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大米保质期一般为3-6个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2 10:37
人浏览

市人检查组赴开县永川等地检查食品安全工作

(记者杨冰)近日,市人大组织检查组赴开县、永川等区县进行《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相关区县及部门立即整改。

买大米也要注意保质期

昨日,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来到永川川东农贸批发市场,发现些大米等粮油产品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或者标识很模糊。

检查组成员指出,大米等粮油产品虽不像新鲜蔬菜一样容易坏掉,但时间越长,大米的营养价值越低。因此,大米一般在夏季保质期3月,在秋冬季为6个月。市民购买大米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值期等标识;并根据标识是否清晰,判断些大米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

食品添加剂应该规范

在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成员在一家超市发现,生产面包用的“塔塔粉”(一食品添加剂)包装上,没有相关许可证书。在其他区县,检查组也发现了乱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检查组要求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尽快出台规范的食品添加剂目录,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员工健康证办理应规范

检查组在一超市发现,一名员工所持健康证是其以的工作单位时办理的。

检查组成员指出,这一现象反映出健康管理比较混乱,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办法,统一标准,对健康证办理进行规范。

在相关区县召开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汇报会上,检查组指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对食品安全负有分段监管的职责,但要“分”而不“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不能让监管链条出现真空。对已经检查出的问题,各区县要立即整改。

目前执法检查还在进行中。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雅棠、王洪华等参加执法检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