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22 07:54
人浏览

  大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都很是重视,如果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当事人一定要及时的报给主要的负责人,然后做应急处理,那么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是怎样的?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一、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立即召开应急处置小组会议,调查事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同时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2、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3、对已进入市场流通的问题的食品进行召回。

  4、及时将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5、存在人为投毒的可能时,要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

  6、对封存和召回的问题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等措施。对有问题的原料,采取退回或销毁等措施。

  7、配合当地监管部门进行调查,落实当地监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各项措施。

  8、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的信息统一由总指挥或委托人予以发布。

  9、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向当地监管部门进行报告,经核查确无危害和风险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终止应急响应状态。

  10、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食品安全认证合同范本

  1、合同名称:食品安全认证合同,合同编号:委托方(甲方)全称、认证方(乙方)。

  2、合同的目的和范围

  (1)乙方依据:对甲方实施认证审核,决定甲方是否取得或保持认证注册资格。

  (2)认证覆盖范围

  甲方(名称)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服务/场所范围、甲方管理体系覆盖的总人数为x人;列出分公司地点名称。

  3、双方的责任

  (1)甲方应至少在现场审核前的1个月提供管理体系文件,由乙方进行文件审核。在认证审核时应提供至少3个月的体系运行的有效证据。

  (2)乙方作出认证决定后,应及时办理是否批准甲方取得或保持认证注册资格的手续,并将获证的信息对外公布。

  4、甲方获证后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具有按规定正确使用其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标志的合法权益。

  (2)甲方具有对外正确宣传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注册资格的权力等。

  合同实施时间及甲方(公章)、乙方(公章)、签订日期。

  三、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98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违法《食品安全法》规定,违法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可能包括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赔偿责任又分为民事赔偿责任和行政赔偿责任。

  例如:明知食品有安全问题还在销售,造成严重后果的,属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并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全部内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主要负责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