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实体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8 14:59
人浏览

  核心内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依据的是劳动法律法规的权益标准,对劳动争议作出是非判断。劳动权益标准,主要是《劳动法》、国务院行政法规,原劳动部发布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法规、规章和大量的规范性文件等,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开除、除名、辞退

  开除是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最高行政处分,其他五种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留用察看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另一类行政处分:降级,如涉及降低工资而引发争议,可以受理。

  除名、辞退是一种处理而不是处分,除名针对的是企业职工的旷工行为的;辞退是对违纪职工作出的处理。这两类处理,都规定了对违纪职工的教育程序。

  二、工资争议

  主要是指拖欠工资争议和克扣工资争议。

  三、培训争议

  主要是指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因培训发生的争议,比较多的涉及培训费赔偿问题。

  四、保险争议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争议。

  五、履行劳动合同争议

  这类争议分为:签订劳动合同争议、变更劳动合同争议、解除劳动合同争议、终止劳动合同争议。

  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涉及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劳动争议。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事实劳动关系亦有可能构成开除、除名、辞退和工资、解雇争议,处理这类争议,适用劳动法律法规。

  延伸阅读: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1)在查清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劳动争议原则。

  2)当事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3)着重调解劳动争议原则。

  4)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