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班组动态安全管理模式保障安全生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24 01:05
人浏览
对班组实行动态管理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及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班、每个环节和角落都得到保证,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和危险部位及危险因素,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班组动态管理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
一、动态管理要有制度管理作保证
班组的动态安全管理必须有一套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为了加强班组管理,企业可以在企管处成立班组管理委员会,建立班组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区队直接抓班组制度、定期反馈检查考核班组情况制度、干部包保班组制度等。同时,让班组与主管处室经济责任制挂钩,按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奖惩。根据班组基础管理的主要内容,印制班组管理记录本,明确各班组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规定填写方法和检查评价方法,为专业管理落实到班组创造有利条件。要根据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标准实施细则,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创建标准化班组活动,制定班组基础工作达标条件,将班组各项基础管理内容逐项分解,确定具体达标分数和考核方法,既便于班组随时自查,又便于定期检查。
二、现场作业管理是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
统计数据表明:事故多发生在作业中和作业现场,因此作业控制是班组动态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开展岗位危险预知活动。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引进和新工人的不断增加,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上极易发生伤害事故。新工人对安全认识差,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多。采用安全系统过程中危险预知预测,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生产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企业应要求各班组的危险预知对策表上墙,每个职工都会背、会用。联查时随时抽查,以保证落实。班组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班组控制危险的能力,提高隐患检查整改率和班组整体安全素质。
2.创建标准化班组。推进班组标准化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一项主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以安全作业为对象,通过对现行操作方法详尽调查和严格考查,在消除多余的和不合理的操作程序后,重新拟定出新的作业程序,在实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尽快实现行动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执行上由不标准到标准的转变。职工之间互帮互学、互相纠正,同时采取典型示范,单兵抽测、全员汇演等。每年举行技术比武,对优秀者予以奖励。标准化作业的开展,能有效地控制班组人、物的不安全行为,使“三违”现象大大减少。
3.实施重点控制。企业按国家要求对每个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明确负责人,建立检查考核制度。要求班组把危险源作为重点控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针对企业搬家倒面易发生事故的特点,要求施工单位层层建立安全网络,在每个班组均有专人负责安全,各重点部位配备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使各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
4.跟踪管理。跟踪管理最简便的方法是严格执行各种安全作业规程,把作业的每个层次和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从管理上严格控制层次,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用全面质量管理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在班组中开展安全QC小组活动,对本班组危险源进行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注重信息跟踪反馈,企业在健全各种记录、台账报表的同时,建立从个人、班组、区队、矿的安全信息反馈网络,对现场巡检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使安全信息逐级传递,上下预防,层层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
实践证明,企业通过班组安全动态管理和创建标准化班组活动,可使“三违”现象大大减少,具有明显的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