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简阳:活跃在藕塘的“农民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30 16:29
人浏览

  只见他轻松拿着藕锹,顺着一根荷杆掀开一堆淤泥,随后双手往里扒,几秒钟时间,一根四节莲藕像变戏法般出现在他手上。“我掏过最长的莲藕有1米8,一点都不得断。”这是挖藕工都建明这段时间的工作。9月21日,记者在简阳云龙镇亲眼目睹了都建明挖藕的全过程。一望无际的藕塘里,12名工人分布在不同区域忙着挖藕,岸边堆放着粘着泥巴的莲藕,跃动着丰收的喜悦。

每天挖藕400斤

月入五千效益可观

  都建明介绍,他们12个人来自简阳云龙镇和乐至县,他是云龙镇阳明村人,从15岁开始就当起了挖藕工,那时候云龙镇藕田多,于是跟着村里的挖藕人当学徒,因为挖藕需要用力,刚开始的三四天,手指和腰部用力过度,晚上痛得钻心,“现在都习惯了,一天到晚干都没问题。”都建明笑笑,不以为然。

  艰辛的背后带来的是丰厚的收入。去年之前,他们走的是“游击战路线”,大家三五几人跟着到安岳、成都广安等地挖藕,每个月收入在三四千左右,从去年开始,他们的工价上涨,挖一斤藕的工钱由原来的三毛多涨到五毛五,一个人每天的采摘量在150斤到400斤不等, 每天工作大概八个小时,每个月工作二十一二天,收入在五六千元左右,“差的一个月也有两三千块钱,自己家还种有地,农忙季节就要回家忙农活。”

组建团队抗风险

有钱大家一起挣

  都建明发现,靠散兵游勇的方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去年,他组建了一个挖藕团队,他主要负责联系挖藕活,“接到活,大家一起干。”按照原来的思路,都建明想成立两个挖藕团队,他当经纪人,“后来一想,都是农民,何必呢?事情又多又容易惹纠纷,还是有钱大家赚。”性子耿直的他带着团队到处挣钱,还为队员提供服务。

  与都建明同龄的谢代川是乐至县凉水乡谢家桥村人,今年5月份加入都建明团队,每天早上七点多他就跟着团队骑着摩托车出门开始一天的挖藕工作,午饭由藕塘的老板做,菜则是都建明负责买,费用大家平摊,“他的方法简单明了,跟着他做不担心没有活路。”谢代川说,他以前也是散兵游勇,跟着固定的团队谈价的底气明显提高,“如果老板压价,我们都可以不干了,如果家里有活的话,他就帮忙协调一下。”除了都建明,大家都种有地,农忙时都要回家帮忙,这个时候协调就显得很重要。

  “提早说,提前做好计划,每天只能走两个人,保证一块塘里至少有10个人,才能保证菜贩所需要的市场量。”都建明说,根据团队的作战能力,定位12个人是有讲究的,“12个人不多不少,一天在4000斤左右,挖的量既能让老板来拉货,又不会过度造成囤积,才能保证一天到晚都有生意做。”

  都建明说,他目前的计划是做好每一单生意,让每个队员不出云龙镇就能挣到钱。

  阅读延伸:劳动就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