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判决书范本格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3-27 13:27
人浏览

  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法院就有争议的事情做出一个公正合理的判决,因此法院的判决书明确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对双方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法院判决书范本格式,以下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法院判决书范本格式

法院判决书范本格式

  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此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

  (一)首部

  1、标题

  分两行书写,第一行写法院名称,第二行写文书种类,即民事判决书。

  2、编号

  在标题右下方写编号,表述为(年度)xx民初字第xx号。

  3、诉讼参加人及其基本情况

  (1)原告:如系公民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和住址等。如系法人提起诉讼的,应写明单位的全称和所在地址;然后另起一行写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提起反诉的,在判决书中还应表明各自当事人在反诉中的称谓,如原告、被告。当事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应写明是何种诉讼代理人,应具体写明其称谓:系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或是委托代理人,然后写明其姓名等基本情况。

  (2)被告:除称谓为被告以外,其他基本情况写法同原告相同。

  (3)第三人:写明其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4、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

  应表述为:……一案,本院于x年x月x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到庭参加诉讼。本案已审理终结。

  (二)正文

  事实部分首先写明当事人的请求和争议的事实与理由,然后另起一行写明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当事人双方争议的事实、理由及各自诉讼请求。即原告具体要求解决什么争议的问题,如何解决及其事实和理由;被告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持的态度,陈述的主要事实和理由,以表明双方起诉或答辩各自所持的态度或依据。

  (三)尾部

  在判决书的结尾写明案件主审法官、书记员以及判决日期。

  二、民事判决的效力有哪些

  1、法律没有规定上诉期的判决一经送达便具有效力。如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一审民事判决;二审人民法院制作的终审判决;依特别程序审理后形成的判决。

  2、法律规定有上诉期的判决,上诉期届满时,当事人未上诉的,民事判决生效。民事判决一旦生效,即对该案当事人和相关人员产生法律的拘束力,具有必须服从和遵守的属性。

  首先,生效判决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民事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切实遵守。判决中确定的义务人应在判决书所载明的期限内按时履行义务,判决中确定的诉讼费用,有关当事人必须及时缴纳。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其次,生效判决对人民法院具有拘束力。生效判决对人民法院的拘束力,主要体现在人民法院要切实维护生效判决的权威和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必要时可以移送强制执行,并不得接受当事人的重复起诉。

  最后,生效判决对社会具有约束力。对社会的约束力主要体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和个人,必须尊重和维护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得纵容他人抗拒生效判决,不得无故诋毁生效判决。生效判决付诸强制执行时有义务协助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协助人民法院执行,不得拒绝或者推诿。

  三、法院判决书的有效期是多久

  法院的裁判文书存在两个效力,一个是法律效力,一个是执行效力。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一经生效(一审判决在超过上诉期后没有上诉的判决以及二审终审的判决,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即具有永久法律效力,除非被依法撤销。

  裁判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权利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法院判决书范本格式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以民事判决书为例,法院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如果您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欢迎您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