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构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1-19 18:04
人浏览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构成
       

  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是过错责任,那么构成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一)须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或者学生在校期间致害他人造成人身伤害事故这个要件应当具备以下要素:
  第一,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局限在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就是造成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事故,不包括财产损害事故。受到伤害的应当是学生,或者学生致他人人身伤害事故。在前者,学生是受害主体,是受害人;在后者, 学生是致害人, 是实施行为致人损害的加害行为人。
  其次,学生伤害事故应当发生在学生在校期间。这里的在校期间,应当作广义理解,即不是仅仅指形式意义上的在校期间,而是在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和保护的期间。前述“门至门”的原则,应当是确定这一界限的标准。其基本含义,就是学生确实是在学校的管理之下,脱离学校的管理,学校不再对学生的伤害事故负责。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也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之中,并没有因为学生不在学校,而丧失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对这种校外活动引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再次,学生伤害事故不仅仅指学生受到的伤害事故,还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给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这两方面的人身伤害事故,都是学生伤害事故,都是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范围。
  例如,在我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校外劳动。三名学生在火车道口,见火车开来,便用石块对火车投掷,其中一块石子反弹回来,击中一名学生前额致死。这个事故,不是在学校之内,但是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之中,属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造成伤害的是学生,受到伤害的也是学生。这些都符合这一要件的要求。
人身伤害事故的表现形式,是伤害和死亡。在侵权行为法的角度研究,这种损害事实还应当表现为财产的损失,例如医疗费的支出,护理费的支出,丧葬费的支出,等等。在人身伤害事故的损失中,要不要包括精神损害的损失,有人持反对态度。这种意见是不对的。在人身伤害的损害中,精神损害是客观存在的,不是随着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不能凭着人的主观好恶而取舍。在立法和司法上,已经确立了对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没有理由认为在学生伤害事故的场合不实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因此,对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精神损害,也要予以确定。

  (二)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违反《教育法》规定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行为,原则上是实施教育、管理和保护中,没有正确履行或者违背《教育法》关于学校履行的这种职责的行为。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学校疏于管理的行为
学校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疏于管理义务,致使在这个过程中,造成学生遭受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学生伤害他人后果的发生。这种管理,是对学校活动的管理,不是指对学生的管理。这种行为是学校自己的行为,是自己的行为致人损害,因而属于普通的侵权行为,学校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江西某小学的厕所年久失修,险象环生,但是学校疏于修缮,致使某日倒塌,68名学生落入粪池,造成28人死亡。这就是学校自身疏于注意义务,是自己的不作为造成了未成年学生的死亡和伤害后果。该学校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应当说明的是,学校的这种行为,是对自己本身行为的不注意,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对学生所负的那种管理、教育和保护的注意义务。
  2.学校疏于保护的行为
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保护的义务,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学生,负有其安全的保护义务。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学校虽然不是承担的监护义务,但是仍然应当承担其安全的保护义务。负担这种义务,就应当善尽职守,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而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疏于这种对学生安全的注意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的行为构成违法。例如,在学校遭遇的意外事故中,学校应当并且有条件救助学生,却不救助,教师率先躲避灾害,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学校就疏于对学生的保护义务,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3.学校疏于教育的行为
这种教育行为,是专指对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指广义上的教育活动。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没有尽到教育职责,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在本文讨论的案件中,张小平在课间玩火,就是学校未尽教育义务,因此造成他人的伤害,因此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学校的上述行为,包括学校的行为,也包括负该种责任的教师的行为。学校的疏于职守行为,学校应当承担责任。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其行为疏于执行职务,其行为的后果属于职务行为。 当其行为不当, 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造成学生伤害或者学生伤害他人,学校应当承担转承责任(替代责任)。
  在对学校行为违法性的判断上,应当违反《教育法》和民法的规定。《教育法》规定的标准,是学校承担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民法规定的标准,是对学生人身权利不得侵犯义务。违反这些法律规定,就构成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违法性要件。

  (三)学校的违反《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与事故发生有因果关系学校疏于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的行为,须与学生伤害或者学生伤害他人的损害事实之间有客观的因果关系,即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
  在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中的因果关系上,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只有一种因果联系,即学校的行为就是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没有其他原因。这样的行为就是结果发生的唯一原因。具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学校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很多时候,学校的行为并不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唯一原因,而是由于多个行为引起了损害结果的发生,而学校的行为仅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 ,应当认真判断,研究学校的行为究竟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还是条件。如果是原因,则与其他原因构成损害发生的共同原因,学校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自己 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 或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仅仅是条件,并不是原因,则学校不承担责任。
如果学校有疏于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行为,但是其行为不是损害发生的原因,与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具有因果关系,则学校不承担责任。

  (四)学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和保护行为时有疏于职责的过失或者重大过失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的后果责任,还必须具有主观上的过失。只有学校在主观上具有过失,学校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不具有主观上的过失,则不承担责任。 [page]
  确定学校过失的标准,是学校的注意义务。学校的注意义务,就是《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这种义务的性质,应当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是一种很高的注意义务, 高于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的 注意和普通人的注意。学校作为一个谨慎人,对自己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保持高度的注意,防止发生损害事故。对这种注意义务的违反,就是过失。学校存在这种过失,就应当对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
  学校在主观上没有这种疏于注意义务的过失,就不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在一个住校学习的学生(17岁),在课余时间骑自行车到城里玩,途中遇到车祸丧生。对此损害结果的发生,学校没有疏于注意的义务,因此没有过错,不必对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