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款校服检出可致癌染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25 01:30
人浏览

  可分解芳香胺:

  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染料,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如果被皮肤吸收,会在人体内扩散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并且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禁用。

  昨天(12月10日),北京市质监局公布了今年3季度对学生校服等23种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两家校服生产公司被查出不合格批次服装,不合格的2批次产品分属于北京奥泷绮制衣有限公司和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奥泷绮制衣公司生产的1批次针织学生服含致癌衣物染料。质监局表示,问题产品早在8月份例行抽检中发现,目前没有流入校园。

  昨天,北京市质监局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对学生校服、衬衫、车载GPS导航仪等23种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两家校服生产公司被查出不合格批次服装,其中一家生产的学生服存在可诱发癌症的染料。

  此次共抽查了北京11家校服生产企业的11批次产品,其中9批次产品合格,不合格的2批次产品分属于北京奥泷绮制衣有限公司和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奥泷绮公司使用有害染料

  北京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奥泷绮制衣公司生产的1批次针织学生服中发现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这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染料,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染料如果被皮肤吸收,会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同时,这批未标注商标的校服还存在易褪色的问题。而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艾咪”学生装,存在pH值不合格的问题,pH值过高或者过低,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也可能使皮肤受到病菌感染。

  两家企业均被推荐做校服

  据了解,“奥泷绮”和“宏园生”两家单位确实是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推荐的学生装生产定点企业,2009年这样的推荐企业共有35家。其中,“宏园生”也是2008年的推荐企业。

  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介绍,这些推荐企业是经各区县学装办推荐,专家以及市学装中心对服装企业进行审核考察,并经市教委学生装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才得以确定的。每年,他们会委托相关单位,对所有推荐企业的学装质量进行抽查。今年的抽查在11月份进行,抽查内容也与质监局抽查内容类似,目前抽查结果还未出炉。

  问题企业第二年不再推荐

  这位负责人介绍,对未能达到学生装质量标准和违反有关要求的企业,学装办第二年就不再推荐。去年就有单位被取消了推荐资格。对比2008年和2009年的推荐名单也可发现,08年的5家企业没有再度出现在2009年的名单中,而2009年的名单中则新增了4家企业。“奥泷绮”就是其中之一。

  学校可根据推荐自主选择

  为杜绝不合格学生装进入学校,学校接收学生装时应检验是否有“北京学装管理中心监制”字样的标志;检验企业提交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是否合格,并将该质量检测报告与两套同批次的学生装产品同时备案以备检查。

  对于这些推荐企业,学校也可自主决定是否选用他们的产品。但如特殊需要与非推荐的学生装生产企业订购学生装的学校,特别是与那些拒绝质量检查或在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的非推荐学生装生产企业签订生产合同的学校,要向学装办提出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并承担相应责任。

  朱连滨 北京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处负责人

  ■ 对话

  “8月就发现了该不合格产品”

  新京报:此次发现的不合格校服是否已流入到市场?

  朱连滨:在今年对全市服装类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抽查中,共抽样检查267批次产品,仅发现奥泷绮制衣公司这一例可分解芳香胺不合格产品。这些不合格校服最终被堵在校门外。

  新京报:什么时候发现的?

  朱连滨:今年8月,我们对正在生产的校服企业进行抽检,发现了这例不合格产品。

  新京报:这家企业为什么会采用这种染料?

  朱连滨:具体原因是企业采用了含有禁用可分解芳香胺的面料。由于北京市服装生产企业使用的纺织面料基本上来自外埠采购,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面料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

  新京报:对于校服的质量,市质监局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控?

  朱连滨:北京所有生产校服的企业都会被列入市质检部门检查的范围。鉴于校服属于秋季入学产生采购需求的特点,质检部门一般安排每年三季度进行抽查,并且根据抽查结果反映出的行业质量状况,进一步开展跟踪抽查。

  新京报:此次查出的两家不合格企业,市质监局将会对其如何处理?

  朱连滨:质检部门已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依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目前两家企业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 追访

  被曝光公司曾为多校做校服

  昨天晚上7时,位于石景山电厂路高井中学院内的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们还在正常工作中,一男工作人员称,公司负责人不在,他对被查出不合格批次服装不太了解。但他表示,公司确实为很多学校提供校服,主要为石景山、东城、西城及顺义的学校,目前公司生产的校服中既有运动服又有制服。西城区实验二小的校服就是由该公司生产的,包括运动服和制服两种;东城区的史家小学、史家小学分校、北锣鼓巷小学、丁香小学等学校也都使用了该公司的校服产品。但记者尚未就该公司这些说法逐一与学校核实。

  “奥泷绮”有关销售人员自称,他们为昌平地区部分中小学制作过运动服。(记者 杜丁 王佳琳)

  ■ 专家提醒

  贴身衣物买后先洗

  据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负责人赵惠春介绍,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染料,消费者从感官上察觉不到,需要经过特殊精密仪器进行检验,这也是质监部门近年对服装企业监测的重点。在知名品牌企业的产品中,基本杜绝了这一有害物质,只有一些不规范的面料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还会使用这种低端劣质染料。赵惠春建议,市民购买新衣后,特别是贴身衣服,最好进行洗涤、晾晒后再穿着,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记者 杜丁)[page]

  市质监局公布了校服查出可致癌染料消息 史家小学表示未使用“毒”校服 市教委上午称——

  35家校服厂家检测报告将公示

  近日市质监局公布了校服查出可致癌染料的消息。

  今天上午,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翟士良,他表示,在与企业的沟通后发现,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只是企业给客户做的样衣,目前本市各学校没有流入这批校服,该中心将公布35家校服生产企业的服装检测报告。

  市教委:问题校服是样衣 未流入学校

  今天上午,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翟士良表示,在与企业的沟通后发现,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只是企业给客户做的样衣,目前本市各学校没有流入这批校服。

  该中心将公布35家校服生产企业的服装检测报告。

  史家小学:未使用“毒”校服

  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被点名“使用”致癌校服学校——东城区史家小学、史家小学分校等学校校长。

  今天上午10点半,史家小学在学校网站上挂出了《我校校服不存在问题,请家长放心》的说明,并附加上了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报告。

  史家小学校长卓立表示,昨天有媒体报道,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的“艾咪”学生装pH值不合格,并称史家小学使用了该厂校服,不符合事实。

  “我校采用的校服不是‘艾咪’牌的,不存在pH值不合格的问题。”卓立校长说,宏园生为学校生产学生装,提供的是由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测试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各项数据都是合格的。

  该校为学生选定、制作学生装的流程有5个方面,在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中心推荐的厂家中通过综合考察确定生产厂家;在确定款式和材质的前提下由生产厂家出具材质的检验报告;学校得到合格的检验报告后封存厂家的样衣;与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签订生产合同;由生产厂家批量为学生制作学生装。

  与此同时史家小学分校校长滕亚杰表示,学校一直沿用的是史家小学选定的生产企业,校服也是不存在问题的,家长们一定要放心。

  市质监局:本市校服总体安全

  针对校服质量安全问题,今天上午,北京市质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校服总体是安全的。

  市质监局质量监督处负责人朱连滨表示,今年8月,市质监局对本市11家学生校服生产企业的11批次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合格9批次。其中,北京奥泷绮制衣有限公司8月生产的1批次产品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耐洗(皂洗)色牢度不合格;北京宏园生服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8月生产的“艾咪”牌1批次产品pH值不合格。这些不合格校服最终被堵在校门外。

  朱连滨表示,本市所有生产校服的企业都被列入市质检部门检查的范围。鉴于校服属于秋季入学产生采购需求的特点,质检部门一般安排每年三季度进行抽查,并且根据抽查结果反映出的行业质量状况,进一步开展跟踪抽查。

  针对此次抽查中发现的两家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朱连滨表示,质监部门已要求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将依据《产品质量法》进行处理。

  记者专访北京市学生统一着装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法晚记者(以下简称FW):学生装生产定点企业推荐名单是如何确定的?两家被点名的“问题校服”公司为何入选?

  翟士良(以下简称翟):推荐名单的产生是有严格审批程序的,2009年一共推荐了35家。这些程序包括,各区县推荐、专家实地考察、中心办公室审核提建议、市里相关领导审批等等。

  宏园生服装服饰公司是一家老企业,奥泷绮制衣公司是今年新入选的企业。从审核的环节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在的矛盾主要出在检测环节,但这些服装进入到学校之前,都是需要要向学校出示检测报告的。

  FW:检测方面有什么问题?

  翟:质监局这次抽查与市教委的抽查不是同步进行,质监局检测基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每年市里都拿出专项经费,对所有推荐企业生产的校服进行入校的检查,后者的检测更为准确。

  这些年的检测显示,校服的合格率非常高,偶尔不合格的,也只是标牌不规范等小瑕疵,没有出现过“pH值不合格、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硬伤。

  FW:质监局所公布的“问题校服”是否已经流入到学校?

  翟:新闻报道出现后,我们也马上与企业进行了沟通。

  企业给我们的报告是,检测出的问题产品只是样衣,这批样衣只做了三四件,一件也没有流入学校,目前学校的学生装与检测样品没有任何关系。

  企业的说法,与媒体公布差距很大,我们也要进一步到学校核查,尽快公示35家校服生产企业的服装检测报告。

  FW:近年来北京市校服是否出现过类似问题?

  翟:2002年,全国第一个有关学生装的地方标准就诞生在北京。本市一直高度重视校服质量,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目标一直是要求达到100%合格。

  最年来,基本没有接到过关于校服质量的投诉。我们对校服的限定标准,要比普通衣服高一个档次。从多年来的情况看,可以说校服总体是安全的。 (来源:法制晚报 文/仲玉维汪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