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人电子商务龙蛇争霸 2005年谁能笑傲江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1 01:57
人浏览

  首先,从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资源来看,eBay易趣显然比淘宝和一拍更具优势——国内某知名IT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张炜新先生介绍了他的看法。“当前的C2C网站还无一盈利,但至少eBay易趣有一个时间表,有一套清晰的盈利机制——同时eBay易趣坚持的‘收费制’从长远看利大于弊;”张先生说:“无可否认,去年一年淘宝在品牌推广和人气积聚方面做得非常成功,这使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到了大量的客户资源,速度之快恐怕连马云自己都没想到——但问题是,在自己没有一套‘造血机制’的前提下,仅仅依靠外界的‘输血’来维持一个不断扩大的生态系统,你觉得它能维持多久呢?一旦出现缺乏后续资源支持的情况,马云固然可以选择出售淘宝股份的方式为其‘供血’,但那对淘宝的客户来说,未必就是好消息。”而得到两大门户支持的“一拍”可能在品牌营销方面存在一些近水楼台的优势,不过“它的资源结构却是脆弱的”,竞争力也由此被削弱,“就像老虎和狮子结亲,其产物的体格反而较弱。”

  其次,个人电子商务市场依旧是先入者的乐园。尽管当前中国拥有8000多万互联网用户,但不可能“全民(网民)皆商”。也就是说,“网商”的总体规模决不会像某些人所预想的那样呈几何级扩展——“上限是(网络用户总量的)20%。”张先生说——去年11月eBay总裁梅格.惠特曼访华时所说的一句话其实意味深长:“这个市场,是个先来后到的市场。”先入者的品牌影响、示范效应以及客户忠诚度都是后来者所难以企及的。“商人——不管是现实中的商人还是网商,大多不会轻易地迁离老店铺。顾客也更喜欢在熟悉的环境消费。”也就是说,去年由淘宝和一拍吸纳的数百万用户,其资源主体决不是从毫无“网商经验”的网民里产生的,更不是从eBay易趣“叛逃”过去的,而是原有的网商把“分店”开到了新平台上。

  笔者的一位朋友在京城某知名广告公司任客户助理,每天朝九晚六,工作繁忙——但她却不像公司里其他的白领女孩那样,把宝贵的闲暇时光“浪掷”于迪厅、电影院或健身房。在易趣开了两年多的毛绒玩具店,如今,她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网商”——她证实了张先生的这个判断:去年年中,她在淘宝上开辟了自己的商铺,但“那确实只是分店”。每个月她从网络兼职中获得的净收入大致在3000-3500元之间,而这些收入当前还“主要来自eBay易趣平台的老客户”。

  其三,“免费制”有利于市场后来者迅速建立品牌、集聚客户,但也易造成“虚假繁荣”。淘宝若想实现“超越eBay”的目标,首先必须在用户量和成交率等指标上打败eBay易趣。表面上淘宝势如破竹——截至去年第三季度,eBay易趣累计用户达860万名,成立仅一年多的淘宝则达到了305万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交易平台的增加并没有使eBay易趣的用户真正“流失”。很多eBay易趣的老客户抱着“因为免费所以不妨一试”的心态在淘宝和一拍注册,但对他们而言,喜新并不意味着“厌旧”。像上文提到的网商,即便在免费的诱惑下也没有放弃eBay意趣的原有付费阵地,倘若免费平台一朝开始收费呢?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龙蛇争霸,谁能笑傲江湖?预计,携品牌、资金与客户资源优势的eBay易趣将会进一步“固化”其市场霸主地位;同时,受制于客户资源总量与现有商业模式,淘宝的狂飚突进运动将告一段落,业务增势肯定会趋于缓慢,前期高速圈地的“副作用”亦将愈渐明显;至于一拍的前景则取决于Yahoo!和新浪对其的定位与投入——“一两年内,一拍都不大可能获得淘宝的市场影响力,更别说与eBay易趣抗衡;当然,如果出现我们意料之外的资本和品牌整合,那自然另当别论。”张先生说。

    作者: 沈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