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域名没能成为拍卖大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03 07:49
人浏览

  (收藏拍卖导报2006年3月30日报道)有价未必高价,拥有未必永久,合法未必合理,法规尚待健全。  注册网络域名在网上拍卖一直被当成年轻网民的休闲娱乐,其成交数量非常少、成交额也相当低,并没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最近网络域名走上正规拍卖台,却出人意料拍出了天价。3月20日,成都市中联拍卖行举行了中国首次网络域名拍卖,由成都资深网民马利一人委托的9个域名共拍出4个。其中,备受关注的www.lenovo3000.com以32000元的价格拍出,比起拍价高2000元。马利透露,自2005年4月份至今,他一共申请成功30余个域名,以前只是在网络上卖过域名。成交域名价格悬殊  这次拍卖共有30人到现场参加竞拍。第一个域名www.ganxie.com(感谢在线)被赠送给马利随机抽取到的一位手持19号号码牌的竞拍人。马利说,此举是为了感谢竞拍人对他的支持。正式竞拍的第一个域名www.jinshun.com(金顺)起拍价为200元,几分钟内,被竞拍人接连5次举牌,最终以600元成交。之后lexxe、跳跳龙也以600元、1300元落槌。而空谈、禅心两个域名,拍卖师连喊3次无人应价,宣布流拍。另有两个域名numico、梦里水乡因存在瑕疵而不予拍卖。  www.lenovo3000.com起拍价定为30000元,是第7个标的。起拍时,37号买家率先举牌,18号买家应价一次,36号紧追不放叫价3.2万元成为最后赢家。据悉,这个域名注册仅两个月,注册费56元。高价沾了联想的光  www.lenovo3000.com 之所以能拍出高价,原来和联想集团的产品有关。拍卖会结束后,36号买家罗杰接受采访时坦言,出资3.2万元拍下联想3000域名,看中的是企业品牌效益。据罗杰透露,他是成都某网站员工,受命于公司高管,叫价3.5万元之内必须“夺得”该域名。据悉,该网站计划与联想集团联系,期望能成为联想品牌在四川省的“网上代理商”。  据了解,Lenovo3000是联想在全球推出的一个系列产品,并不是公司的品牌。今年2月意大利都灵冬奥会期间,联想宣布将在全球十个国家同时发布首款进入全球市场的Lenovo品牌的产品Lenovo3000。马利介绍,他在联想发布“lenovo3000”当天,就注册了这个域名。 企业品牌域名漏洞  记者了解到,除了www.lenovo3000.com域名,之后又有www.lenovo3000.com.cn等域名被国人注册。对此,联想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lenovo3000”是联想推出的重要产品,“lenovo”才是品牌,所以“lenovo3000”不会作为公司的网站名称,今后不一定会赎回。  业内人士分析,竞买lenovo3000相关域名的公司应以经营相关产品的公司为主,谁买到这个域名谁就有资格和联想讨价还价。因为如果联想置之不理,任由不相干的公司或自然人用这个域名进行娱乐、游戏,对联想品牌肯定有负面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收购与自己相关的域名代价不菲。这并非空穴来风,GOOGLE曾经就花100万美金收购其在中国的国内域名。  无独有偶,2000年联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耗资数亿的域名为FM365.COM网站就被福建一家经营网址导航的网站265.com夺走。因为2004年10月21日,联想FM365域名到期,但联想FM365公司未及时续费;而域名到期不续费就会被NSI收回,60天后从NSI数据库中删除,成为可供注册的新域名。事后,联想集团只好私下回购该域名。目前立法滞后  曾有法律专家认为,抢注知名品牌的相关域名,以拍卖的方式竞价,从中取得收益属于商业上的故意获利行为。域名的取得与使用有他人在先的权利,如果这类行为被司法判定为不当行为,作为权利人的企业有权追究。  但是,上述观点只是从法理上解释,实际上现在关于企业品牌的域名保护尚无严格立法。因为虽然都是知识产权,但域名和商标不同。作为驰名商标,和它相近和相似名称的商标都不被允许,但网络域名的相近或相似是否侵权,目前在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  尤其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新修改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近日正式公布实施。新办法缩小了“恶意抢注”的概念范围,规定出售、出租注册域名不再是恶意注册的标准,只有那些以民事权益所有人或其竞争对手为目标,高价买卖、出让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做法才能被视为恶意抢注。这意味着任何个人和公司均可任意注册未被注册或被收回的域名,先注册者合法拥有其使用权。有人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抢注之风。  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抢注商标一样,这种带后缀的中文域名被抢注是防不胜防。在中国目前许多企业缺少足够的品牌保护意识,与企业品牌相关的网络域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网虫在其中捕捉商机,有大量企业或品牌相关域名被抢注。就像当年商标侵权严重一样,有关专家建议在企业品牌域名上也要立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作为部门规章,似乎考虑行业利益更多,而忽视了知识产权保护。域名拍卖难成气候  业内人士认为,从域名的产生来说,因为注册太容易,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购买别人的域名,这样没有太大的市场,拍卖就没有意义。而当前冒出了域名拍卖这种新鲜事,并且还能成交甚至拍出高价,是因为目前的域名抢注泛滥,很多人在钻空子,“盗”用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名字或相近的名字注册域名,希望原企业收购从中牟利。虽然目前法律不禁止就算合法,但暂时合法不代表合理;抢注域名有侵犯知识产权之嫌,从情感和道德上不值得提倡。  事实上,当前因为企业和品牌重要域名抢注引发的争议已经很多,这类域名也不适合拍卖。从净化拍卖行业风气出发,拍卖企业没必要为域名拍卖升温添柴。再说,一些加了前后缀的近似域名,代表不了企业和品牌形象,原企业不会太在意,不一定非要收购,拍卖域名获利甚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