限,一是支付年限不超过12个月;二是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劳动者本人工资不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说,不在以上六种情形内的劳动者,才能被企业列入裁员的名单内。

  三、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

  (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4)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综上所述,2022经济补偿金最高标准不定的,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劳动经济补偿金是政府为了保障员工的利益,也是为了保障员工离职后的最基本的需求,使员工在这段时期不用过得太困难。假如劳动单位不肯支付这笔经济补偿金的话,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权。

  责任编辑:秋小葵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