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网络人肉搜索侵权如何担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16 09:46
人浏览

  核心内容:网络人肉搜索侵权如何担责?网络侵权司法解释首次将自然人多项隐私和个人信息列为受司法保护范围。遭遇网络人肉搜索后,被侵权人可以要求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快车编辑详细介绍。

  “人肉搜索”不能逾越底线

  【亮点】

  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案例】

  9月30日,一名网友在一论坛上发帖公布两张照片,称“某中学副校长与女子车震”。网帖引发网友关注,当事人的各种信息也被放在网上,各种猜测和谩骂不断。然而,几天之后,当地纪委部门表示,网帖中的二人系夫妻关系,不存在道德败坏问题,已予以批评教育。

  如果说有的事还能纠偏,而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因“人肉搜索”陨落,却是无可挽回的悲剧。去年12月3日晚上8点,广东陆丰18岁女孩琪琪跳入河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琪琪之死与一起“人肉搜索”有关。琪琪曾于12月2日到该市东海镇某服装店购物,但没过多久,琪琪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就被店主蔡某发布到了网络上,并配文称截图中的女孩是小偷,请求网友曝光其个人隐私。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遭到了曝光。同时,网络上也不乏对琪琪进行批评辱骂的声音。她走在学校常被人指指点点,不堪重负的她选择了投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说法】

  “人肉搜索”中,众人参与查找、披露信息,让被“人肉”者无所遁形。对参与者来说,挖掘信息当福尔摩斯和集体窥私的过程很刺激,一旦理性丧失,被“人肉”的当事人各类隐私信息常被无情曝光于公众面前,甚至殃及家人、朋友。这把双刃剑既能揪出“表叔”、“房姐”这样的坏人,但也常常成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利器。

  司法解释首次将自然人多项隐私和个人信息列为受司法保护范围,不仅对于司法实践保护被侵权人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加强个人信息权利立法也具有探路价值。尤其是诸如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等信息的司法保护,无疑伸张了原有公民名誉权、隐私权的权利范畴。

  谁都可能成为被“人肉”者,司法解释给惯于穷追猛打的“人肉搜索”划定边界,恰恰是为保护网友的合法权利。

  为您推荐:

  ■ 遭遇侵权如何通知网站删帖

  ■ 网络侵权司法解释全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