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会参与完善职工社保政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18 02:25
人浏览

工会应更多地参与、维护、监督职工的社会保险政策的完善工作,这不仅提升工会组织的形象和地位,也是工会保护好职工的“保命钱”,维护职工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穿过空旷、破旧的西安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厂区,在一幢三层小楼门口,公司副经理李育夫带记者去他的办公室。办公室墙角的一只煤炉上落满了灰,“没钱,医药费没法报销啊!”李育夫无奈地说。

  让李育夫苦不堪言的是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全厂职工23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只好“打白条”。目前,全厂除离休和军转干部之外的800多名职工都是自己掏腰包看病吃药,企业实在掏不出钱,甚至厂里1995年去世的老职工的医药费至今还不能报销。

工会建言献策推动退休职工医保问题解决

  西安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困难国企,在陕西,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去年,陕西省总工会集中对困难企业医保问题较突出的西安、宝鸡、咸阳三市及省属国防、冶金、机械、电子等系统的29家困难企业(涉及退休职工27400多人)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困难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仅占26.67%,参保退休职工仅为31.35%,其中5户参保企业因欠缴医保费,即将陷入被迫中断医保的境地。同时,调研的企业总共拖欠职工医药费6323万元,拖欠时间普遍在两年以上。调查发现,企业能借款千元以上给患重大、危、绝疾病、退休职工治病的不足1/3。一些退休职工在生活和医疗双重困难压力下情绪失衡,他们及家属经常因医疗费用问题与企业发生冲突,群众上访不断,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陕西省总工会调研后,与省政府召开了第十七次联系会议,提出了关于解决该省困难国企退休人员医保问题的建议。主旨是把目前无力参保的困难国企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所需参保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承担;对于面临破产或改制的国有困难企业,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帮助企业通过改制,一并解决退休职工参保和被拖欠医药费问题等等。这些建议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形成决议。

  2007年2月1日,陕西省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省属国有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按照企业筹资、财政补助、共同负担的原则,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问题。初步预算,省政府每年将拿出2400万元,帮助解决省属国有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约12万企业退休职工受益。

  职工保障问题是企业改革遭遇的普遍难题。陕西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工会要不断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性实践成果,把解决职工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要深入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社保相关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工会源头参与推动完善职工医疗保险体制

  在南京秦淮医院血透中心二楼宽敞的血透室里,十几张床位上静静地躺着血透病人。靠近门口的椅子上,欧根英靠着丈夫许维国,她脖子上插着血透管、脸色略带黄肿。许维国说:“她患尿毒症15年了。我们都从困难企业下岗10多年,电器安装我什么都会,为挣钱看病,上下梯子一口气装几百盏灯。一次血透400块,一礼拜要血透3次,花钱如流水。家里卖得只剩一张床和一台15年前的破电视。”

  自2005年起,江苏省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到2006年底已有近100万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当地不同方式、水平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实行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重点解决城镇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问题。这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包括部分困难职工在内的城镇居民的医疗负担。

  2006年,江苏省总工会在全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障状况调查中发现,低保和特困职工及其家庭成员享有医疗保险的比例总体不高。江苏省总工会向省政府报送《关于加快建立社会医疗救助机制的建议》中提出,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大病、住院统筹为重点,兼顾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即把有用人单位的低保和特困职工或其家庭成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其本人所缴纳占工资2%的参保费可采取个人、政府、社会共同出资方式解决;将无劳动关系、无单位依托、无社会医疗保障的低保和特困职工家庭成员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于个人应缴费用,通过政府补贴、社会帮扶等形式解决,让他们享有一份基本的医疗保险,防止陷入“穷、病、更穷”的恶性循环。

  在工会的建议下,江苏省委、省政府2007年开始采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省财政每年补助2亿元)的方法,其中部分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参保费用主要由财政负担,重点解决好城镇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费用问题,缓解了部分困难职工“医疗难”问题。

  像欧根英这样的困难职工就在补助范围内。欧根英靠在丈夫的怀里说:“本来我准备放弃治疗,现在我们被纳入城镇职工医保了,政府还补助我个人缴费部分,我得救了。血透费每次降到了28块,1个月医药费500多元就行了。”

  据悉,江苏省各级工会还进行群众性互助补充保险,为7.54万名患病职工提供了4780万元的医疗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大病、重病职工“就医难”问题。

工会监督社保承载时代新使命

  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体现在广大职工的福利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有赖于社会保险基金支持。社会保险基金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货币资金。由企业和个人缴费形成的社保基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社会保险基金都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5年,中国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已达18435亿元,约为2000年的3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此规模的社保基金,如果缺乏监管,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难免会造成违规事件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养命钱”,福建省各级工会与社会保险社会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密切协作,强化监督,突出维护,履行社会保险社会监督职责,推动形成社会保险监督长效机制。[page]

  福建省各级工会先后参与了该省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以及破产兼并企业职工安置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努力反映职工的呼声与要求。同时,就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并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形式提出建议,努力维护社会保险各方的合法权益。

  去年,福建省总工会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很多职工不了解自己社会保险缴费情况,也没有看到缴费凭证、对账单等,无法监督企业是否为自己投保,严重影响了职工参保积极性。

  据此,工会向政府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社保缴费信息化与增强社保工作透明度有机结合,使职工能随时查询到各项保险缴费情况”的建议,得到了社保相关部门重视。经过各部门努力,福建省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实时分解。通过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予以整改,让职工群众真正受益,有力地维护了职工群众享受社会保险合法权益。

  福建省总工会负责人说,工会应更多地参与、维护、监督职工的社会保险政策的完善工作,这不仅提升工会组织的形象和地位,也是工会保护好职工的“保命钱”,维护职工权益的一种有效方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