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抓好基础工作,规范班组和班组内部的管理与考核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31 07:05
人浏览
抓班组建设,必须有标准,有规范,有考核。一是选好用好班组长。新的管理体制下,班组的人员数量、作业范围、管理权限在增大,要求进入班组长行列的门槛也要相应提高,要把那些技术全面、经验丰富、职工拥护、敢于负责的人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给予班组长一定的权利,使班组长在职工的提职晋级、奖金分配、人员调整等方面有一定的权限,班组长本人在上述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考虑,做到“贵、权、利”对等、统一,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创造机会对班组长的政治理论、技术业务和管理知识进行全方位培训,努力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技术和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完善管理标准。按照简明、适用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班组管理标准。所谓简明,就是要简单明了,不搞过于复杂的文本,避免职工无所遵循。增加班组负担;所谓适用,就是要符合班组实际。工种不同。条件不同,标准也要不同。即使是通用标准,也要清理过时的管理制度,取消脱离实际的内容,使班组管理不断完善规范。做好班组内部管理“小立法”,做到既不违反上级文件规定,又能结合班组自身特点,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提高班组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强化考核奖惩。严格班组“双达标”考核,将班组建设、管理和升级工作与车间、站段评先相联挂,与班组长、车间干部、站段领导的经济利益相联挂,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动态考核,进而把班组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使领导有责任、干部有压力、职工有动力。提高班组长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优秀班组长给予培养和选拔机会,落实提职、晋级、奖励政策。四是美化职场环境。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标准。一个好的、文明的环境,能够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结合文化线、生活线建设,分阶段、分步骤地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生产设备按照修、管、用进行优化组合,使职工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身心愉悦地开展工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