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国需要有内涵的品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2 18:06
人浏览

建设是有呐涵的品牌,当我们离开、企业后,反复回味这句话时,“重庆需要有内涵的品牌,中国需要有内涵的品牌”的感受越发强烈。随着贸易壁垒的打破,国际知名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和外来产品抗衡,中国的产品就需要更多地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这样的品牌,绝不应该是昙花一现的品牌,必须有自己能与之抗衡的内涵和能力。
从长安、奇瑞汽车走出国门,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汽车行业的突破,看到这些品牌的内涵;
从海尔的国际化发展,我们看到了在家电行业中国品牌的能力;
今天,从建设的“五芯”战略,我们也看到了摩托车行业“中国造”的突破。
这些,都是内敛的光芒,都是品牌内涵延伸出的价值。
无论是“中国名牌”,还是地方名牌,都不应该停留在“名牌”仅仅是一块招牌的境地,更多的应该像建设、长安、奇瑞、海尔这样,思考的是在技术、品质、品牌方面的发展。
陈永强曾说:“中国有个大型摩企的老总对他说,做好同质化车型就是差异化。对于这种观点,我并不赞同,这不应该是民族摩托车产业的出路。”
的确,如今国内企业生产的摩托车款型大多雷同,这何来内涵可言,又何来品牌而言,更何来民族摩托车产业的出路可言。
至少,我们认为,建设工业在“五芯”战略上,迈出去的这一步,是建设工业的一小步,但是却是民族摩托车产业的一大步,是具有启迪意义的一步。我们有心学习日本、美国,但也要有心超越,要树立起能与之抗衡的民族“品牌”。
中国需要有内涵的品牌,我们又一次反复说起这句话,希望能够点燃起更多企业向这条路延伸下去的激情,也祝愿建设“精‘芯’创造,世界品质”。

时间:2007-9-14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