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税调整 热闹而纠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08 08:45
人浏览

  伴随着个税征求意见,近一段时间,社会各界对于个税有关话题的讨论此起彼伏,也引出了一系列疑问。

  免征额为何最受关注?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郝如玉认为,之所以免征额的上调备受关注,在于它能够直接降低纳税人的税负,同时又具有透明度,可以让纳税人明显感受到自己税负的减轻。

  专家指出,网民对个税的高度关注和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呼声强烈,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对收入分配的现状不满,期望通过个税改革调整收入分配。

  再提高一些有何不妥?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认为,免征额不宜调得过高,否则个税纳税面过窄,不利于提高公众纳税意识,税收大幅下降也不利于增加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的支出。

  如果目前大幅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受惠多的将是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得益很少。比如将扣除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月薪为5000元的纳税人则不用交税,即税负减少175元/月,而月薪为1万元的纳税人税负减少500元/月,占二者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和5%。

  个税成工资税?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目前的调整仍仅限于针对工薪所得,并没有涉及高收入群体股息、资本利得等非劳动所得,对高收入人群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由于信息不对称,高收入人群工薪所得之外的收入很难被监测和征收到,亟待加强对高收入人群工薪以外收入的个税征管。

  何不以家庭为单位征收?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目前的个税修订举措仍属于个税改革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目标迈进的“前期铺垫”,当前要在我国推进综合计税仍面临很大难度。“需要实现纳税人信息申报的实名制,个人全部收入信息应实现网络全覆盖,纳税人申报制度也要健全,同时管理部门的稽查能力也要跟上,工作量会非常大。”

  不满意的人为何多?

  “不满意的人多,满意的人少;不满意的内容多,满意的内容少。”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说,这一方案是“纠结”状态下的妥协产物,而非个人所得税的最优选择。

  他指出,“它既难以给中低收入阶层减负,更难以给真正意义上的高收入者增负。”

  综合新华社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