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洽洽商标在德被抢注能否夺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3 03:46
人浏览
  法律人士提醒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商标先行概念并制定相关规划  
  
  4月3日,合肥华泰集团客户服务部经理李会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就中国驰名商标“洽洽”被德国OKAI百货公司抢注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据收集,集团已委托的德国律师计划将在本周向OKAI百货公司发出律师函,讨要被抢注的商标。  

  代理“洽洽”品牌商标注册的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赵青女士4日也告诉记者,对于近期媒体报道的“洽洽”、“王致和”、“白家”等国内知名企业商标在德国被OKAI百货公司抢注事件,各家企业正通过诉讼或者谈判的方式夺回被抢注商标。  

  此前,2006年11月13日,合肥华泰集团获知其“洽洽”英文商标和图形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OKAI的百货公司抢注,同时被抢注的还有“王致和”、“白家”、“老干妈”等国内著名品牌的商标。  

  OKAI是当地一位德籍华人开办的主要经营来自中国食品的百货公司,在2005年5月,代理销售过合肥华泰集团的“洽洽”系列产品。而该公司向德国方面申请注册“洽洽”商标正好在2005年5月1日,并于同年9月3日获得批准。由此可见,此次OKAI公司恶意抢注“洽洽”商标的目的就非常明显。有关人士分析,OKAI公司为取得这些产品在欧盟地区的销售代理权,恶意抢注这些商标用作同国内企业谈判的筹码。  

  抢注防不胜防  

  安徽中邦商标事务所石磊告诉记者,商标抢注对于企业来讲属于防不胜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商标先行的概念,但是商标储备要做到那一步,却非易事。全面开花,会导致成本增加,甚至浪费,而相关费用绝非一般中小企业可以承受;一旦在成熟市场乃至二级市场商标被抢注,企业将丧失主动权,授人以柄,甚至失去机会,被迫退出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商标注册和保护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参考商标专业机构的意见,制定相关规划。  

  李会芬也告诉记者,每年合肥华泰集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花费的绝对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例如在马来西亚,注册一件商标不含代理费要花费近26000元,每笔业务还须支付4000到5000元的代理费用,同时合肥华泰在已经进行商标注册的国家和地区,委托商标事务所进行国际商标监测,随时关注商标抢注事件。虽然集团在这方面非常重视,但有些时候抢注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百密一疏,难以避免。  

  在近期专门研究了相关法律之后,李会芬告诉记者,由于缺乏相关的渠道支持,对于国际商标的监测无法做到全面覆盖,例如这次在德国商标被抢注,如果有相关的监测渠道,在对方公告期内就采取相应措施,对方也不会成功获得德国政府批准。在暂时无暇顾及的地区和监测不到位的地区一旦出现抢注事件,只能事后采取补救措施。  

  维权成功有望  

  李会芬告诉记者,“洽洽”商标在德国被抢注让合肥华泰集团对于海外市场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视,此次没有选择国内律师转而花费重大代价聘用德国律师搜集证据并同对方谈判,就是为下一步商谈不成诉讼做好铺垫,避免时间上的浪费。  

  作为一家经过10多年发展,资产总值近10亿元的民营企业,合肥华泰集团十分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了充分保护企业商标、专利,合肥华泰集团在国内申请并注册了不同类别和种类的商标600余件,这其中就涵盖了在2003年申请的全类别保护,“洽洽”商标也在2002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伴随着海外市场的稳步发展,合肥华泰集团在2002年申请了“洽洽”商标的马德里国际注册,并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指定注册,目前合肥华泰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尼、英国、法国、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对“洽洽”商标进行了国际注册。  

  合肥华泰集团向记者出示了他们2004年10月16日在欧洲一份中文报纸《新欧侨报》上所刊登的企业产品及商标广告。这张报纸在英国出版,发行覆盖整个欧洲市场。李会芬告诉记者,这是企业为保护商标知识产权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由于中、德都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洽洽”在德国同样受到保护。根据德国商标法规定的在先权利,OKAI公司侵犯了合肥华泰集团的商标权;按照国际惯例,代理人未经被代理方许可注册被代理方商标属于侵权行为。在此基础上,加上德国律师目前搜集的相关证据能够证明OKAI公司属于恶意注册,合肥华泰集团方面目前对胜诉充满信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