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3 19:12
人浏览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在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之后,对于他人的损失是需要进行赔偿的,不然就可能会被对方起诉到法院的,所以要积极的处理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什么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一、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什么

  承担民事责任方式,又称“民事责任形式”。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既是对权利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补救方法,又是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具体方法和制裁不法行为的具体措施。其方式取决于民事责任的职能及行为的性质、权利被损害的状况等。传统民法认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仅限于财产责任形式,中国《民法通则》为切实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根据司法实践的要求,责任形式更为广泛。

  依《民法通则》第134条之规定,其主要方式有如下十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此外,丧失或加倍返还定金、民事罚款、收缴非法所得、强制收购等,也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以上方式可分为制止性、补救性、惩罚性三大类。各种责任形式,可以单独适用,亦可合并适用。

  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①停止侵害;

  ②排除妨碍;

  ③消除危险;

  ④返还财产;

  ⑤恢复原状;

  ⑥修理更换、重作;

  ⑦赔偿损失;

  ⑧支付违约金;

  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⑩赔礼道歉。

  三、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

  2、行为的违法性。指对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之外,行为人只应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为构成民事责任要件的因果关系指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物件与损害事实之间所存在的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

  4、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的过错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看到这里,法律快车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在承担民事责任的时候,是需要及时的来处理的,但是承担好自己应该承担的部分就可以了。好了以上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