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司法部的辅导用书出版后的复习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20 12:01
人浏览
一套高质量的、全国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的出版,是广大考生热切盼望的,在拿到司法部的辅导用书时,大家不由得会眼前一亮。盼了这么久书终于出来了,过后大家的目光会暗淡下来。捧着一堆好难啃的“骨头”,考生们仿佛是蚂蚁。近600万字的司法部编审的资料通读一遍没有三个月下不来。如何复习备考?现在对于大多数考生还是个难题。

  《法制日报》每周二为笔者开辟一个「司法考试漫谈」栏目,就考生的备考问题和笔者对司法考试的粗浅见解将陆续刊出。拿到辅导用书的考生基本上有三种心态:1、有法学基础知识的考生还是想通读一遍,不全面阅读心理不踏实。2、没有法学基础知识的理工科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放弃了全面通读的打算。准备通过历年试题和重点法条寻找突破。3、老考生肯定会把辅导用书拿在手里温故知新一遍。没有通过去年的司法考试的考生,寻找落榜原因时,首先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把指定用书认认真真地读仔细。

  我只想告诉大家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线是240分,有一些考生不知道表见代理、不知道不安抗辩权也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不是要求法律知识面面俱到的考试,如果你在复习当中不追求所有的部门法全面把握、均衡理解,你就可以轻松得多。只有打破均衡和全面复习才可以抓住重点。托福考试有得满分的,但是在国家司法考试当中得300分的考生已属罕见。针对各部门法,备考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是需要考前记忆的,如:经济法、商法、法制史、法理学。也有的部门法知识较难理解又需要记忆,如:国际经济法当中贸易术语、提单和信用证的流程。有的部门法知识是通过相当一段时间才可以融汇贯通,全面掌握。如:刑法和民法。

  就一个部门法而言,也不提倡均衡用力、全面阅读。这样无重点、无效率可言。阅读是复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保证。我见过一些考生,并没有全面阅读过辅导用书,有一朋友在通过考试(律考的指定用书是上、下两册)后,我发现她的下册书连翻都没翻过。也有更极端的例子,有一考生用9个月看了5遍书只考了118分。完成阅读量只是为了向自己交待,说明买辅导用书的钱没有白花,或者我已经复习一遍了。大多数通读辅导用书的考生是在无重点、无主次、匀速阅读、均衡用力,这样做效果不大,这样的复习方式是在向自我妥协,甚至是在为自己构筑一个败下考场时的借口。是在为不能考取而寻找一个理由的方式。怪不得人们常说:人是理由的动物。

  就目前的时间而言,采取的复习方式重在提高应试能力。抓部门法的重点、抓历年考试的考点、抓重点法条。应该采取阅读(辅导用书)、理解(重点法条、历年考点)、练习(历年考题和白皮书。尽管你在做历年考题可能分数很低,但大家都如此,不要丧失信心)并举的复习方式。就辅导经验而言,决定一个考生是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核心是:他通过备考能否形成应试能力所要求达到的直觉和题感,只有在备考训练中把所有的阅读、练习、理解、记忆内化成直觉、题感,形成为应试能力才可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所有的考试安排以公告为准。如果一个考生可以自觉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寻找重点、考点,放弃没有考点或者所含分值很低的阅读内容,他的备考历程将是高效率的,相对他人也是轻松的。国家司法考试不可能有满分的选手,通过线是240分,谁也没有问过那160分哪去了?我只想告诉大家,你在复习中不要奢望、不要追求400分,但你一定要使自己有把握拿到240分,哪怕你放弃一些分值不高难掌握的内容。从时间上、方法上、效率上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到合理取舍、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是一个想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考生必需具备的一个复习中的科学态度。只有在复习中能够主动把握备考节奏、循序渐进、强化应试能力的考生才可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