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为一把锄头妯娌“开战” 法官耐心调解缝合亲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7 17:42
人浏览
为了一把锄头归属,两妯娌大打出手,形同陌路,法官细心劝导挽回了亲情。8月15日上午,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在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法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原告罗细孙与被告徐迎杰系妯娌关系,两家同在一屋檐下。2010年12月11日早上9时许,被告徐迎杰出门去种菜,随手拿起屋外的一把小锄头,原告罗细孙看到后责问:“为何拿我家的锄头”。徐迎杰据理力争,争执过程中,双方发生互殴。罗细孙头部、颈部等多处受伤后,遂到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经鉴定为轻微伤甲级。由于协商未果,原告罗细孙将徐迎杰告上法庭。一审法院作出判决,被告徐迎杰赔偿原告罗细孙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合计3191.24元。判决后,被执行人徐迎杰明确表示不服,对判决义务置之不理。

8月12日,原告罗细孙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声称花再大代价也要执行到位,否则咽不下这口气。执行法官立案时,一边稳定申请人激动情绪,一边阅卷了解案情。当发现双方系妯娌关系,纠纷也是因小事引发。执行法官敏锐的意识到,官司虽小,双方赌气,两家亲情冷到冰点,甚至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打架事件。能不能在执行阶段化解这对妯娌矛盾,彻底平息纠纷,恢复两家亲情?法官当即决定进行实地调处。

随后,当执行法官来到当事人家中时,双方仍颇为激动,纷纷抢着说理和抱怨对方,希望法官为自己做主。执行法官进一步了解发现,双方关系长期不和睦,并时常发生身体摩擦,双方各有受伤是常有的事。在村委会主任和周边邻里配合下,执行法官一方面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及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从情理上、乡情上感化申请执行人罗细孙与被执行人徐迎杰。

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终于做通了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这对妯娌都放下了乡间“脸面”,徐迎杰当即付清1000元的医疗费。

当看到双方相互道歉,握手言和时,旁听的群众不禁热烈鼓起掌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