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概念与方法的探讨(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5 15:33
人浏览

四、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安全管理理论是与企业管理理论同步发展的。早在二十世纪初,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学者就从事故的角度出发,开始对安全管理进行研究。逐渐产生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多重原因论、事故树分析法、安全力假说、事故倾向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瑟利模型、能量转移论等大量的安全生产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由于在安全管理中对人的保护是首要问题,因此传统安全管理理论对于人身安全研究的比较多一些,包含了劳动保护的内容,甚至偏重于劳动保护。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现代安全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出现了安全系统工程、人-机工程学、安全心理学、全面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管理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推动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上已出现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的倾向。世界上一些行业出现了行业内部通行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并作为参与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如美国OSHA的VPP评定系统、南非五星评估系统、石油化工行业HSE等,但从总体上看,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个大趋势,而且是比较实用的做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不可或缺性和生产与使用的同时性上。而且,社会越是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对于这一点,电力系统较早地产生了明确的认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安全管理理论,这就是电力系统传统安全管理的“三大机制、四大体系”。三大机制即安全生产的运行、约束和动力机制,三大机制的形成,是通过电力生产的规章制度、教育培训、严格管理、文化建设等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长效运行机制;电力安全生产四大体系即是:单位行政第一负责人为首的生产指挥体系,与单位行政机构设置相同。可以设专门的分管副职具体负责;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体系,与单位党群系统机构设置相同,包含单位工会及共青团机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障体系,主要由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以上级安全监督部门为首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包括各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和专责安全监督员。目前强调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两大体系,实际上是把安全生产的三个保障体系统称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但三个体系都应该充分发挥作用。

电力企业在长期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中,形成了很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例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安全评价、危险点控制、标准化作业等。但从整体上看,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系统性、全面性和认识的高度上都还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将独立承担职业危害的风险、独立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企业需要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安全生产新机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也将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将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的关系
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有大量的工作依赖于生产技术。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上看,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都与生产技术有关。要降低人身事故的风险率,除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外,还应该在设备改造上多下功夫,尽量减少装置性违章,提高电气设备的绝缘防护能力,降低电气设备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威胁程度;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以及供电可靠性方面,更是与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从电气设备和电网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的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以安全可靠为出发点。由于电力行业属于高度危险的行业,日常工作中大家都一经习惯于将安全与技术统筹进行考虑,有时甚至会将两个概念相提并论,等同起来看待,虽然这种做法有失准确,但也充分说明安全生产与生产技术的紧密联系性。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上看,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大检查、实施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管理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生产技术的保证。在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中,安全性评价、危险点控制、标准化作业等实际上大量的工作都是由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来完成的。另一方面,从安全生产的概念上看,安全技术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涵盖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机械工程、热力机械、建筑、化学、交通、消防、气象、医疗等各学科,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
由此可见,安全技术与生产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研究供电企业技术问题的时候,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技术理论以及安全管理有关原理开展工作,有着十分巨大的潜力。希望各位同仁通过遵义供电技术这个载体,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上取得辉煌的成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