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从法律角度看税收筹划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17 15:43
人浏览
税收筹划,亦称税务筹划、纳税筹划,指纳税人(法人、自然人)依据所涉及的现行税法(不限一国一地),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的谋划和对策。可以说,税收筹划是现代文明人的精明行为。税收筹划之所以不同于避税、偷税等行为,就在于其“合法性”,合法性是税收筹划的最本质特性。因而,研究税收筹划必须从它的法律性着手。

一、坚持税收筹划的法律化是防止不违法筹划的前提

税收筹划是一项高智商行为,其本身具有合法性,这一点使它与不违法筹划区别开来。不违法筹划是一种不违法的行为,即法律既未承认其合法也未认定其为非法,税收筹划与不违法筹划的性质上并不相同,因此不违法筹划不属于税收筹划的范畴。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的节税行为,它包括两种类型:优惠型税收筹划与节约型税收筹划。前者是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以之为依据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途径的节税是以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后盾的;后者是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节税的角度出发,调整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取消没有经济效益的生产经营行为和环节,避免和减少企业税金支出的浪费,以求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以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人们常常会采用不违法筹划的方式,如利用避税地等税务机关难以取证认定其为避税的地方逃避税收;或利用税务机关征管漏洞达到“节税”的目的,税务机关的征管漏洞主要有三种:其一是按税法原理应该征税的行为,税法没有规定征税;其二是税法规定应该征税,但实际中难以操作而没有征税;其三是税法规定较模糊,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不同的选择。以上的诸种行为均与税收筹划的立法精神相悖,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税收筹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筹划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从而使不违法筹划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二、税收筹划的法律化是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涉税行为定性一致的有效途径

在对某一“税收筹划”合法性的认定上,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往往会产生分歧,有时纳税人认为是合法的节税筹划,但税务机关却认为是避税甚至是偷税行为,如转让定价、费用扣除等。税收筹划只有在取得税务机关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筹划利益,因此,法律必须对税收筹划、不违法筹划、违法筹划进行界定,使其有法可依,以避免产生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为此,必须对税法中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修订完善,对实践中有争议的部分加以明确,从而给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方
面使纳税人在进行筹划时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国家税款的流失。

三、税收筹划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必须法律化

税收筹划由于专业性强,往往涉及到纳税人及税务代理机构两个当事人,如果当事人的筹划行为违法,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时,就必须要对各方的责任承担进行法律的明确规定。从法理上说,纳税人作为筹划方案的使用者和利益的直接受益者,对方案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要负一定责任:税务代理机构提供的筹划方案也必须合法,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造成纳税人不应有的损失,还要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此类问题,法律必须确定纳税人与税务代理机构的法
律地位、权利、义务,确立筹划的规程及范围,如对因税务代理机构的原因而造成筹划结果被认定为避税或逃税,并致使纳税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法律应规定纳税人向税务代理机构追究责任的方式、税务代理机构应承担责任的形式。由此可见,只有通过立法,方能从根本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约束税务代理机构的行为,防止其为争夺客户或谋取筹划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或纳税人的利益。

四、税收筹划的法律化可使筹划活动更易展开

税收筹划的法律规定越完备,规定越细,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就越强,反之亦然,因为此时的行政干预的约束太大,会影呐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的信心。因此,税收筹划的法律化已成了当务之急。但在目前税收基本法尚未出台之前,进行税收筹划时,对税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据其他法律,如《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民法通则》或依据已出台的其他法律进行;对现有税收法律和其他法律均没有涉及的部分,筹划者应尽量向立法机关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尽可能避免通过行政的手段解决。

五、税收筹划的尽早法律化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在入世之后,税收筹划问题会立刻凸显出来这是因为:(1)很多国家的资金计息方式是复利制,因此国外的纳税人非常重视税收筹划,以维护自己作为纳税人应该享有的权益。(2)加入WTO后,我国的企业要走向世界,在国外的大环境下更需要税收筹划。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必须尽早实现税收筹划的法律化,以税收基本法及一系列单行法规的形式对之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也应借鉴西方国家在税收筹划立法上的经验,吸收其有益的部分,以实现与国际接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