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大误解的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25 07:09
人浏览

  重大误解是我国民法里的一个专有名词,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双方在签署合同的时候产生了严重的误会,并且不能仅仅是普通的误会,那么这项合同是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的。那么,重大误解的后果?以下内容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解答。

  一、重大误解的后果

  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该条明确规定了可撤销合同之情形:

  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该规定解释了重大误解的合同的基本内容。

 重大误解的后果? 

  二、重大误解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其效力处于可动摇的状态,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2、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应当是已成立的合同,或已成立并发生效力的合同。如果根本没有成立,当事人没有形成合意,则撤销或变更就成了无矢之的。

  3、我国《合同法》,将合同的未成立、撤销、无效三者相区分,应将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与未成立的合同相区分。这种区分具有现实意义。合同未成立,由此产生的债权债务纠纷(如要求赔偿信赖利益)适用普通诉讼时效(2年)的规定,而请求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则适用除斥期间(1年)未成立的合同,虽有缔约行为或合同形式,但当事人并没有达成合意。合同未成立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当事人的误解。

  三、重大误解撤销权期限有多久

  重大误解撤销的申请期限为三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合同是基于重大误解而订立之日起算。要知道撤销权属于请求权,所以即使过了撤销该合同的申请时效,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仍然可以申请撤销原来的合同,这是当事人的一个权利,但是法院对其的胜诉权做出了保留。即但是人仍然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但是法院不会判处该当事人胜诉。我国设置诉讼失效也是为了提供司法资源的效率,故利益受损的当事人如果发现被侵权请在法定的时效内主张权利。

  以上内容就是法律快车编辑为您整理的重大误解的后果法律解答。重大误解的一方可以请求撤销或变更该民事行为。对于重大误解并不是仅凭误解方空口去说,还需要提供相关的的证据。如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