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要过高期待物业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5 17:39
人浏览

  事件回顾:

  中国人民银行顾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11月18日在香港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内地部分房价升幅较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资产泡沫化风险升高,但相对于一些国际级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价还不算“疯狂”。樊纲还透露说,他正大力推动内地征收物业税。市场预期深圳将在明年起试征物业税,樊纲称他不知道何时会正式实施或税率会是多少,但估计税率在初期并不高。而在深圳试行之后预料上海和北京也会陆续试行。

  事件评述:

  这应该是本年度市场对物业税的第二度热议了。

  第一次热议始于5月25日,国家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到,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其中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这是今年国务院首度将沉寂有时的物业税改革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

  当时房价已突飞猛进的上涨,“扶摇直上”的房价让更多民众心中梦想的住房变成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无可奈何的“望房兴叹”。于是乎,万众期待物业税能适时而发。然而就在网络与报纸杂志讨论了近一个月后,大家忽然发现这件事情似乎没有了下文,物业税仍然是“渐闻人语响,不见下楼来”。

  樊纲先生在国内是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特别是在经济政策的取向方面观点颇有代表性,此次在香港强调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征收物业税,按理说是条很有分量的新闻,但以我看来,征收物业税仍然是知易行难,期望不可过高。

  物业税的好处大家都很清楚,平抑资产价格,防止资产泡沫,打击投机活动,合理分配资源。个中缘由,不必逐条阐述,大凡是持币待购者,莫不心中有数。而物业税的老大难问题细想来其实也很简单,并非在于税收难以厘定或是征收,而是在于利益分配无法协调。

  因为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房地产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很稳固的利益链条,这个利益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焊得很牢,如今想把它顺利拆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过去的房地产行业里头征的税非常多,有80多种到100多种,涉及税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房管等各个不同的部门。所以对物业税的改革,其实是拔一毛而动全身的,背后要涉及很多部门的利益,要重新分配,这个账要重新好好地算一遍。

  此外,地方财政缺钱,也是征收物业税难以很快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

  须知物业税是应该包括土地出让金的。如果不包括,那么税收上没有多少钱可以收;否则的话,问题就大了。

  年初以来,讲到花钱,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有捉襟见肘之感,只好各自发债,又不互保,在这种情况下搞到钱便成了头等大事。不过,好在可以出让土地用以弥补财政之需,才缓解了地方政府财力紧缺的困局。

  当是时,一边是国企、央企以及大地产商手握大把低息贷款四处寻找投资项目,一边是地方政府整理家中土地待价而沽,双方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一拍即合,再加上一轮国进民退(比如山西的煤矿),又挤出了一部分游资四处投资(投机),连大蒜都翻炒上了天。从现在的情况看,到了明年,地方财政吃紧的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善,今年的税收丰收给明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计提物业税,一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拿了地的都是重量型单位,或是长于引导媒体风向的地产商,强强合作之下,要把物业税凭空召唤出来在全国实行,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把物业税放到全国经济这个大环境里来看,应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如果要恐吓一下资产泡沫,更有效的办法是吹吹加息的风,或者放出个利率上浮之类的消息试探一下市场。以我对目前北京市场的了解来看,一手房普遍打出的理念是投资而非居住,二手房中介在为客户计算付款的时候,多是以二、三成首付加七折利率计算,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尽管有通胀预期作为舒缓,但许多人并没有想到,假如加息比你工资上调的幅度大(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是按比例来,另一个是绝对数),只要这种情况来临,你的生活质量马上就会明显下降,这对于现在红红火火的房贷市场来说,不是什么好预期。因此,尽管年末出现了恐慌性购房,我仍然认为,在这个时候,以投资或投机的态度来买房子,是不正确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