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限装令”能否管住“面子消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4-11 13:08
人浏览
“‘限装令’实施至今,我们已经发现多起违规案例,尤以月饼、保健食品等节日消费礼品为主。”11月18日,省质监局食品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今年4月1日,由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规对商品包装空隙、层数、包装成本等作出硬性规定,要求商品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55%,商品包装层数不得多于3层,商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5%,相关质检部门对违规行为责令下架并可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一规定的出台,是否“刹住”了以过度包装为重要表现形式的“面子消费”、“送礼消费”等畸形消费的蔓延?时隔半年,商家对新规的执行程度怎样?记者进行了调查。

包装“瘦身”成效明显部分商品打“擦边球”

“凡是进入超市的商品,都是经过我们专门人员检查合格的。”11月18日,成都好又多大业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限装令”实施前后,公司曾多次派人参加由质检部门举行的“限装令”执行培训。记者在该卖场发现,品牌白酒、茶叶等传统节日消费礼品的包装层数大多在2—3层,礼盒装茶叶空隙率较大,但凭感官没有超过50%。而在休闲食品专架,多层包装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都采取“内衣”加“外套”的形式,包材消耗极大。如徽记的休闲食品大礼包,大包装袋里套着各自独立的几包零食,而其中两包零食内又套着一份份小包装,这样一包总含量不足0.5公斤的食品,里里外外套着三层塑料纸,达到了“限装令”能“容忍”的最高极限。

在成都伊藤春熙店,记者发现,价格为458元的200毫升装名士马爹利礼盒、价格为1138元700毫升装的拿破仑XO包装空隙率巨大,明显超过50%。而在金沙路某葡萄酒专卖店,有精致礼盒单独出售,礼盒配有温度计、开瓶器等专业酒具,从100元到200元不等,而同一商店内装了葡萄酒的礼盒最便宜的一款还不到400元,也就是说礼盒成本达到了商品价的25%以上。远远高于“限装令”15%的高限。

送礼消费须理性“低碳”包装应提倡

“送礼嘛,包装不好看拿不出手,有时明知道礼品盒里面的东西一般,但包装精致的商品拿在手里好看,有面子。”18日,在成都伊藤春熙店选购礼品的谢先生表示。记者采访发现,和谢先生有相同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正是这种为了面子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过度包装。

“这是为满足消费者面子消费的一种营销策略。”徽记食品经销商黄先生表示,徽记所有上市产品都是按照“限装令”要求进行包装,在上市之前都经过严格测算,不存在违规包装产品,“和包装相比,品质和品牌更为重要。”面对如今的食品涨价潮,众多商家认为,节日食品在提价后其包装所占商品成本将更加远离15%的“红线”。

省质监局食品处工作人员表示,省质检系统将在年底对食品安全、过度包装等进行检查,对节日礼品企业包装申报时违反了新标准中任意一项的,将定为不合格,不能流通销售,并将督促其下架。

“‘限装令’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抑制‘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但要根除还需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四川大学食品系教授卢晓黎指出,“限装令”只限制了食品包装的空隙、层数、包装成本等,难免有“空子”。“如火腿肠的‘戒指’包装将金属和塑料混在一起,用完后很难回收利用,很不环保,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能出台更多措施,倡导环保、低碳食品包装。”

四川日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