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天津南开大学专家研发试剂 为黄瓜等果蔬验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3 23:35
人浏览
 “毒黄瓜”等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肠出血性肠杆菌疫情在欧洲蔓延趋势不减,引起民众恐慌由天津南开大学专家领衔完成的项最新科研成果,可迅速有效地检测出果蔬内是否含有该毒菌。该检测试剂正在运用于全国“疑似”果蔬检测,国民食品安全“护驾”。

  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院长王磊教授介绍:“此次疫情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导致。由于南开大学长期以来承担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研究,实验室拥有的丰富据资料和先进检测平台,使得我们能够及时做出最敏捷的研发。”

  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总监刘洪波告诉记者,目课题组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免疫磁珠的大肠杆菌O104快速富集技术。项技术的特点是,把O104特异性抗体结合到一特殊的微型铁珠上,使用磁铁可以把和O104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细菌“吸”到一块, 提高了敏感性。使我国检测和分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在近期将运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向全国推广。

  据了解,大肠杆菌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因其能产生志贺样毒素而具有较强致病性,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该病菌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为3—8天,平均为3—4天。主要临床表现是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为血便样腹泻。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少数病人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可出现严重并发症。该病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一般不发生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传播。目前我国尚无感染病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