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个税的计算方法与原来一致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1-20 23:15
人浏览

  我国法律规定,每位公民取得收益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都知道我们要纳税,但每个月纳税金额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其实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觉得公司不会骗自己,该多少就多少吧。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将跟您详细讲述关于个税的计算方法与原来一致吗的内容。

  一、个税的计算方法与原来一致吗

  个税最新计算方法

  工资是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的,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是同步扣除,不存在先后顺序,扣完五险一金之后,再减去个税专项扣除项目,剩下的金额如果在5000元以上,就需要扣个人所得税,如果在5000元以下,就免除缴纳个税。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父母、房贷/房租、大病医疗五大项。

  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5000元-8000元部分,税率3%。8000元-17000元部分,税率10%。17000元-30000元部分,税率20%。30000元-40000元部分,税率25%。40000元-60000元部分,税率30%。60000元-85000元部分,税率35%。85000元-更多部分,税率4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速算扣除数分为七个登记,分别是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181920。计算纳税金额之前,先扣掉自己的五险一金以及专项扣除费用,再将可扣税的金额代入公式中,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纳税的金额。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速算扣除数:为简化计算程序而按全额累进方式计算超额累进税额时所使用的扣除数额。等于全额累进税额减去超额累进税额。一般均事先计算出来,附于税率表中,并与税率表一同颁布。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计算法,公式为:本级速算扣除数=本级全 额累进税额-本级超额累进税额;

  2、是间接计算法,公式为:本级速度扣除数=前级征税对象 数额最高限×(本级税率-前级税率)+前级速算扣除数。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跟您详细讲述的关于个税的计算方法与原来一致吗的内容。缴纳税收是每一个公民的必要义务,因此按时按量进行税收的缴纳对每一个个体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缴纳税收并不就是说明只需要按既定的数字缴纳就可以了,我们也要对其作出了解,明白其计算方法,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