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耻"是个古老的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5-16 15:56
人浏览

  前 言

  "国耻"是个古老的词,在我国古籍中屡有出现.不过古代所谓"国耻",

  多以君统为重心,由是曰:"国耻君耻也".就是说,国耻即君耻,其涵义

  极为狭隘.近代所谓"国耻"与古代所谓"国耻"虽有继承关系,但其涵义

  却有很大不同.近代所谓"国耻"是以国家,民族至上为重心的,其涵义较

  广泛,其影响更深远.近代所谓"国耻"大体上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遭到资本——帝国主义的武装

  侵略被迫签订种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丧失大量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等等,

  而所蒙受的奇耻大辱.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以来以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居于世界各国前列,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古

  代中国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受到世人的称道.据世

  界自然科学统计资料报道中国历代重大科技成就(项目),在世界重大科技

  中所占的比例是:公元前6世纪前,为57.4%;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

  年,为50%;公元1年到公元400年,为62%;公元401年到1000年,为

  71%公元1001年至1500年,为58%.第三世界科学院一位领导人断言:"中

  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其实,在1644年清朝取代明

  朝后在清朝开国的100多年里,中国仍不失东方大国的体面,有过一番兴旺

  气象.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在位时(1662—1723年),对内维护国家统一,

  对外维护民族尊严,竭力抵抗侵略,遏制来自海上和陆路的西方殖民扩张,

  使中国免于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间推后了大约200年.直到乾隆年间

  (1736-1796年)的前半期,中国仍处于盛世.

  但是,也正是在明朝和清朝的前半期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发生了深刻而

  巨大的变化,西欧各国率先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演变,封闭而古

  老的封建社会的中国却停滞不前,开始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差距越

  拉越大.特别是到了19世纪,世界工业革命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了全球.最

  早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在这个世纪中叶,已成为一个工业发达,科学昌盛

  的头等资本主义强国.这个在当时被称为"海上霸王",称雄于世界的殖民

  主义英国,正是看清了清王朝的"积弱无能"和防务废弛的腐败本质,乘虚

  而入,发动了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闯进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改变了中

  国历史进程,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下,中国逐步地变成了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社会.

  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从根本上来说,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各自所拥有的经济,科学技术实力的

  较量.然而当时的中国,则是个没落的封建帝国,没有工业,农业和手工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在封建主义桎梏下,经济极端落后,社会

  停滞不前.在满汉地主贵族统治下的中国,政治极端反动腐朽,对外闭关自

  守,文化科技被严重窒息,其国势若与当时先进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相比,整

  整落后了一个历史时代.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中华民族之所以长期蒙受耻

  辱,挨打受气,以及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根源所在.

  100多年来,中国曾进行过六次规模较大的民族抵抗战争,除了1937—

  1945年的抗日战争,由于内外多种原因,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外,其余像1840

  年反对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第二次鸦片

  战争,1883—1885年反对法国侵略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反对日本侵略

  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反对英,法,德,意,俄,美,日,奥八国联军侵

  略的战争,都遭失败了.随着民族抵抗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接踵而来.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

  条约.马克思当时愤怒指出:这个条约"是在炮口威逼下订立的".从鸦片

  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在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的炮口威逼下,中

  国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合同足有1000多个.

  仅在1842—1919年80年中,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有163个,与日本

  签订153个,与沙俄签订104个,就是与小国比利时也签订了26个,总共与

  各侵略国家签订了709个不平等条约,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些不

  平等条约如同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个个枷锁,使得中国人民长期处于任人

  侮辱,践踏,宰割的悲惨地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尊严丧失

  殆尽,成了一个任人嘲弄,歧视,污辱的民族.西方列强,外国侵略者随意

  摧残中国人权,疯狂屠杀中国人民,蔑视中国国格,大肆进行军事侵略,经

  济和文化掠夺.在中国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罪行累累,馨竹难书.

  以割地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割占我国领土香港,开创了外国侵略

  者割占中国领土的恶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又侵占中国面积为11.1

  平方公里的九龙半岛界街以南地区.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进

  一步强租面积975.l平方公里的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

  这样,英国割占和强租了今天的香港地区总面积为1061.8平方公里的中国领

  土.接踵而来的是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通过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

  条约》,割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又通过

  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

  国领土.后又通过1864年签订的《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其他一系列《界约》,

  割占中国西部44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此后,通过1884年中俄《伊犁条约》

  及其它《界约》,又把中国的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己有.[page]

  1900年在大肆屠杀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中国居民以后,又强占了1450

  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914年,又出兵唐努乌梁海,强占17万平方公里的

  中国领土.在50多年间,沙俄共强占中国领土约168.1467万平方公里,其

  面积相当大约三个法国.沙俄是帝国主义列强中吞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葡萄牙在1557年武装占领我国澳门(面积16平方公里)后,又于1887年通

  过中葡签订的《中葡会议草约》,取得"永远管理"澳门的特权.中国从此

  丧失了对澳门的主权.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和澎湖列

  岛及其附近各岛屿,面积约为3.6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914年,通过英

  国与西藏卖国分子签订的非法《西姆拉条约》和英印政府炮制的非法"麦克

  马洪线",又把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仅据以上粗略统计,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8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各种手段,就强占了中

  国的18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就是说,中国原有的约7%的领土被帝国主

  义各国所侵占,它的面积等于3个法国,5个德国,7个英国的版图.

  除此之外,侵略者还在我国重要商埠,口岸强索租界,建立"国中之国",

  甚至上海租界公园门口,尽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种侮辱中国人的

  牌子.租界,实为罪恶的渊薮.从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起,主要帝

  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一场掠夺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在不到

  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大好河山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东北乃至长城以北

  的辽阔地区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山东乃至黄河中下游成了德国的势力范

  围,富饶的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广西全省及广东,云南

  的一部分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福建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中国大好河山陷

  入严重的被瓜分之中."

  以赔款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2100

  万元,如果加上广州,上海,扬州等地赎城费等,则达2800多万元.第二次

  鸦片战争签订的《北京条约》规定赔偿英,法两国各800万两,如加上对英,

  法侵略军的抚恤金,则达1670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

  赔款2亿两,再加"赎辽"费3000万两,则达2.3000亿两.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000亿两,如加上利息则达9.8000亿

  两.从鸦片战争至清王朝被推翻为止,总计赔款达近13亿两.从鸦片战争至

  辛亥革命,清政府年财政收入,大致出现4000万两,6000万两,1亿两三个

  档次.如以年收入4000万两计算,得用30多年的财政收入支付赔款;如以

  年收入6000万两计算,得用20多年的财政收入支付赔款;如以年收入1亿

  两计算,也得用10多年的财政收入支付赔款.

  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攫取的特权来说,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与中国签订

  的不平等条约,除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协定关税,最惠国待遇,内河航运,

  军队驻扎,设银行及工矿投资这些主要特权以外,尚有开商埠权,租借领土

  权,铁路修筑和管理权,海关权,警察权,文化教育权,以及领土权,领空

  权,领海权,司法权,国家秘密权,军权,财权,内政"最后决定权",外

  交指挥权等等.总之,从天上到地下,从大陆到海洋,从政治到经济,从物

  质到文化,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入过剩资本,迫使举借巨额奴役性的债款,是其重要

  侵略方式之一.据统计,自1865—1948年,中国历届政府共向帝国主义国家

  举借外债高达30.1950亿美元.其利息,回扣,经理费等相当实际借款的166.6

  %.这就是说,帝国主义每借给中国100元,即可获得纯利166元.由此说

  明,举借外债给中国带来多么沉重的经济负担!

  帝国主义公开掠夺中国的财富,更是无计其数.他们通过可耻的鸦片贸

  易,猎取超额利润直到明火执杖地公开抢劫.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对华贸

  易逆差通常在二三百万两以上.为了弥补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强盗竟丧心病

  狂地采用海盗掠夺手段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攫取血腥暴利.从1813年起,

  英国就是用比成本高出9倍利润的鸦片毒品走私,而一下子使中国由200年

  来出超国变成入超国的.以1827年为例,这年英对华输入总值为2036.46

  万元,其中鸦片价值占1124.3496万元,中国对英输出总值为1204.1406万

  元,结果英国入超832.3194万元.这说明,中国对英的输入几乎被英国可耻

  的鸦片走私所抵销了.否则,这年中国仍可出超292.0302万元.

  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遂之合法化了.于是,英国从中国劫走的白银猛

  增.仅1843—1846年三年间,中国的白银就被劫走相当于3500万元.此外,

  帝国主义还大量对中国进行企业投资,牟取暴利,企业盈余一年可达2亿元.

  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每一次侵略战争中,都不例外地进行疯狂的烧杀抢

  掠.震惊中外的残虐暴行就有:1860年英法联军将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

  圆明园洗劫一空,而后又付之一炬;190O年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大劫掠,大

  血洗;18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等等.

  特别要提出的,中国近邻沙俄和日本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中,

  扮演了更为凶恶贪婪的角色.他们对中国怀有更大的野心,对中国人民更加

  暴虐残忍,制造了数不尽的大血案,强占中国无数领土,罪恶昭著.从19

  世纪末叶起,日本军国主义就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日本趁列强在欧洲拼杀不能东顾之机,加紧了侵夺中国的步伐,

  强迫窃国大盗袁世凯签定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31年7月 7日发动了

  全面侵华战争,从此把中国人民拖入艰苦的八年抗战的战火之中.而且,中

  国人民付出2000余万人的生命,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上1000亿美元的军费,

  所换来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奴役.抗日战争胜[page]

  利后,美帝国主义立即取代日本成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新的霸主.卖国贼

  蒋介石甘愿充当美帝走狗,空前出卖中国主权,使中国人民陷入了美蒋的黑

  暗统治之下,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蒙受耻辱的历史,又是一部抗争,雪耻的历史.在

  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

  "誓报国仇","誓雪国耻"的意识也在深化,并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了维

  护民族尊严,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独立,同帝国主义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

  的斗争,一刻也未间断.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地主阶级知识

  分子中的有识之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和民主革命派,广大工农群众和爱

  国知识分子,都曾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给予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以沉

  重打击.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斗争,才使得帝国主义没有能够灭亡中国.

  但是,由于外国侵略势力的强大,本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及其它种种原因,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没能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地位,因而也就没有达到雪洗国耻的目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

  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伟大

  的中华民族才重获新生,从而永远结束了任人宰割,受尽欺凌屈辱的历史,

  百年国耻才得以彻底雪洗.为此,毛泽东同志代表全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

  宣告:"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

  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中国人民才真正享有了应有的人格尊严,中

  华民族才真正重新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并赢得全世界广泛的尊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百年国耻,振奋民族精神,这是历史,也是

  现实所赋于我们的神圣任务.江泽民总书记不止一次号召:"全国人民特别

  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这是让我们都能深刻了解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是怎样遭受资本—帝国主义

  的侵略,蹂躏和压迫的;要永远记住这段血和泪,仇和恨的悲惨历史.更要

  知道,无数爱国青年和革命志士,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雪洗百年国耻,历

  经磨难,流血牺牲,才为我们争取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正懂得,我们之所

  以有今天,实在来之不易.同时,也是让我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

  仍不太平,民族压迫,强权政治仍在肆虐横行.而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经

  济技术还远远落后发达国家,国势的增涨还未达到足以制止霸权势力的扩

  张,落后挨打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我

  们必须重温历史,牢记历史上发生的每个国耻纪念日的悲惨史实,用以激发

  我们的爱国热情,树立高度的民族自爱,自尊,自信心,宏扬自强不息的传

  统民族精神,投身到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行列中去,把我们的社会主

  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强大,使"落后挨打"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

  总之,要把"勿忘国耻"永远作为我们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

  梁义群

  一百个国耻纪念日

  1840年7月6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首陷定海城

  1839年3月至6月,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给英国资产阶

  级以沉重打击.英国资产阶级出于维护其"鸦片贸易"侵略中国的目的,在

  1840年6月,开始发动蓄谋已久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到达中国海面后,对广州实行了封锁.广州军民在林则徐的

  带领下,对入侵者早已严加戒备.侵华英军总司令乔冶 懿律见无隙可乘,

  便按原订计划,掉转船头,率军北窜.7月,英军进犯福建厦门,新任闽浙

  总督邓廷桢也作了防备.英国侵略者在厦门受挫后,即派伯麦率领军舰5艘,

  武装轮船3艘,运输舰21艘,于1840年7月4日闯进定海水域.定海位于

  舟山岛南部,地形险要,物产富庶,有良好的天然条件.清军在定海设有水

  师镇守,共有水陆兵勇2800余名.当英国舰船闯入定海时,"清军水师竟毫

  无戒备,不仅未予拦截,知县姚怀祥还登舰询问来意.伯麦当即向姚交出照

  会,限次日下午2时前投降,将所属海岛,炮台统统交出,否则开炮轰城.

  姚怀祥返回后,即与文武官员商讨对策.针对英军拥有船炮的长处,多数人

  主张将一半水陆部队撤至城内防守,一半水陆部队撤至城外附近堵击.姚怀

  祥则主张撤兵进城,坚守待援.但水师总兵张朝发却认为守城不属水师的责

  任.由于意见不一,只好水陆分守,并相约:在外者主战,战虽败不得入;

  在内者主守,守虽溃不得出.5日下午,伯麦见清军无献城投降迹象;便下

  令发起进攻.张朝发虽率水师迎战,但因英舰大炮多,射程较远,清军船小

  炮少,射程又近,故交战不久,清军便损失严重,张朝发也受了伤,遂率部

  向镇海方向退却.英军在舰炮掩护下登陆,攻占了定海县城东南的关山炮台,

  并连夜炮击走海县城.6日凌晨,英军攻破东门,知县姚怀祥出北门投河自

  尽,守城兵勇溃散,定海失陷.

  英国侵略军入城后,即对定海人民大肆屠杀和掠夺.他们闯入每一幢房

  子,打开每一只箱筐,劫掠一空.满街躺着受伤的清军士兵和百姓,有的只

  有一只脚,有的两只脚都没了,有的血肉模糊,或身首异处,惨不忍睹.本

  来非常美丽富庶的舟山岛,经此浩劫,变得一片荒芜.原来聚集在港口的数

  万只打渔船,一只也见不到了.英军虽诱使当地百姓返回家园,但无一人响

  应.景象之惨,可见一斑.

  由于舟山岛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因此素为英国侵略者所垂涎.英国侵略

  者占据定海之后,便妄图长期霸占.当时侵略军头目纷纷来到定海县城.7

  月6,7日,懿律,商务监督查理 义律和披着传教士外衣的侵略分子马礼逊,

  郭士力等相继麋集定海,策划建立殖民统治机构,决定以陆军司令布尔利上[page]

  校管理定海军务,以郭士力治理定海民政.英国侵略者为了巩固在定海的殖

  民统治和准备第二步侵略布署,分头派出舰船严密封锁宁波的河流,港口,

  并探查,测量,封锁长江口,还到处进行劫掠.

  舟山定海之战,是英国侵略者第一次以武力侵占中国领土的战争,也是

  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丧师失地蒙受耻辱的败仗.它一开

  始就深刻地暴露出侵略者的残暴凶恶和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极端腐朽的真

  实面目.

  1841年1月26日 英军强占香港,建立侵华基地

  从1840年8月至1841年1月,清政府委派直隶总督倚善为钦差大臣,

  先后在天津大沽和广东穿鼻与英国侵略者的代表义律进行过谈判.1841年1

  月21日,义律宣称已与琦善签订了停战协定即所谓《穿鼻草约》.但近年我

  国有关学者,经查阅英国档案馆所藏琦善与义津当时在中英交涉期间的逐日

  往来照会证实,所谓《穿鼻草约》纯系义律捏造出来的.义律之所以无耻地

  捏造出所谓《穿鼻草约》,实为英国侵占香港编造理由.事实正是如此.1841

  年1月26日,义律公然派兵强占了香港.

  香港是我国南海上的一颗名珠,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南方,是九龙尖沙

  嘴南边的一个岛屿.全岛面积为75.6平方公里.香港之东为鲤鱼门,西为急

  星门,南为南了岛,担杆列岛,西南有外伶仃岛和老万山列岛;急星门以西

  为大屿岛,大屿岛以西为磨石洋,以北为铜鼓洋.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早年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东方的日本都曾对香港

  进行过多次侵扰.由于我国军民英勇抗击,一次次地打退了侵略者的进犯.

  英国殖民主义者早就有霸占香港的野心,从1637年起,就开始筹谋夺取

  香港了.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1825年爆发了由于"生产过剩"

  引起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英国开始大肆向外扩张,开辟

  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样情况下,1833年曾任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鸦

  片战争前,广州外国商船或行商的首脑)的侵略分子斯当东,向英国下院提

  出侵占中国沿海岛屿的主张.1834年受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指使来华进行侵

  略活动的律劳卑,认为香港在战略上和商业上对英国侵略者有利,主张英国

  政府加以劫夺.但是,当时英国侵略者内部对占领中国哪几个岛屿尚有争议,

  主要目标为台湾,舟山,香港三个岛屿.经过反复斟酌,最后侵略者的目标

  才集中在香港.他们认为香港除了拥有非常安全广阔的停泊港,给水方便之

  外,而且还容易防守.如果中国停止广州贸易,因香港接近广州,贸易还可

  以移到香港进行.因此,义律极力捏造并公布了《穿鼻草约》,以作为其侵

  占香港的"口实".义律捏造的所谓《穿鼻草约》的主要内容为:

  一,香港本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

  二,赔偿英国政府烟价600万元;

  三,开放广州海口贸易等.

  据此,义律通知琦善:英军即将开赴"香港岛驻扎".接着,英舰"硫

  磺号"便于26日进占香港岛.在英军占领香港后第三天即29日,伯麦便照

  会驻香港的有关中国官员,再次谎称:根据所谓《穿鼻草约》,香港已属英

  国主治,强令中国驻香港的官兵必须撤走.英国占领香港的目的,鸦片战争

  发动者巴麦尊直言不讳的供认,就是为了给中国领土插入一个"楔子",使

  其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军事和商务基地",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控制中国.

  事实上,100多年来,香港就成了英国侵略者进攻中国的基地.

  1841年5月27日 败将奕山求和,签订《广州和约》

  1841年1月27日,当英军攻破大角,沙角炮台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使

  道光帝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他由主和一变而为主战,立即下诏对英宣战,

  并作出将琦善交刑部议处的决定,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和湖

  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从各省调集军队1700人开赴广东.义律获悉清政府

  调兵遣将,准备反击的消息后,决定先发制人,于2月下旬,抢先对虎门炮

  台发起了进攻.62岁的水师提督关天培亲登炮台,率军英勇抵抗.在战斗中,

  他受伤多处,血染衣甲,仍坚守炮台,誓死不撤.而琦善在这危急时刻,竟

  拒绝派兵增援.关天培终因孤立无援,弹尽粮绝,与守军数百人一起壮烈牺

  牲.虎门失陷后,英国侵略军又连续攻占乌涌,定功台,攻破了广州的前道

  大门,兵临广州城下.义律发出布告,扬言要以武力强迫通商,中国军队如

  对英军有任何危害,就要把广州城毁掉.虽然清政府官员立即给各国商船颁

  发通商许可证,但义律并未停止侵略行动,率英军继续攻陷并毁坏了广州城

  附近各要塞.在英国侵略者武力威逼之下,奉旨前来"剿办"的参赞大臣杨

  芳,对敌妥协退让,于3月20日被迫签订了中英《停战贸易协定》.

  中英《停战贸易协定》的签订,使英国侵略者得以在中国倾销大量鸦片

  并从中国运回英国所急需的茶叶,同时调兵遣将,为进攻广州及进一步扩大

  战争作准备.为此,英国侵略军一方面请求印度总督增加援军,另一方面义

  津经过侦探暂时放弃北上计划,命令海陆军进攻广州.随之,英国舰队便向

  广州进发.5月21日,英国侵略军已作好进攻广州的一切准备.正在此时,

  靖逆将军奕山命令清军于当天夜里分三路发起反攻,希图侥幸取胜,邀功求

  赏.由于奕山是在没有切实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对英船发起夜袭的,结

  果溃败逃回广州.清军三路反攻失利,英军乘势反扑,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轻易占领了城郊的泥城,四方等炮台,包围了广州城,并发炮轰击城内.奕

  山等人慌作一团,在城上高悬起白旗,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求和.27日,

  奕山与义律订立了屈辱的《广州和约》.和约规定:清军在6日内撤驻广州

  城外60里;7天内交出"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30万元.和[page]

  约并未涉及香港的地位问题,但义律却于6日7日单方面宣布香港为"自由

  港".

  奕山等不敢将战败乞和的协定如实上奏,谎报英军"投伏于地,向城作

  礼,乞还商款"欺骗清廷,得到道光帝"准令通商"的许可.从此,英国侵

  略者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倾销鸦片了.

  1842年6月19日 英军侵占上海,大行勒索抢掠

  1841年4月,英国政府接到义律炮制的所谓《穿鼻草约》后,认为这个

  条约中所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大为不满.因此,决定撤回义律,改派璞鼎

  查为全权公使.同时还更换了司令官,增派了侵略军.并给璞鼎查一个详细

  训令.特别指出,只有清政府无条件的允诺英国索取的各项特权,才能停止

  军事行动.

  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璞鼎查率领侵略军先后攻占了厦门,定海,镇

  江三城,使得清廷大为震动,道光帝下令重新迎战.10月18日,道光帝任

  命奕经为扬威将军,并从江西,甘肃等省调集军队20万人赴浙江前线.奕经

  同奕山一样昏庸无能,终日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对战事不做认真准备,一

  味听信假情报并愚蠢地迷信梦寐.1842年3月下旬的一天,他忽然决定从绍

  兴分兵三路袭取镇海,定海,宁波三城.因作战消息早已走露,英军做好了

  准备,清军一出师就败下阵来,奕经等人逃回杭州,不敢再战.

  清军在浙江战场上的惨败,促使道光帝从忽战忽和转为一意求和,下令

  沿海各省不许进兵,并任命盛京将军营英为钦差大臣,会同被革职的两江总

  督伊里布赶往浙江前线,办理议和停战事宜,但是遭到英国侵略者的拒绝.

  英军按照原订计划,开始大举入侵长江流域.

  1842年6月16日凌晨,英国海军司令巴加率军舰70余艘进入长江口,

  先后侵占了吴淞和宝山.当晚,英舰"戴窦"号载着从印度前来增援的英军

  2500人到达吴淞口外,使英军兵力又有增加.于是,英军派出第18团和第

  49团以及炮兵,工兵分队约1000人,于6月19日由吴淞南下,另以"北极

  星"号等八九艘舰船,载着水兵和海军陆战队溯黄浦江而上,水陆两路向上

  海进犯.由于清军事先已经撤离,所以英军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侵占

  上海.

  当英国侵略军侵占上海这座富裕的东方大城市后,便疯狂地进行奸淫掳

  掠.清军的171门铜炮和9吨重的火药及大批存粮,均落入敌人之手.英军

  在上海城内及四郊到处翻箱倒柜,抢掠财物及鸡鸭,逼索银元,奸淫妇女,

  无恶不作.英国侵略军还用出卖"护照"的办法向人民征集物资,索要牛,

  羊,鸡,鸭等.又到处杀人放火,城内外的房屋大多被英军焚毁.同时还蛮

  横地向上海政府当局勒索赎城费100万元,然后才于6月23日退出.在退出

  上海时,又搜捕百姓作劳役,搬运物资,大炮和火药,日夜不停,还将他们

  绑在船上不许回家.英军在吴淞口集结,待援军到齐后便沿江北犯,以进一

  步实现其罪恶目的.

  1842年7月21日 英军攻占镇江,屠戮爱国官兵

  英国侵略军撤出上海后,除留下2艘军舰封锁长江口以保证后路安全

  外,其余11艘军舰,9艘轮船,4艘运兵船和48艘运输船均驶离吴淞口,然

  后溯江而上.7月17日,英舰在没有受到清军多少抵抗的情况下,进入镇江

  江面,随即封锁瓜洲运河北口,切断漕运.

  镇江城位于长江南岸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西北有金山,东北有北固

  山,焦山,象山,是运河的咽喉.江宁(南京)的屏障.因此,清政府派由

  副都统海龄率旗兵1600名,绿营兵400名驻守镇江,并调四川提督齐慎,湖

  北提督刘允孝分别带江西和湖北兵勇各1000余名前来援助,在城外驻扎.在

  侵略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清军却不能齐心合力,一致对敌,而是各自为

  战;副都统海龄又未派兵控制金山与北固山等制高点,却将全部旗兵调至城

  内,紧闭四门,不准百姓出城.英国侵略军经过侦察,以为清军主力驻扎在

  城外,进攻镇江城将不会受到大的抵抗,因此决定由陆军负责攻城计划,将

  6915名陆军士兵分别组成第一,二,三旅和炮兵旅,以大部分兵力担任主攻,

  少部分兵力牵制和分散清军兵力.

  21日晨,英军发起攻击.主力部队登陆后直扑清军城外兵营.齐慎,刘

  允孝难以应付,率队伍退保新丰镇,英军直趋城下.然后,英军蜂拥爬梯登

  城,守城旗兵起而抵抗,将英军推下城去,有的与敌军扭打在一起滚到城下.

  上午 10时许,北门被攻破.当英国侵略者进攻西门时,又遇到旗兵更加顽

  强的抵抗,英军久攻不下,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便用火药包将城门炸开,

  大队英军进入城内,守城爱国官兵与英军展开激烈巷战和肉搏战.许多旗兵

  宁死不屈,有的甚至将自己的妻儿杀死,或者投入井里淹死,然后与英军拼

  死决斗,直到牺牲.海龄始终是身先士卒,督率旗兵堵击.在他身受重伤的

  情况下,仍鼓励将士作最后努力,争取胜利.并大声疾呼:宁可战死疆场,

  也不在野蛮侵略者面前苟延残喘.直到因寡不敌众,无法挽回大局的最后时

  刻,他还向旗兵发出:"宁可自杀,决不投降"的号召.最后他将自己的房

  子烧毁,自缢而死.在海龄的影响下,旗兵全部战死,而无一人投降.为此,

  恩格斯专门写文章赞扬这一壮举,并断言:"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

  样的抵抗,他们(英国侵略军)绝对到不了南京."虽然镇江最后失守,但

  英军受到清军爱国官兵的沉重打击,死伤达180余人之多.

  英军受到打击之后,就以极残忍的手段施行报夏,在镇江又一次大发强

  盗的兽性,对镇江爱国官兵进行大肆屠戮.英国侵略军在镇江逐户劫掠,无

  家不破.大火连日不熄,全市焚毁一空.满街都是妇女尸体,无不散发赤身,

  惨不忍睹.英军还掠取和破坏城中清军的武器和军用物资,抢走价值6万元

  纹银.镇江经英国侵略者蹂躏之后,变成一片废墟.就连侵略分子也不得不[page]

  承认:"即使是心肠最硬,长期干着杀人越贷勾当的人,见此悲惨景象,也

  不能无动于衷."

  镇江保卫战是鸦片战争中清军以劣势的兵力,落后的武器装备,打得最

  为英勇悲壮的一战.英军投入此役的兵力,是鸦片战争开始以来最多的一次,

  而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一次.

  1842年8月29日 英军逼签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在英国侵略军步步威逼和清军连连失利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中投降派

  占了上风.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公然表示,投降而交出的赔款同作战所花费

  用差不多,所以不如趁早投降.于是,1842年8月4日,英国侵略舰队在未

  遇清军丝毫抵抗的情况下,驶抵南京城下.被侵略者的炮舰政策吓破了胆的

  道光帝,立即派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署浦副都统伊里布为代表向

  侵略者乞和.从8月8日至29日,进行长达3个星期的谈判.起初,耆英等

  人以为只要表示投降,允许通商,好像问题即可解决.哪知侵略者的胃口大

  得很,竟提出要中国皇帝认错,赔偿赎城费,烟价,战费,还商欠,开商埠,

  割让香港等一系列无理要求.清政府代表未立即答应.11日,英国侵略军令

  各舰船的官兵登陆,摆出要攻城的架式.清政府的代表慌了手脚,立即派出

  官员带着照会赴英舰向敌求和.随之,清政府谈判代表才服服贴贴地继续坐

  下来与英国侵略者的代表正式谈判.为此,耆英,伊里布,牛鉴亲赴"皋华

  丽"号军舰.但根本未进行谈判,英方却别有用心地安排耆英等人参观英舰,

  借以炫耀其武力的精良.耆英等果然被其"船坚炮猛"所慑服,所以在决定

  条约内容的正式会议上,耆英等人只是"一揽即了".1842年8月29日,

  他们正式与英国侵略者的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兵船"康华利"

  号上,签订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同耻条约——《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为:

  一,五口通商.条约的第2款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二,割让香港.条约的第3款规定:清朝"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

  英君主及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就是说,清政

  府答应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三,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条约第7款规定:"清政府须向英国

  赔偿款项2100万元,分4年交清."其中鸦片费600万元,商欠费300万元,

  水陆军费1200万元.此中还不包括广州所付赎城费600万元,以及其它赔偿

  和英军在各地劫掠款项.据有人统计,加上这些赔偿或劫掠的款项,在第一

  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从中国实际上共掠夺2836.6921万元.

  四,协定关税.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在五口按定例交纳进出口货税,

  饷费,如有增减,需经中英双方协商议定."

  五,条约还规定,英国在通商口岸派设领事等官,英国官员与中国官员

  平行往来;废除广东公行制度,先交赔款600万元,英军始从南京,镇江,

  镇海之招宝山等地退出,舟山,厦门鼓浪屿等地的英军待赔款全部交清和五

  口都开埠后,方才退出,等等.

  接着,英国侵略者又利用耆英于1843年6月26日在香港与璞鼎查互换

  《南京条约》批准书之机,议定了中英《过境税声明》,目的是要控制中国

  内地的关税.7月22日,英国侵略者又在香港公布了《五日通商章程》及《海

  关税则》,其主要内容:一是领事裁判权.准许英国在5个通商口岸派设领

  事,领事可以在中国行使司法权,英国侨民和商人不受中国法律约束;二是

  规定出值百抽五的进出口货物税率,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决的权利.

  总之,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

  税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使中国开始丧失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逐步变为

  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而且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各国资产阶级对英国所

  取得的侵略利益十分眼红,纷纷接踵而来,对中国发动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

  的侵略战争.

  1843年10月8日 英国逼签《虎门条约》,攫取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3年10月8日,耆英与璞鼎查代表中英双方在虎门签订了《虎门条

  约》.在此之前,7月22日于香港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

  也被看作是《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因此一般人也就把《虎门条约》的签字

  日期作为该章程及税则的签订日期.

  《虎门条约》共计16条,后附"小船定例"3条,其中有关丧权辱国的

  主要条款有:

  一,片面最惠国待遇.条约第8条规定:"将来(中国)大皇帝有新恩

  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一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在中

  外关系史上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是因为它是片面的而不是互惠的.片面最

  惠国待遇,只有给侵略者以优惠待遇,却不能使中国受益.所谓"一体均沾",

  反映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一种"利益均沾"的野心,使此后任

  何一个侵略国家从中国攫取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时,其它有约国都可无条件

  地同享.这样就使各侵略国单单为这个目的,便会直接或间接支持任何一个

  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从而造成了侵略者联合向中国攫夺特权的严重

  局面.

  二,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的特权.条约第10条规定:"凡通商五港口

  必须有英国官船(指军舰)一只在彼湾停泊,……凡有此等官船到中国时,

  中国兵船不得拦阻,至于英国官船既不载货,又不贸易,自可免纳船钞."

  其结果,这些常泊中国港口的外国军舰,就成为侵略者向中国挑衅和勒索的

  工具,同时也为其武装干涉中国内政,镇压中国人民提供了方便条件.

  三.允许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南京条约》第2条规定了英[page]

  人可携眷在五口寄居的条文.《虎门条约》第7条进一步规定:"中华地方

  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

  英人租赁;……英国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屋若干间,或租屋若干所,通报

  地方官,转报立案."这样,允许外国人在口岸居住和租地,便直接导致了

  日后允许各通商口岸外国租界地的建立,其危害是极大的.

  《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和《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重要补

  充,使英国侵略者进一步取得关税协定,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军

  舰驻中国港口以及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居住等特权,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破

  坏.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使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得到很大便利,

  本国手工业生产因敌不过外国工业品的竞争而日趋破产,封建自然经济遭到

  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步一步地从封

  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年7月3日 美国逼签《望厦条约》,确立"利益均沾"原则

  在林则徐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广州禁烟运动中,美国鸦片烟贩同样受到应

  有的打击.因此,正当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千方百计阻挠,甚至不惜挑起

  战争来破坏中国禁烟运动的时候,在广州的美国鸦片烟贩,也于1839年5

  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与英,法,荷等国联合起来,迫使中国政府

  接受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的大门,以从中渔利.1840年1月,这份请愿书

  送到美国国会后,引起美国官方的重视.但美国国内有一部分对华贸易商人

  不赞成直接参加英国的侵略战争,他们认为采取趁火打劫的方式对美国会更

  加有利.于是,美国政府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以便乘机捞取好处.

  加尼来华后,在战争中为英军声援,战后又逼迫清政府赔偿美商"损失"数

  十万银元.

  当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和法国,都跟着英国要求清政府与其

  签订类似中英《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侵略者对此是允许的,认为

  它已向中国索取到最惠国的待遇,所以它不怕其它国家在对华商品贸易和鸦

  片走私上与其竞争.如果它国取得新的特权,英国也能够得到"利益均沾".

  于是,1843年5月,美国即派以顾盛为专使的使团来华.美国政府在给顾盛

  的训令中指出,美国必须获得与英国相同的通商条件.1844年7月3日,耆

  英经不起顾盛所施加的压力,便在澳门界栅外望厦村签订了中美《望厦条

  约》.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美国通过该条约,除依据"利益均沾"的原

  则取得英国在《南京条约》及附约中所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获得了中英条

  约中所没有,或虽有而尚未明确规定的权利.主要是:

  一,对领事裁判权的特殊规定.与中英五口贸易章程相比较,领事裁判

  权在《望厦条约》里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不仅美侨与中国人或美侨

  之间的民事刑事案件,甚至美侨与任何外籍侨民在中国发生诉讼,都得由美

  国领事审讯,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二,进一步破坏关税自主权.条约第2款规定:"倘中国以后欲将税率

  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三,进一步侵犯中国领海权的规定.1.美国商船如果不卸货,可以在五

  个通商口岸的任何一个口岸停留两天,不必交税.2.美国已纳吨税的船舶,

  前往另一个口岸时,不必重纳.3.美国已经起岸并交纳关税的货物,可以转

  装另一个口岸,进口时可以凭海关证件免税通过.在条约第32款特别规定:

  美国兵船不仅可以任意到中国各港口"巡查贸易",而且各港口官员还得负

  责接待.第26款又规定:"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停泊……,中国无

  以统辖."这就是外国船只可以自由出入中国领海的权利,中国无权干涉.

  此外,条约第17款还规定,美国人可在五口自行建造礼拜堂,这成为后

  来法国要求弛禁天主教的前导.条约最末一款规定12年后修约,这又为列强

  日后进一步向中国进行勒索埋下祸根,引起了无穷的修约纠纷.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条约更加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它成为此后中

  法《黄埔条约》及其它列强与中国所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1844年10月24日 法国仿效英美,逼签《黄埔条约》

  在鸦片战争之前,法国虽为欧洲大陆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对中国

  的贸易却落在英美之后.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后,法国开始注意中国情

  况,企图乘机渔利.1841年,法国派真盛意来华刺探情况,以提供法国侵略

  者制定侵略中国的决策的根据.1842年6月,当英军进攻吴淞口之际,法国

  侵略者就派出两艘军舰,并配有数十门大炮,同时开进吴淞口,另一只军舰

  曾上驶到南京草鞋峡江面,为英国侵略军助威.为了效法英国侵略者强迫中

  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经验,法军一舰长特意赶到南京,参加中英《南京条约》

  的签字仪式.中英《南京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先后签订,对法国侵略

  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决心援照英美先例,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不平

  等条约.1844年8月14日,法国政府急忙派出大使拉萼尼来到澳门,并带

  着8艘兵船,以显示实力.10月l日,耆英接见拉萼尼,但拉萼尼不吐露来

  意,使得耆英左探右测,仍然莫名其妙,如堕五里雾中.其实,拉萼尼也是

  模仿美国专使顾盛的做法,对耆英施行威胁讹诈,扬言要带着军舰进京朝见

  中国皇帝,甚至要呆在京城赖着不走.拉萼尼在研究了中英,中美条约的基

  础上,提出援引英美先例订立商约的要求.耆英无法抗拒法国侵略者的压力,

  很快答应了拉萼尼的要求.并与拉萼尼于1844年10月24日,在广州黄埔的

  法国"阿吉默特"号军舰上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共有36款,附有《海关税则》,基本上以中美《望厦[page]

  条约》为蓝本.法国除享有英美从中国攫取的诸如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

  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权利外,还取得了一些新的特权.如第22

  款规定,法国人在五口地方租赁房屋行栈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时,其"房屋

  间数,地段宽广,不必议立限制".这就给日后法国扩大租界提供了口实.

  特别是在同款中,又规定了给予法国人在五口建造礼拜堂及坟地的特权,而

  中国不能"触犯毁坏"的条文,这又给中国政府强加了保护教堂的"义务",

  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侵华活动铺平了道路.

  1844年11月11日 开弛天主教禁令,又添侵略方式

  法国虽然通过中法《黄埔条约》取得在五口建造教堂传教之权,但是清

  政府自1724年(雍正元年)初宣布的禁教令仍未废除,这对一向利用天主教

  作为对外重要侵略工具的法国是个巨大障碍.所以法国公使拉萼尼决意于条

  约之外,力争迫使清政府取消禁教令,允许外国传教上在中国自由传教.耆

  英在拉萼尼坚决要求之下,十分惧怕法国"别生枝节",准备对法妥协,但

  又不敢公开违背清廷的旨意.于是他上奏道光帝谎称与拉萼尼经过多次交

  涉,辩论长达数日之久,竭尽全力,据理力争.然后又以法国兵船很多,要

  航海远来中国相恫吓,建议道光帝最好答应拉萼尼提出的开弛天主教的要

  求.果然,道光帝听信了耆英的一番劝说,于1844年11月11日,正式批准

  天主教弛禁.

  道光帝本来想借此做法应付一下拉萼尼,所以表面上虽答应弛禁,但却

  不公开宣布弛禁令.当然,这对决心要迫使中国取消禁教令的拉萼尼来说,

  是不能接受的.1845年8月初,拉萼尼利用《黄埔条约》即将换约的时机,

  向耆英提出公布弛禁令的要求.换约以后,拉萼尼亲自到上海,宁波,厦门

  各口岸实地了解,然后以各地实行弛禁令"有名无实"为理由,要挟清政府

  必须切实实行天主教弛禁令,否则"两国之事,正未可知".在其蛮横威胁

  下,道光帝被迫于1846年2月20日正式下令,不许各地官吏再查禁天主教.

  对于康熙年间所建造的天主教堂,除了已经改成庙宇或者民房的以外,其余

  一律发还教徒,满足了拉萼尼的全部侵略要求.

  拉萼尼逼迫清政府开放教禁,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从此以后,法

  国对华侵略又添了一种新的方式,即借传教之名,进行政治,文化侵略.由

  于资本主义列强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个新的侵略特权同样也被其他各国

  所获得.后来传教特权经一再扩充,外国传教士便伴随着鸦片和商品,源源

  不断地侵入中国.在外国侵略者操纵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干涉行政,包揽

  词讼,搜集情报,霸占田产,欺压人民的活动场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

  的灾难.

  1845年11月29日 英国强索租界,《上海租地章程》出笼

  所谓"租界",就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后,在我国重要商埠,口岸

  强占的一定地区,以此作为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据点.外国

  侵略者在我国强迫划设"租界",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1842年

  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曾做了准许英人"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

  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的规定.接着,又在《虎门

  条约》中进一步规定:"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

  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列强据此为口实,开始在五

  口不断地划设和扩展"租界".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强占的第一个"租界"是上海.上海开埠后,英国第

  一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胁迫上海道台宫慕久与其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并

  于1845年11月29日,以上海道台告示的形式加以公布.该章程中文本已无

  从查考,现存者系从1852年1月17日《北华捷报》所载英译章程全文转译

  而来的.该章程未经清政府批准,是由宫慕久当作单纯地方事件而自行处理

  的.1845年底,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苏松太道吴健彰,与上海英,法,美三

  国领事又签订了《海英法美租界地章程》,这就成为外国侵略者在我国划设

  "租界"的第一个正式文件.

  《上海租地章程》共23条,"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

  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东边黄浦江,成为自然边界,只有

  西界尚未确定.《章程》的许多条款都反映了英国的侵略意向,其中最明显

  的是:

  一,第9条规定:"承租人可以退租","但原业主却不得退租或增租".

  就是说,承租人一旦租得土地或房屋,只要愿意继续租用,并逐年缴纳一定

  数额的年租后,便可无限期地一直租用下去.这实质上是一种片面的"永租"

  制.

  二,第15条规定,界内土地,华民不得互相租让;也不得建造房屋租与

  华商.第16条又规定,外商于租界内租得土地后,不得建造房屋租与华民,

  或供华民使用.这表明,一旦被划设"租界"以后,中国人民就完全失去租

  地租房使用居住的权利.

  三,第21条还做了特别规定,其他各国商人,只要遵照土地章程中的各

  种规定,就可以与英人一样在租界内建房,赁房居住,租栈房囤货,或暂时

  居住.不过,在14条又做了在手续上须同英人一样,应先得到英国领事馆的

  批准的规定.这就暴露出英国侵略者一开始就想将各国"租界"地置于英国

  领事专管之下,并要在中国大陆上建立一个巩固的侵略堡垒的野心.

  在《上海租地章程》公布以后,英国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在上海的租界地,

  于1846年9月又胁迫上海道台宫慕久答应以边路为租地之西界.这样,周边

  面积约830亩的地段便成了英国人占用的居留地,即后来所称的"英租界".

  英国侵略者在上海勒索土地的目的如愿以偿.[page]

  上海英租界是资本主义侵略者在中国大陆上所勒索到的第一块租界地.

  继英国之后,法,美等国也同时在上海强行勒索租界.此后,几乎所有帝国

  主义国家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城市强行划设"租界".帝国主义在"租界"内

  建立自己的统治机构,完全享有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警察权和财政权.

  实际上"租界"成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也就等于"国中之国"."租界"

  是帝国主义用来控制中国经济和财政命脉的堡垒,也是帝国主义在文化思想

  上麻痹和毒害中国人民的重要据点,帝国主义在"租界"里,可以任意对中

  国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总之"租界"是中国被侮辱,被侵害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象征,是一所人间活地狱.

  1853年10月4日 沙俄向黑龙江下游扩张,首占库页岛

  沙皇俄国是一个掠夺成性的殖民国家.虽然在清代康熙年间,即1689

  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除乌第河地区外的中俄

  东段边界,但它从未放弃吞并中国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的野心.到了19世纪

  中叶,由于俄国内部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的现实,沙俄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直到19世纪前半叶,俄国人对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仍缺乏了解,甚至对

  库页岛是岛还是半岛都搞不清楚.从19世纪中叶起,沙俄为了实现其侵略中

  国的野心,特别重视对黑龙江及库页岛的考察.而这种考察也就成了沙俄对

  中国黑龙江地区及库页岛进行侵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先导.

  1849年2月,沙俄政府决定:由海军派遣以涅维尔斯科依为队长的海上

  "考察队"(实际上已派出),勘察黑龙江口及库页岛;由陆军派遣以阿赫

  杰中校为队长的陆上"考察队",到外兴安岭南麓的中国领土上去"考察"

  涅维尔斯科依率领的"考察队",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弄清了从海峡南

  北方向都可以进入黑龙江,库页岛是一个海岛等情况,为沙俄搜集了有关黑

  龙江口一带及库页岛沿岸极其重要的情报.

  1850年夏,涅维尔斯科依受沙皇政府的派遣,再次由海上到达黑龙江

  口,占领海湾,在海岸建立侵略据点——彼得冬营,并用手枪威胁向他提出

  抗议的清朝官员和村民,狂妄叫嚣: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全部滨海地区

  及库页岛都是俄国属地.接着窜入庙街,在明朝建立的水宁寺碑所在地特林

  建立了哨所.1852年,阿赫杰率须的陆上"考察队"也完成"勘察"任务,

  向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呈交了关于黑龙江的重要情报资料和地

  图.穆拉维约夫认为,要占领黑龙江以北及沿海地区的大片中国领土,现在

  就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为此他上书沙皇,力主马上批准俄美公司占领库页岛.

  这年的4月23日,尼古拉一世接受了穆拉维约夫的建议,悍然授权俄美公司

  占据库页岛.穆拉维约夫立即将这一决定通知当时正在黑龙江口从事侵略活

  动的涅维尔斯科依,命令他在库页岛南部先占据两三个据点,架设大炮,构

  筑工事,升起俄美公司的旗帜.并悍然叫嚣:"俄国国旗不论在哪里一经升

  起,就不应当再降下来."6月,沙俄派兵进入哈吉湾.8月,建立康斯坦丁

  哨所.10月4日,又侵入库页岛南端优良港湾,强行登陆,建立穆拉维约夫

  哨所,并宣称:"库页岛作为黑龙江下游的延续地区,属俄国所有."至此,

  沙俄已把黑龙江下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置于它的军事控制之下,为侵吞整

  个黑龙江流域创造了条件.

  1856年10月23日 英法联合侵华,中国再陷深渊

  在中美《望厦条约》最后一款,写有"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

  变通之处,应俟12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的条文.从条文来看,显然是

  指在具体执行中对原约的有关枝节问题,12年后可"稍有变通".英,法,

  美为了从中国攫取更多的特权,便以此为"修约"的借口,以达到全面修约

  的目的.

  1854年,中英《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援引"最惠国条款",提

  出修约要求,美,法两国表示支持.这一年4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到达

  广州,向办理外交事务的钦差大臣叶名琛要求"修约".英国提出18条要求,

  主要是: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长江自由通航;承认鸦片贸易为全法贸易;

  废除进出口货物的内地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美国提出11条要求,主要内

  容是:开放长江,允许美国人到中国内地贸易,传教,居住,在中国沿海捕

  鱼,开矿.法国除提出类似要求外,还要求释放非法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而

  被捕的传教士.为此,英,美,法公使曾两次与叶名琛交涉"修约".叶名

  琛先是避而不答,后复文明确表示要"谨守成约".列强又向两江总督怡良,

  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提出"修约"要求.他们不敢贸然应允,经奏请道光帝,

  遭到拒绝,英,美,法公使一无所获.到1856年,美国借《望厦条约》届满

  12年之机,第二次向叶名琛提出"修约"要求.主要内容为:外国公使驻京,

  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贸易不受限制,外国人在华传教自由,改造中国司法机

  关等.英法公使也先后照会叶名琛,表示支持美国要求,但这次要求依然毫

  无结果.

  英法侵略者以和平"修约"达到扩大侵略特权的目的未能达到,便决定

  寻找借口发动军事进攻.1856年2月29日,广西南林县依照中国法律判处

  经常潜入中国内地进行非法活动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马赖死刑,法国侵略者

  便抓住所谓"马神甫事件",以保护教会作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与此同时,英国也制造了所谓"亚罗"号事件,作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

[page]

  借口.1856年10月8日,中国广东水师官兵,逮捕了停泊在广州黄埔港中

  国划艇"亚罗"号上的海盗和有海盗嫌疑的水手.本来这纯系中国内政,但

  是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复礼却硬说"亚罗"号归英国"保护",中国水师无权

  上船捕人.他还造谣说,中国士兵扯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侮辱了英国,要

  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送回全部人犯,赔偿损失,并向英国道歉.英国驻华

  公使包令指示巴夏礼,说"亚罗"号的船籍登记已期满失效,"无权接受保

  护","不过中国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应当抗议中国当局违反了中英条约,

  要求他们48小时内赔偿损大,进行道歉,事则就要出动海军,"强迫要求赔

  偿".

  叶名琛最初不对巴夏礼的无理要求加以驳斥,不久因担心事情闹大,逐

  渐向英国侵略者屈服.10月10日,叶名深派人将9名水手送回"亚罗"号

  巴夏礼拒绝接收.后来叶名琛派人将人犯全部送回时,巴夏礼仍蛮不讲道理,

  不予接收,并公然挑衅要求交出带队搜查"亚罗"号的水师军官.叶名琛置

  之不理.10月21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碟,扬言24小时内如"不允所请,

  即进兵攻城".叶名琛再一次将全部人犯送去,巴夏礼还是拒不接收,连叶

  名琛给他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国出动军舰3艘,划艇10多只,海

  军陆战队约2000人进攻广州,挑起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

  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恶果比第一次鸦片战争还要严重:

  由于大批新口岸的开辟,外国侵略势力不仅扩展到沿海各省,而且深入到长

  江中游地区;由于改定关税,中国经济处于无法与外国抗争的地位.总之,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1857年12月29日 英法联军洗劫广州,建立傀儡地方政权

  1857年,英国任命前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军扩大侵华战

  争.法国任命葛罗为修约全权专使,率军参加对中国的武装侵略.英法对中

  国的侵略行动得到了美国与沙俄的支持.

  10月,先后抵达香港的英法特使及双方海军司令等经过多次协商,确定

  英法组成联军,以攻占广州作为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第一个军事行动.12月

  上旬,英法联军5600多人(其中法军1000人)集结在香港,澳门地区,加

  紧进行战争准备.12月12日,英法公使分别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要求进入

  广州城,谈判修改条约,赔偿"损失",并限10天内做出答复.与此同时,

  英法联军舰队集结在珠江主航道上,掩护其海军陆战队占领与广州城隔江相

  望的河南地方.12月24日,英法公使再次照会叶名琛等人,要求在48小时

  内交出广州城,并将全部军队撤到城外30华里的地方,否则将向广州进攻.

  叶名琛轻信所谓英国女王已命令其在华官员与中国"永久相安"的假情

  报,认为英国不会再行开战.英法公使的两次照会,他都以为是虚张声势而

  已,不加理睬也不做任何战守准备.直到12月26日,其部属感到形势危急,

  建议添调兵勇加强广州防务时,他仍拒不采纳.广州一些绅民请求自备粮饷

  军械,守城杀敌,他也一概不准.

  1857年12月28日晨,英法联军32艘舰艇100多门大口径火炮同时炮

  击广州城.随后,4000多名侵略军分左,中,右三路,分别从二沙尾以及猎

  德炮台与东固炮台之间登陆.中路约2000人主攻东固炮台.驻防在广州东门

  外的清军千总邓安邦率领乡勇1000多人奋勇抵御,防守东固炮台的清军(约

  70名)也发炮轰击登陆的侵略军.在邓安邦统一指挥下,1000多兵勇同超过

  自己一倍的敌军鏖战,直到弹药耗尽才被迫于黄昏时放弃东固炮台.当晚,

  英法联军继续发炮轰击广州城.

  29日晨,占领广州城东一带的英法侵略军向城北发起进攻.防守城北5

  座炮台的总指挥,乍浦副都统来存率旗兵一部,坚守四方炮台.守炮台的官

  兵居高临下,沉着发炮抵御,毙伤敌兵数百人.侵略军进攻炮台受挫,便转

  而攻城.广州守军依靠城上工事进行抵抗.不久,侵略军攻入小北门,迅速

  占领了大北门和东门.退入城内的清军与敌兵展开巷战.下午2时,全城战

  斗停了下来.

  30日,广东巡抚柏贵急忙派人与侵略军"议和".广州将军穆克德讷在

  广州西北城墙上竖起白旗,命令城内兵勇撤到城外.几天后,叶名琛当了联

  军的俘虏,被押往印度加尔各答,于1859年4月在囚禁中死去.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指派英国巴夏礼和一名英国军官,一名法国军官

  3人组成所谓"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管制"达3年之久.卖国

  贼柏贵,穆克德讷在"联军委员会"严密监督下,照旧担任原职,为外国侵

  略者维持殖民统治.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由外国侵略者用大炮制造的第一个地

  方傀儡政权.

  1858年5月20日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逼签《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额尔金,葛罗决定率联军舰队北犯,计划先在上

  海威逼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如达不到目的,便进犯大沽口,迫使清

  政府屈服.美俄公使完全赞同这个侵略汁划,表示愿意在外交上与英法一致

  行动.1858年2月,英,法,美,俄公使派员前往苏州向江苏巡抚递交照会,

  要求清政府在3月底以前派钦差大臣赴上海谈判,否则将举兵北上.清政府

  指示两江总督分别照会四国,要求英,法,美公使到广州商办,俄国公使到

  黑龙江交涉.英,法,美,俄公使的要求遭到拒绝后,相继乘船北上,由香

  港集中到上海的英,法,美兵舰也分批北犯.

  4月20日,四国公使在大沽口会齐,24日即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派出

  全权大臣前往天津海口进行谈判.他们互相配合,演出了一幕双簧戏:英法

  公使的口气十分强硬,扬言若不满足所提要求必定采取军事行动;美俄公使[page]

  则以"调停"的面目出现,劝告清政府尽快会谈.与此同时,英法等国兵舰

  陆续驶抵大沽口,并派出侦察船探测水道,地形和大沽炮台的军事设施,做

  好进攻大沽口的各种准备.

  大沽口是天津的门户,口外30余里有拦江沙一道,大船不便航行.海口

  两岸建有炮台四座,但守兵只有700人.英法联军从上海北犯后,直隶总督

  谭廷襄等人奉命率军携炮,仓促前往大沽口设防,南,北岸炮台守兵增至3000

  人,大炮增加列200多门;炮台后路也驻扎军队数干人,作为后援.

  5月18日,英法联军完成了进攻大沽炮台的一切准备.19日傍晚,联军

  16艘舰艇和20多只舢板,载海军陆战队约2000人,驶入拦江沙内,占据了

  有利地形,待命行动. 20日上午8时,英法联军向谭廷襄发出最后通牒,

  限令清军在两小时内交出炮台.两小时后,联军舰艇同时轰击南北两岸炮台,

  悍然发起进攻.各炮台守军发炮还击,击沉击伤侵略军舢板,舰船多艘,毙

  伤敌军100多人.但在敌人舰炮的接连轰击下,北炮台被击毁,南炮台的炮

  墙被轰塌,守军伤亡惨重. 11时,联军派陆战队强行登陆,向炮台进攻.

  守军冲出炮台,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但炮台后路清军不仅没有前往增援,

  反而向后溃逃,守军孤立无援,不少将士奋战身亡.当天中午,各炮台相继

  失守,联军攻陷大沽.

  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随即溯白河而上,向大津进犯.5月26日,

  英法联军侵入津郊.同一天,英法公使通知清政府派出大臣,迅速前往议和,

  否则立即攻击天津城,并带兵进入北京.5月28日,咸丰帝派大学士桂良和

  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代表赶往天津议和,企图与侵略者妥协以缓解北方的

  军事压力.6月上旬开始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英法代表十分蛮横,要清政

  府的代表在他们事先拟就的条款上签字,不准更改一字.咸丰帝认为英法提

  出的条件太苛刻,一再讨价还价.桂良,花沙纳认为英法侵略者"枪炮迅利",

  难以战胜,极力主张对侵略者让步,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咸丰帝在

  英法联军压境,门户洞开的情况下,最后接受桂良等人的主张.6月26日和

  27日,桂良,花沙纳先后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

  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56款,附约1款;中法《天津条约》42款,附约6

  款.其主要内容为:

  一,允许英法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外交往来,一律使用平等礼节.

  二,增开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后改为台

  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

  处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和法国人可在各口岸租地盖屋,设立栈房,礼拜堂,

  医院等.

  三,英国人,法国人可到中国内地各处游历,通商,传教.

  四,英法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英法军舰可以驶入中国各个通商口岸.

  五,修改税则,减轻英法商船吨税.

  六,赔偿英法战费银各200万两,赔偿英国"商欠"银200万两;赔偿

  付清后,英法联军退还广州城.

  不久,俄美两国也分别逼清政府与其签订《天津条约》,俄国比英法美

  从中国攫取的侵略权益更多.《天津条约7》是外国侵略者强加在中国人民

  身上的又一副沉重枷锁,它的签订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1858年5月28日 沙俄趁火打劫,逼签《瑗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认为趁火打劫的时机已到,于1857年2

  月任命普提雅廷为使华全权代表来天津,向清政府勒索其它列强已经取得的

  各种侵略权益,并解决所谓的黑龙江"末定界址"问题,即重新划分中俄两

  国东段边界.普提雅廷的无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驳斥后,知道呆在天津无法

  达到目的,便决定南下,于同年11月中旬到达香港,与英法美三国公使共谋

  侵华之计.至此,英法俄美四国的侵华联合战线正式形成.1858年4月,四

  国公使陆续北上,到达大沽口外.5月,正当英法联军炮口指向大沽口时,

  沙俄政府指示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要利用清政府陷入困境的机会,与

  中国谈判所谓东段边界问题.5月20日,英法联联军攻占大沽口,沙俄认为

  机会难得,即对清政府采取南北胁迫之势.穆拉维约夫于22日率领军舰到达

  瑷珲.23日,穆拉维约夫与奕山谈判,提出中俄东段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

  江划界的无理要求;在大沽,普提雅廷利用清政府担心英法攻打京津的心理

  进行敲诈勒索,表示可以从中"调停",代向英法说合,条件是从速接受俄

  国提出的要求.但是,在穆拉维约夫与奕山谈判中,奕山表示中俄东段边界

  在《尼布楚条约》中已经明确划定,不应更改.而俄方扬言如果不接受要求

  就要联合英法联军进攻中国,并出动军舰在黑龙江上示威,鸣枪放炮炫耀武

  力.当时,中国东北地区边防空虚,沙俄已在黑龙江和蒙古边境集结2万多

  人的兵力.奕山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下,于5月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不平

  等的中俄《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即:

  一,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

  国,只有"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江东六十四屯

  地区)的中国人,照旧在原地"水远居住",仍由中国官员管理,俄国人"不

  得侵犯".

  二,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为中俄"共管

  之地".

  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个别外国

  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与此同时,沙俄又于6月13日诱骗清政府与之签

  订了中俄《天津条约》,从而取得了通商口岸,扩大陆路通商以及领事裁判

  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内地传教权等侵略权益.

  由此可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夺取了比英法美更多的侵略权益,[page]

  并为以后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埋下伏笔.

  1858年11月8日 逼签《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列强攫取我国海关权

  在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之后,根据中英《天津条

  约》第26款应尽快于上海举行关税谈判的规定,7月14日,咸丰帝派桂良,

  花沙纳前往上海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与英法美谈判通商税则.行前,咸丰帝

  密谕桂良等,务必设法使英法放弃《天津条约》中公使驻京,长江通商,内

  地游历以及赔缴兵费后才交还广州等项条款,并准许桂良提出以今后全免关

  税作为交换条件.

  1858年10月3日,桂良一行到达上海,次日即照会四国公使,约期会

  谈通商税则事宜.此时,英国专使额尔金却蛮横要求清廷撤掉支持广东人民

  抗英的新任两广总督黄宗汉的职务,解散广东人民抗英组织,并以此作为议

  决税则的先决条件.桂良因惧怕与英法决裂而再起战火,便屈服答应奏请撤

  换黄宗汉并解散团练.正式举行谈判以后,清廷派出江苏市政使王有龄,按

  察使薛焕与英方代表威妥玛和俄理范会商有关税率和通商章程的细节问题.

  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也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经过反复辩沦,草成通商章

  程及海关税则.虽桂良等奉有咸丰密谕,但都不愿以全免关税来换取英法在

  前述几项条款上的让步.因为,首先英国不会答应这一条件,即便答应也不

  能保证今后不会重提这些要求;其次是当时清廷财政极度困难,倘若全免了

  关税,军费便更加无从措办.所以,全免关税也并非一劳水逸之策.桂良,

  何桂清为此先后上奏请求咸丰帝重新考虑.因此,直至谈判进行到最后阶段,

  桂良等才将公使驻京的问题提出.英国专使额尔金允诺英国公使可以暂不驻

  京,但要求能够定期进京,或是在有紧急需要时随时进京,同时英国保留以

  后两次提出公使驻京要求的权利;作为交换条件,桂良等须准许额尔金率英

  舰溯长江上驶至汉口进行勘察.桂良等对此表示同意.11月8日和24日,

  清政府先与英国,美国,继与法国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英,中美,中法三个《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内容,文字基本相同,

  均为10款,后附《海关税则》.条约开列了禁止与限制进出口及进出口免税

  的货物种类,对14类177种进口货物和12类174种出口货物确定了新的关

  税额;未纳入《海关税则》的各种货物,规定仍按"值百抽五"税则征收,

  并规定所有进出口货物经由内地只纳"子口税"一次,税率2.5%.新的海关

  税则主要有利于外国商人.比如当时中国生产而英国需求量很大的茶叶,订

  约前其"子口税"约达100%,订约后猛跌至2.5%,连同出口税合算只及英

  国政府所征收的茶叶进口税的1/7.条约对原来一些不利于外国商人的限制

  的取消及长江对外国商船的开放,使外国商人得以从事中国国内贸易,这对

  中国的沙船运输业和中国商人的打击特别沉重.而关于"子口税"的规定,

  不仅使中国商人货物纳税远远高出外国商人,而且由于在实行中弊端百出,

  更将中国商人置于不利地位.条约第10款还规定聘请外人帮办税务,并将已

  被外国人把持的上海海关作为蓝本推行全国.自此中国海关全为外国人所把

  持,关税行政权被彻底断送.此外,条约还免除了外国商人纳税时应交的1.2

  %的火耗银,并公然将鸦片列入税则,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总之,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大大便利了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当时海关税收是清政府的一项很重要的财政收入,也是此后清政

  府借外债和偿付赔款的重要抵押.外国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也就等于掌

  握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

  1860年10月13日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大肆烧杀劫掠

  英法侵略者在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及《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以

  后,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益,极力想利用换约的机会进行新的勒索.另外,

  他们也明白,条约是在武力压迫下签订的,也只有在武力压迫下才能实行.

  1859年6月,英法公使普鲁斯和布尔布隆相继到达上海.但他们拒绝清政府

  提出的在上海换约的要求,与先已到来的美国公使华若翰各率一支舰队北上

  到大沽口,准备进京换约.面对严重的军事威胁,清政府被迫妥协,但指定

  各国公使由北塘登陆进京,随行人员不得超过20人,也不准携带武器.英法

  凭借武力断然拒绝清政府的安排,坚持以舰队护送公使由白河经天津进京换

  约,重新挑起战争.

  6月25日,英国侵略军司令何伯率联军舰队突然袭击大沽炮台.守卫炮

  台的爱国官兵奋起还击.直隶总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亲自点燃巨炮,

  轰击敌舰.经过一昼夜激战,清军击沉击毁英法兵舰10余艘,打死打伤登陆

  的侵略军近500人,英军司令何伯负重伤.史荣椿等爱国官兵36人也在战斗

  中壮烈牺牲.激战中,美国舰队司令达底拿一再叫嚣"血浓于水"(意即同

  族亲于异族),指挥美舰帮助英法侵略军进攻.进攻失败后,又掩护英法军

  舰逃跑.

  中国军队在大沽痛击侵略者,是保卫祖国的正义行动.可是,清政府在

  大沽保卫战胜利后,希望"安抚局面得以保全",不仅不加强防御,反而下

  令撤除北塘防务,使英法公使登陆换约.英法资产阶级对联军在大沽口的惨

  败,深感震惊和恼怒,决心进行报复,并叫嚣要攻占北京.1860年春,英法

  政府再次分别任命额尔金,葛罗为全权专使,率新组成的联军侵华.这支联

  军共有舰船200余艘,英军l.8万余人,法军7000余人,陆续开到中国.美

  国公使华若翰,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也赶到上海,仍以"调停人"身份配

  合英法行动,并从中取利.7月,英法联军窜到大沽口外.清政府派直隶总

  督恒福与英法谈判.清军统帅僧格林沁集中兵力专守大沽,尽撤北塘防务.

  俄使伊格那提耶夫曾到北塘窥探,并把这些情报密告英法联军.8月1日,[page]

  英法联军1万多人兵分两路进攻新河与军粮城.驻防的中国蒙古族骑兵冒着

  猛烈的炮火,与侵略者展开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致使新河,军粮城失守.

  14日,塘沽失守.英法军舰集结大沽口外,又从陆路攻打大沽炮台后面.大

  沽炮台守军腹背受敌,但仍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咸丰帝面对危急形势,竟

  然谕令前敌主帅僧格林沁撤离海口力保京师.8月21日,英法联军猛攻大沽

  口北岸炮台,守将直隶提督乐善率兵拼死抵御,全部牺牲,北岸炮台失守.

  原守南岸炮台的僧格林沁撤至通州,直隶总督恒福轻易地将南岸炮台放弃,

  大沽失陷.接着,侵略军又占领天津.咸丰帝急忙派桂良,恒福向英法侵略

  者求和.英法公使提出,除全部承认《天津条约》外,还要接受增加赔款,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等新的条款.清政府则坚持先退兵,后换约.英法侵略

  者并无意认真谈判,便于9月初中断谈判,决定自天津向北京大举进犯.咸

  丰帝命令僧格林沁率部防堵,并改派怡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

  臣,前往通州与英法侵略者议和.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再次中止.21日,

  联军对通往北京的战略要地通州城西的八里桥发起进攻.广大爱国官兵奋力

  抵抗,但主帅僧格林沁却撤军逃跑,致使全军动摇,八里桥失守,北京危在

  旦夕.咸丰帝改派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负责向英法侵略者求和,而自己则

  于22日率后妃,皇子及一些王公大臣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京城内外10多万清军溃散十之八九,所余官兵皆无斗志.英法联军迅速进抵

  北京城下.这时,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又向联军提供了有关北京防务的情

  报,英法联军于10月5日,再次开始军事行动.联军由北京城东绕至城北,

  僧格林沁等所率清军不战自溃,联军进至海淀,在圆明园等处大肆烧掠.8

  日,奕?的代表恒祺将巴夏礼等俘虏全部交还,但英法使节仍不签约,也不

  换文.10日,联军照会北京清朝官员,提出将安定门交联军驻守,否则进攻

  北京,并限13日中午以前必须做出答复.10月13门,恒祺带领清朝官员打

  开安定门,迎接英法侵略军入城.联军入城后,立即登上城楼挂起英法旗帜,

  在安定门城楼上及附近城墙架设大炮,炮口朝向城里,控制了北京城.

  英法侵略军自北塘至北京所过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进入北京城

  后,英法侵略军不时下城闯入民宅,强行住宿,侮辱妇女.号啼之声,不绝

  于耳.英法专使额尔金,葛罗各带兵1000余人,分住,怡亲王府和冰盏胡同.

  侵略军或百十成群,或三五结伴,在街市横冲直撞,追逐妇女,杀害市民.

  英法联军撤出北京时,又从京郊大兴,宛平两县所备大车300余辆,满载劫

  掠赃物而去.

  1860年10月18日 英军火烧圆明园,犯下滔天罪行

  英法侵略军攻占北京后,洗劫烧毁了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圆明园,对

  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行.

  圆明园,是个曾经驰名中外,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它位于北京西

  北郊,占地5000余亩,周长20华里.这里与西山峰峦接应,绿水青山,风

  景优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宏大,园景之秀美,建筑之雄伟,陈设之富丽,在

  中外园林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它集中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显示

  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伟大创造力,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在明代就是园林荟萃之区,但在明清之际,这一带的园林大多废

  弃.清康熙年间,圆明园开始重新兴建.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国正处

  于末代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正是在这样

  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清王朝才得以修建这座雄伟,瑰丽,豪华,

  多彩的大型皇家园林.

  康熙皇帝在6次南巡时,就曾为南方优美的自然景色所陶醉,因此,从

  圆明园开始兴建时起,就力求带有南方湖光山色的特点.到了乾隆时期,经

  济更加发展,国库更加充盈,圆明园的建设规模也更大了.乾隆皇帝要把江

  南著名的园林建筑移植过来,于是浙江海宁的"安澜院",苏州涉园的"狮

  子林",江宁司藩署的"瞻园",无锡惠山的"秦园",以及杭州西湖的"曲

  院风荷","雷峰夕照","三潭映月","西峰秀色"等十景,都再现于

  圆明园.帝王后妃为了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园苑里生活得不寂寞,还在园内建

  起"买卖街",制造出一种闹市景象.在一片中国园苑的林海中,还加入了

  一组西方风格的欧式宫殿——西洋楼,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一

  个园苑里竟然结合得如此协调,这真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创造.在圆明园

  里,还设有规模宏伟的图书馆,艺术馆和博物馆.不仅有选自全国各地的奇

  花异草,珍木古树,而且有反映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特色的金,银,铜,瓷,

  木等多种器皿;不仅有珍珠,玛瑙,珐琅,景泰兰等大钟,大瓶,大盆,大

  瓮以及各种工艺美术制品,还有各藩进贡的珍宝,各邦赠送的珍贵礼品.有

  人估计,当年的中,南,北三海内珍藏的宝物加在一起,也无法同圆明园中

  的珍宝相比.总之,圆明园是中国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其价值是无法用

  数字计算的.

  但是,这个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在1860年英法联军进占北京时,

  却被洗劫一空,而后又被付之一炬;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再遭破坏,变成

  一片瓦砾废墟,它的遭遇就是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缩影.

  1860年9月下旬,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

  下.10月5日,联军自北京东郊绕到北郊,开始了新的军事行动.10月6

  日,联军占领海淀,到达圆明园附近.管理圆明园的大臣文丰在万般无奈中

  投福海自杀.当天,法国侵略者闯入了圆明园.他们发现园中每间屋子都装

  满了价值连城的物品,每间大厅都摆设着价值巨昂的瓶缸,每座库房都堆满[page]

  了精美的绸缎和珍贵的毛皮,于是他们像野兽一般贪婪地饱掠而归.英军得

  知后,也于次日扑向这堆无价之宝,加入洗劫圆明园的行列.除了疯狂抢劫

  外,粗俗野蛮的联军士兵还撕毁珍贵的古籍并用来点火吸烟;用刺刀戮破墙

  上的名画;遇到珍贵而又难以携带的瓷器便用棒棍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给中国所造成的损失,曾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笔下,

  作出了"我们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的且又漂亮的博

  物馆相比较"的断言.

  10月18日,联军司令部下令焚烧圆明园.顷刻间,这个世界上最壮丽

  的园林成为一片火海,无数珍贵文物,历史典籍,在烈焰中化为灰烬.侵略

  者记述当时焚烧的情景说:"顷刻功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缕的浓烟

  密雾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

  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

  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从今以往,数千百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

  制,不复能触到人类的眼帘了.这些建筑,都是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

  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和它们比拟.你们曾经看过一次,就永远不

  能重睹……".这就是世界上自称是最"文明"的人所干下的最残暴的毁灭

  人类优秀文化的罪恶勾当!侵略者还记述说:"一百码外就可以感到那种炎

  热的气息火声噼噼啪啪响着,足以使人震惊,随后,一声巨响,屋顶倒塌,

  真是惊心动魄.""圆明园上空的烟雾笼罩了整个北京城,终日不散,就像

  有一场可怕的暴风雨即将来临.""两日中,天光暗淡,就像日蚀一样."

  英军焚烧圆明园的行动,一直持续到19日下午.在英军撤出圆明园之前,最

  后烧毁了正大光明殿.据1873年冬进行的查勘表明,圆明园100余景中,只

  剩下"杏花村","紫碧山房","庄严法界"等13景,其余近百景都化为

  一片焦士.与圆明园一起被焚毁的,还有圆明园附近的翰林园以及清漪园,

  静宜园,静明园.侵略者如此毁灭人类文化的罪行,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

  的.

  1860年10月24日 列强逼签《北京条约》,我国大片领土沦丧

  清王朝的钦差大臣奕?,按照咸丰皇帝的"委曲将就"的谕旨,于1860

  年10月24日,代表清政府分别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交换了中英《天津条

  约》文本并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又

  规定了以下几项主要内容:

  一,开放天津为商埠,英国人到天津"居住贸易",可享受不平等条约

  规定的各种特权.

  二,准许华工到英国或外洋各地做工.

  三,中国将广东九龙司割让给英国,归英属香港界内.

  四,赔偿英国兵费银增至800万两,赔款全部付清后,英军才能从大沽,

  登州,北海,广州等处撤退.

  次日,清朝政府又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交换了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了中法《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除开放天津为商埠,赔款增至800万两之

  外,又规定了退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充当翻译的法国传教土还偷

  偷在中法《北京条约》中文本上,加上准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

  建造自便"的条文.

  11月,沙俄也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签订后,沙俄于1858年冬派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诱逼清政府签订新的割地

  条约.1859年6月,伊格纳切夫到达北京,要求中国割让乌苏里江以东的广

  大领土.清政府大臣肃顺断然拒绝俄方的要求,表示中俄东段边界《尼布楚

  条约》早已明确划定,不应更改.于是,伊格纳切夫根据沙俄外交部训令,

  设法利用英法联军威胁清政府,造成有利于俄国的形势,借以从中渔利.1860

  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趁清政府陷入困境之机,充任"调令".中

  英,中法《北京条约》订立后,伊格纳切夫便以"调停"有"功"为名,威

  逼清政府答应俄国的全部侵略要求.扬言所提条款"一字不能更易",只能

  签字画押,否则把英法联军召回北京.1860年11月14日,奕?被迫与伊格

  纳切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从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汇合处起,沿黑龙江

  顺流而下,到该江与乌苏里江汇流处,黑龙江以北之地归俄国,黑龙江以南

  到乌苏里江口之地归中国;从乌苏里江口往南至兴凯湖,顺乌苏里江和松阿

  察河而行,河东之地归俄国,河西之地归中国;又从松阿察河河源跨兴凯湖

  到白棱河河口,沿着山脊到瑚布图河口,再从此沿珲春河及海之间诸山到图

  门江口,其东归俄国,其西归中国,两国边界线的终点,在图门江入海处以

  北20华里紧靠图们江的地方.上述划归俄国的地方,如遇有中国人居住之处

  和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旧渔猎",留住原地.

  二,中俄西段未经划定的边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和中

  国常驻卡伦(清代建立的军事哨所)路线而行,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碑起,往

  西直到斋桑湖,再由此往西南到特穆尔淖尔(伊塞克湖),南到浩罕边界.

  三,重申俄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并规定两国边民免税自由贸易,

  中国增开陆路商埠喀什噶尔,准许俄商在库伦,张家口零星贸易,俄国可在

  库伦,喀什噶尔等处增设领事等.

  通过中俄《北京条约》,沙俄不仅迫使清政府事实上认可了它一直拒绝

  批准的中俄《瑷珲条约》,还吞并了《瑷珲条约》规定的所谓中俄"共管"

  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它擅自拟定的中俄西段边

  界的走向强加给中国.此外,这个条约还使沙俄获得了更广泛的陆路通商特[page]

  权,并得以进一步向中国蒙古地区和新疆南部扩张势力.

  总之,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美俄列强从中国掠取了

  更多的特权,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自此以后资本主义各国更加强了对清政

  府的影响和控制.

  1864年10月7日 逼签《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又占我国大片领土

  沙俄通过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不仅割占了中国东北乌苏里江以

  东的大片领土,而且强行规定了中俄西部边界走向,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西

  北大片领土埋下伏笔.

  1861年7月,俄国公使巴留捷克与清廷总理衙门,商定两国"勘界"大

  臣,于次年在塔城开始谈判中国西北地区与俄接壤地段的边界问题.沙俄为

  了达到侵占中国西北边疆领土的目的,事先就进行密谋策划,并派员调查编

  制划分中俄边界的方案,确定边界走向,准备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辽阔

  的中国土地,连同伊塞克湖,阿拉湖在内,一概划归俄国所有.1862年1月,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亲自主持特别会议,讨论通过俄国划界全权委员的训令草

  案(3月经沙皇批准).其中规定:"必须把中国常驻卡伦线作为划界的依

  据",这就完全暴露出沙俄欲鲸吞中国大片国土的野心.因为当时沙俄虽侵

  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东南大片土地,但尚未占领斋桑湖,伊塞克湖及其周围

  地区,故其实际控制线尚远离中国常驻卡伦.沙俄"以常驻卡伦线划界",

  就意味着它图谋将其"国界"向中国伊犁,塔城方向推进数百里以至千余里,

  从而又要把一片幅员广大的中国土地划归俄有.

  1862年8月3日,中俄在塔城谈判中,中方代表乌里雅苏台将军明谊,

  对俄方所提出的"以常驻卡伦线划界"的无理要求据理驳斥,致使谈判中断.

  沙俄利用当时陕甘两省爆发回民起义和新疆局势不稳的机会,于1863年4

  月中旬,陆续侵入塔城,斋桑湖,伊塞克湖,伊犁地区,并不断与中国守军

  发生武装冲突.到8月间,沙俄在中国西北边疆的军事挑衅急剧升级.清政

  府在俄方武力威逼之下,终于被迫妥协,接受了按沙俄提出的方案划界的要

  求.1864年初,明谊在内有朝廷催逼,外有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不得已在俄

  方"议单"上签字画押.尽管如此,沙俄仍不断给清政府谈判代表施加压力,

  百般威胁.10月7日,明谊等与俄方代表札哈罗夫,巴布科夫签订了中俄《勘

  分西北界约记》,同时在由俄方一手绘制的分界地图上签字画押.至此,历

  时3年之久的塔城"勘界"谈判才告结束.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共10条,主要内容为:

  一,划分边界.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自沙宾达巴哈至"浩罕边界"为止

  的共同边界,将新界以西原属中国的大片土地划归俄国.

  二,边境地区人民以往在何处住牧,仍留何处住牧;划界后,地面分在

  何国,其人民随地归为何国管辖.

  三,换约后满240天,两国立界大臣会同议定界址,建立界碑.并拟定

  国界碑文,互换为凭.

  四,立界后,位于新界俄国一侧的原有中国卡伦,应于一个月内迁往中

  国一侧;塔尔巴哈台所属巴克图卡外的农户,限10年内内迁;且强令中方乌

  里雅苏台,科布多,塔尔巴哈台,伊犁等地凡位于"边界"之外的驻兵卡伦,

  向内挪移.

  此后,清政府又陆续与沙俄签订了《科布多界约》,《乌里雅苏台界约》,

  《塔尔巴哈台界约》,并派出官员按约记实勘分界.沙俄通过武力胁迫所签

  订的勘界议定书,不仅使此前由中俄《北京条约》第2款而割让给沙俄的中

  国西部领土再一次被确认,而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东向南扩展,使沙俄

  鲸吞了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余平方公里的领土.

  1867年11月21日 贻羞天下奇闻,洋人率"中国使团"出访欧美

  在鸦片战争之前,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国家没有外交往来,也未设专门从

  事外交事务的机构.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五口通商,使中国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已不可免.但是,有关外交事务仍由五口通商大臣

  负责办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公使驻京,交涉事务日繁,为了适应

  新的形势,清政府设立了第一个专掌外交的机构,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

  奕?,桂良,文祥三人任大臣.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正式向各国派出驻外使臣.

  1868年清政府派的出访欧美各国"使团",却是由美国人蒲安臣充当中国全

  权特使所率领的.

  蒲安臣,1861年至1867年任美国驻华公使,一向伪装对中国"友好",

  主张外国支持清政府,因而博得奕?等人的好感和信任.1867年底,蒲安臣

  卸任准备回国,行前到总理衙门辞行时,表示愿意为中国"出力".清政府

  听信他的花言巧语,加上总税务司赫德对总理衙门的授意,终于决定聘请蒲

  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1868年2月,蒲安臣以"大清国钦

  差大臣"的身份率领中国"使团",出访了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欧美各国.

  这个中国"使团"由英国驻北京公使馆翻译官柏卓安和海关法国官员德善充

  当左右"协理".此外,随员还有中国的记名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谷.

  蒲安臣率"使团"出访前,奕?同他约定:凡于中国有损的事,必须力

  为争阻;凡于中国有益的事,不可马上应允,必须请示总理衙门复准,方可

  照行.蒲安臣到达美国后,不遵守总理衙门的训令,在华盛顿擅自与美国国

  务卿西华德签订了所谓《中美续增条约》,史称《蒲安臣条约》.这个条约

  共8款.主要内容有:

  一,两国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

  不得禁阻."

  二,两国侨民不得因信仰宗教的不同,受到"欺悔凌虐","屈抑苛待".[page]

  三,两国人民可以互相往来留学,并在对方指定地点设立学堂.

  这个条约使美国在招骗华工和扩大对中国的文化侵略等方面,得到合法

  依据.《中美续增条约》完全是为美国侵华服务的不平等条约.

  此后,蒲安臣"使团"又先后到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等国访问,

  目的是说服英国等在修改中英《天津条约》时不要动用武力.按照中英《天

  津条约》的规定,10年后双方对条约再行修订.1868年10年期满,总理衙

  门担心英国利用修约乘机讹诈,十分惶恐.英国外交大臣时蒲安臣表示,如

  果英国在华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英国仍将使用武力.蒲安臣对此表示完全

  同意.法,普两国政府也做了类似的声明.1872年2月,浦安臣在俄国访问

  时,病死于彼得堡.随行人员经意大利回国.所谓蒲安臣"使团"宣告解散.

  其结果,清政府希望通过蒲安臣游说西方列强在修约时不要动用武力的愿望

  落空,侵略者根本就拒绝做出这种保证.

  外国派驻中国的外交官,一变而为受中国正式派遣,代表中国办理外交

  的使节,并与美国订立所谓《续增条约》,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也是清政

  府外交史上的一件丑闻.

  1870年9月25日 奴才媚外卖国,民众惨遭杀戮

  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会和传教士就妄图用"十字架征服

  中国".鸦片战争后,欧美的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依靠不平等

  条约和大炮的保护,先后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到19世纪末,已达3300多人.

  他们在中国建造教堂,网罗教徒,收集情报,干涉词讼,挑拨民族关系,进

  行文化侵略,并为本国政府窃夺中国利权出谋划策,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

  能起的作用.中国人民对其极为痛恨,不断进行反抗.从19世纪60年代起,

  反洋教的斗争便此起彼伏.1870年,爆发了震动中外的天津教案,亦称"火

  烧望海楼事件",或"火烧河楼教堂事件".这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

  中国的最大的一次教案.

  1870年入夏以来,天津大旱异常,人心不定,加上各地教案传闻的流传,

  谣言四起.恰在此时,于6月6日,天津官府捉拿了迷拐幼童的匪徒张栓,

  郭拐,两人供认拐骗了幼童送到仁慈堂,修女付给了赏金.天津士绅和民众

  闻听后,群情大哗,纷纷上书府县官员要求严惩指使张,郭二人的主犯.同

  时,民众成群结队前往墓地察看,果然发现有腐烂尸体,胸腹皆烂,肠肚外

  泄,显然不属正常死亡,这就更加引起民众的警觉和愤慨.6月18日,桃花

  口地区居民捉拿了又一名迷拐幼童的罪犯武兰珍.此人供认受教民王三主

  使,也与教堂有关.在民众强烈要求下,第二天,天津道周家勋拿着受害家

  属的控告呈文到法国领事馆进行交涉,要求引渡拐犯王三.但法国领事丰大

  业态度蛮横,矢口否认.20日,崇厚出面交涉,约定21日由府县押带武兰

  珍赴教堂查看对质.但教堂预先隐匿罪证,因此查无实据.当时教堂里的人

  出来对围观民众大打出手,双方发生冲突.丰大业要崇厚派兵弹压,并亲至

  通商署,对崇厚出言不逊,还拔枪向崇厚射击,子弹擦肩而过.随行人员将

  其家具什物毁坏以后,在丰大业的率领下扬长而去.途中,这伙人正遇押带

  犯人赴教堂查看的天津知县刘杰及随行家人,丰大业又举枪射击打死刘杰随

  行家人.丰大业的秘书也向人群开枪.众百姓忍无可忍,一拥而上将丰大业

  及其秘书殴毙.然后他们鸣锣召集各处民众,将领事馆和望海楼(昔日为皇

  帝行宫,后改为河楼教堂)的洋人杀死,放火焚毁教堂.傍晚,天津民众齐

  集东门外,焚毁仁慈堂,殴毙修女,救出幼童.途中又先后拆毁英,美教堂

  4所,在天津教案中,愤怒民众杀死教堂及孤儿院所雇佣的34名中国人,10

  名修女,2名神甫及丰大业和秘书,职员等法国人,其中也误伤了一些俄国

  商人.

  教案发生后,西方列强乘机向中国政府捞取利益.6月22日,俄,英,

  法,美,日等7国公使联衔照会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惩办天津教案有关人

  员.法国兵舰还驶进大沽,鸣炮示威.

  在帝国主义军事,外交的压力下,清政府屈膝妥协,于6月23日,派曾

  国藩赴天津办理教案.曾国藩屈服于列强的讹诈要求,答应严惩"办理下善"

  的官员,查拿惩办凶手.25日,崇厚,周家勋,张光藻,刘杰等被交刑部议

  处,严议革职.28日,崇厚被派去向法国赔礼道歉.

  但是,法国侵略者毫不满足,仍无理纠缠.7月17日,法国署理公使罗

  淑亚来天津面晤曾国藩,扬言如不将天津府,县官及提督陈国瑞正法,法国

  将采取行动.随即法国兵舰驶入海河,并以撤退在华法人相威胁.吓破了胆

  的清政府,便于9月25日匆匆做出了令人痛心而耻辱的判决:将天津知府张

  光藻,天津知县刘杰发配黑龙江;判处无辜民众15人死刑,21人流军.接

  着,又判处无辜民众5人死刑,4人发配.后又杀害无辜百姓20人,并决定

  赔偿法国财产"损失"银21万两,抚恤银25万两(包括英,意,比人恤银),

  赔偿俄人恤银3万两,才算了结此案.

  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反侵略斗争,就这样被反动卖国的清政府残酷地镇

  压下去了.

  1871年7月14日 沙俄侵占伊犁,逼签《伊犁条约》

  沙俄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吞并我国西部44万多

  平方公里的领土后,还企图进一步侵吞我国新疆.60年代中期,新疆爆发了

  各少数民族的反清起义.沙俄认为有机可乘,便立即开始了新的扩张活动.

  除了图谋控制南疆外,还计划对伊犁地区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而伊犁

  地区就成为它首先猎取的侵略目标.1871年初,沙俄政府连续召开特别会

  议,做出了强占伊犁的决定.5月,俄国侵略军兵分两路,开始向伊犁进犯.

  虽伊犁地区各族人民英勇抵抗,但俄军还是先后占领了绥定,惠宁,宁远(今

  伊宁市)等城,伊犁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归于失败.7月14日,伊犁被俄军[page]

  占领并由此向周边渗透.当时沙俄曾向清政府表示:因"中国回乱未清,代

  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实则是它估计清政府永远无法收复新疆,这样做

  会使伊犁永远旧俄国所有.俄军占领伊犁后,废弃了原伊犁割据政权,直接

  对当地十几万居民实行野蛮的军事殖民统治及残酷的经济掠夺.

  清政府一直十分关注收复伊犁的问题,9月l日,命署理伊犁将军荣全

  速从乌里雅苏台前往伊犁,同俄方商谈交还伊犁的问题.但俄方百般推托,

  阻挠,直到1872年5目中旬,中俄代表才在塔城西北举行谈判.俄方代表不

  但避而不谈交还伊犁问题,反而节外生枝提出许多无理要求,致使谈判破裂.

  沙俄企图永远霸占伊犁的野心显而易见.

  1876年,清政府命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很快就收复了除伊犁地区以外

  的北疆所有国土.次年,又向南疆挺进,不久便摧毁了浩罕汗国的阿古柏侵

  入南疆建立的伪"哲德沙尔国"反动政权.到1878年初,便收复了南疆.至

  此,除伊犁地区尚被沙俄占领外,新疆全部收复.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完

  全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愿望.

  在这个形势下,清政府于1878年派出使俄国大臣崇厚赴俄交涉归还伊

  犁.次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在克里米亚半岛里瓦几亚擅自与沙

  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主要内容有:伊犁归还中国,但伊犁以南的特克

  斯河流域及斋桑湖以东的土地割给俄国;允许沙俄在蒙古及新疆免税贸易,

  增辟两条到津,汉的陆路商路;允许沙俄在嘉峪关等七地设领事馆;中国赔

  偿兵费500万卢布.在国内外反对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拒绝批准这个条约

  并将崇厚革职问罪,改派出使英法公使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公使,赴俄谈判

  改约.曾纪泽以"待凭口舌巩河山"的爱国精神,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

  斯等据理力争,反复辩论.经过半年多艰苦交涉,1881年2月24日,曾纪

  泽与俄方代表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

  虽争回一部分主权,但签订的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

  的完整.条约主要内容为:

  一,中国收回伊犁,部分取消原约的割地规定.

  二,只许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设领事馆.

  三,俄商在蒙古等地贸易改免税为"暂不纳税".

  四,沙俄割占霍尔果斯河以西及斋桑湖以东1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

  上.通过此约及以后的勘界议定,总共有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俄国.

  五,"兵费"由原来赔偿500万卢布增为赔偿900万卢布.

  1874年10月31日 日本入侵台湾,逼签《北京专约》

  伴随着沙俄对我国西北边疆的大肆进犯,日本和美国也对我国东南边疆

  联合发起了进攻.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边疆侵

  略的新危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本岛,澎湖列岛以及包括钓鱼岛在

  内的若干附属岛屿,历来就是中国人民休养生息,开垦种植的地方.那里物

  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因此,中国富饶的宝岛台湾很早以来就为列强所觊

  觎.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就企图攻占台湾,但未得逞.此后,美国

  两次派军舰驶往台湾进行调查.一些美国的军政官员甚至提出占领台湾的行

  动计划,只是因为力所不及才没有付诸实施.1867年,美国终于抑制不住侵

  略野心,借口其"罗佛"号船水手被台湾高山族人杀害,派海军陆战队进犯

  台湾.当地高山族人民击退了美军的进犯.此后,美国转而与日本勾结共同

  策划侵台.

  日本原先是一个封建领主割据,闭关自守的国家.1868年,新兴的日本

  资产阶级联合一批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方军用发动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改革——"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力图向外扩张.1871

  年,琉球岛的渔船遇风飘流到台湾,与当地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50多人被

  劫杀.日本企图利用这一事件吞并琉球,侵略台湾,便于1873年派代表到北

  京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总理衙门回答说:二岛均属中国,理应由中

  国裁决,与日本无关.日使无言以对,但却否认高山族居住的台湾东部地区

  在中国版图之内,蓄谋以武力侵占.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000人入侵台湾.当时日本的实力有限,之所

  以敢于贸然用兵,主要是认为清政府软弱可欺;此外也是因为得到美国的怂

  恿和支持.美国向日本提供军火船只,指派军官在侵台日军中任职.日本侵

  略军在琅■(今恒春)港口登陆后,被我高山族人民击败,被迫退踞龟山.

  接着,日本在台湾设都督府,修桥筑路,妄图永占台湾.清政府命福建船政

  大臣沈葆桢率海陆军增援台湾,全面布防,兵力远胜日军.日本进退维谷,

  转而谋求通过外交讹诈达到侵略目的.美,英,法三国公使也出面"调停",

  诱迫清政府妥协.1874年10月31日,恭亲王奕?与日本特使大久保利通在

  北京签订《北京专条》(又称《北京专约》,或《台事专约》),另附"会

  议凭单"1件.

  《北京专条》共3条,连同"会议凭单"的主要内容是:

  一,日本从台湾撤兵.

  二,中国赔偿抚恤银10万两;赔偿日本在台湾修道,建房等银40万两.

  三,中国承认台湾高山族"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加杀害",日本出兵台

  湾是"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日本后来以此为据,在1875

  年迫使琉球与中国断绝传统的"藩属","宗主"关系.在清政府与日本进

  行交涉时,李鸿章等人一再忍辱妥协,使"琉球事件"不了了之.1879年,

  日本武力吞并琉球,将其改为冲绳县.清政府曾向日本提出抗议,进行交涉,

  但没采取强硬措施,从而琉球成为日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军事基地,使台

[page]

  湾的处境也变得更加危险了.

  1876年9月13日 英国逼签《烟台条约》,列强侵华再升一级

  英国自19世纪50年代占领了缅甸以后,就开始寻找经缅甸直接进入中

  国云南的道路.1858年,一个英国侵缅退伍军官,提出由缅甸仰光修筑铁路

  直通云南思茅的计划.1863年和1868年,英国侵略者先后派出"勘探队"

  探测进入云南的路线,一度到达云南腾越(今腾冲).1874年,英国又组织

  了一支新的探路队,由陆军上校柏郎率领,企图探测从缅甸曼德勒经八莫至

  云南的通路.英国驻华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从北京经云南入缅接应.1875年

  l月,马嘉理在缅甸八莫与柏郎会合.2月初,马嘉理在事先没有通知中国当

  局的情况下,便带领探路队连同护送的士兵近200人,由缅甸向中国边境进

  发.这支探路队行至云南腾越西南的蛮允山寨时,被景颇族人民发现,力阻

  其通过.21日,马嘉理开枪打死我民众多名.当地人民义愤填膺,进行自卫,

  杀死马嘉理等6人.与此同时,景颇,傣,汉等族人民还在班西山下阻击柏

  郎率领的"勘探队"侵略者,把他们逐回缅甸.

  "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英国借机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新的侵略要求.

  英国公使威妥玛一再故作姿态,以绝交,用兵相威胁.并与俄国公使密商,

  图谋分别向云南,伊犁进兵.清政府在英方的恫吓下,一再退让,捕杀了十

  几名被诬为所谓"凶手"的中国民众,还答应赔偿巨款.可是,英国侵略者

  仍不满意.李鸿章在事件发生之初,认为马嘉理带着武装入境,"不独有违

  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但一经英国侵略强盗恫吓,马上向英国屈服.经

  过一年半的交涉,清政府最后被迫接受了英国的全部要求.1876年9月13

  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也称《滇

  案条约》,又称《中英会议条款》,共3端16款,另议专条1款.主要内容

  是:

  一,自1877年起以5年为限,英国得派员到云南大理府或其他相宜地方

  一处驻寓,察看通商情形,商订"滇缅边界及通商章程."

  二,清政府"赔偿"滇案及1876年以前中英间各案共计关平银20万两,

  并派大臣赴英"谢罪".

  三,清政府增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4处为通商口岸,开放大通,

  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6处为轮船停泊码头,上下客货;英国可

  派员驻寓重庆,查看四川省的英国商务情形.

  四,洋货在各口租界内免收厘金,没有租界的口岸应划定租界.洋货进

  入内地,不论华商洋商,都只纳子口税,全免各项内地税.

  五,中国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发生"有关系英人命盗案件"时,英

  国使馆可"派员前往该处观审";中国各口中英两国臣民间的诉讼案件,应

  由被告所属国官员按其本国法律承审,原告所属国官员可往观审,"倘观审

  之员以为办理未妥,可以逐细辩论.

  六,英国使馆派员从北京经甘肃,青海或经四川前往西藏,转赴印度,

  或者由印度入西藏,探访路程,中国均应发给护照,令驻藏大臣派员照料.

  《烟台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立即批准并派郭嵩焘去英国"道歉".后

  郭成为驻英公使,是中国所派遣的常驻外国的第一位使臣.但英国迟迟不批

  准这个条约.中英双方"又经过多次谈判,终于在1885年7月,订立了《烟

  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鸦片进口每百斤征收税厘共110两,全国划一.直

  到这时,英国政府才将续约专条与《烟台条约》一并批准.

  中英《烟台条约》是续《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之后的又一个严重

  丧权辱国的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英国取得了更多的通商特权利领事裁判权

  及侵入我国云南,西藏的便利条件.其他资本去义国家,也利用"一体均沾"

  的片面最惠国条款扩大其侵华权益.所以,资本主义侵略者把这个条约说成

  是"中国的国际关系之第三阶段,其重要性,仅次于1842年1858年的条约".

  危害性之大,由此可知.

  1883年12月14日 边疆狼烟四起,法国挑起对华战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

  过渡的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掀起抢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高潮,而

  地域辽阔,国力衰弱的中国就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目标.在七八十年代,中

  国的东南,西南和西北边疆狼烟四起,几乎同时发生外国侵略的危机.在这

  次中国边疆发生的危机中,法国在1883年发动的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

  争,就是这次资本主义列强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19世纪最后30年中,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部的煤矿工

  业和纺织工业逐渐形成了垄断联合企业,增强了财政资本的作用.法国大资

  产阶级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目标指向地处远东的越南和中国.

  19世纪50年代,法国曾经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侵入越南,被越南军

  民击退.1862年法国进攻南圻(越南南部),逼签不平等条约.在随后的几

  年里,逐渐侵占了南圻诸省.1873年,法国又向北进犯,攻陷河内,海阳,

  宁平,南定四省.越南政府无力遏止法国的侵略,遂邀请在中越边境活动的

  刘永福的黑旗军协助抗法.

  黑旗军原为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西天地会的一支起义军,因为用七星黑

  旗作战旗,所以被称为黑旗军.太平天国失败后,迫于清军的围剿,刘永福

  率部于1867年退至滇越边界,开山辟林,聚众耕种.在接到越南政府的邀请

  后,刘永福为支援越南抵抗侵略的斗争,捍卫祖国边疆安全,立即率千余人

  加入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行列.1873年12月,黑旗军在河内城郊配合越南

  军队痛击法国侵略者,击毙法军统帅安邺,歼敌数百.将法军赶出红河,收

  复了河内.法军被迫退守海防.此后十余年,黑旗军与越南人民为抵抗侵略,[page]

  一直团结战斗在红河两岸.

  80年代后,法国金融资本获得迅速发展.为了给大量的"过剩"资本寻

  找投资场所,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推行更积极的对外扩张殖民地的政策.1880

  年,血腥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大资产阶级代理人茹费里出任内阁总理.

  他随即增兵越南,并策划侵略中国.

  1882年4月,法军再次占领河内.黑旗军与越南军民协同作战,在1883

  年5月河内城西纸桥一仗中大获全胜,刘永福因这一战功被越南政府封为三

  宣正提督.法军在北越虽然受挫,但对越南中部的进攻却得逞了.同年8月,

  一支法军直逼越南首都顺化,越南被迫与法国订立不平等的《顺化条约》,

  法国取得对越南的"保护权".

  1881年至1882年,法国侵略越南日趋严重时,清政府曾应越南政府请

  求,以剿匪为名,陆续派兵进入北圻.法国占领越南首都顺化后,便把矛头

  指向中国,一面命令侵越法军向北进犯,一面要挟清政府撤退在越南北部的

  军队,召回刘永福,开放云南边界.中法矛盾日益尖锐.

  面对法国将进一步侵略中国的严重局势.把持清政府外交实权的李鸿章

  主张妥协求和,以保和局;左宗棠,张之洞,曾纪泽等坚决主张与之一战.

  清廷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做些抗法的准备,调左宗棠为两广总督,并命

  令照常接济黑旗军.但同时又企图谋求与法国妥协,仍授权李鸿章与法国侵

  略者在天津进行和谈,并乞求英,美出面"调停".但法国已决定诉诸武力,

  实现以越南为跳板,侵入中国云南等省的既定侵略方针.

  1883年12月11日,法国远征军新任总司令孤拔率领法军6000人,分

  成水陆两队,从河内出发向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圻山西地区进犯,中法战争爆

  发.12月14日,法国侵略军在舰炮掩护下,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

  队奋起抵抗,歼敌近1000人,给侵略者以沉痛打击.但终因伤亡过重,又孤

  立无援,被迫弃城而走,山西城失陷.次年3月,法军又调1.2万人分水陆

  两队向北宁进攻,清军全线溃散,退往太原方向.不久,太原,兴化,临洮,

  宣光等北圻要地先后被法军攻占,清军余部退守谅山,镇南关(今友谊关)

  一带,法军逼近中越边界.

  前线败报传来,清政府大为震动.慈禧将战败责任全部推给奕?等人,

  撤换了所有军机大臣,以自己的妹夫奕?会商军机要政,又命奕?主持总理

  衙门.然而新的军机处仍然执行妥协退让政策.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

  代表福禄诺在天津进行和谈,订立《中法简明条约》,内容包括承认法国保

  护越南,中越边境通商,中国从越南退兵等.6月,法军前往"接收"谅山,

  首先攻击清军.驻防清军被迫自卫,在北黎(中国当时称观音桥)大败法军.

  法军便以北黎冲突为借口,准备从海路大举进攻中国,矛头指向台湾和福州,

  将战火由越南烧到中国境内,中国再一次遭受侵略军的战火焚掠.

  1884年8月23日 法舰强入马江,福建水师覆没

  1884年6月23日"北黎冲突"发生后,法国蓄谋将战火燃烧到中国东

  南沿海,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遂命其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中将率主力舰艇10

  艘,兵力1700余人,于1884年7月14日集结于福州闽江口.佯言进马尾(义

  称"马江")港"游历",提出入泊马江的要求,以便伺机寻衅,挑起新的

  战火.

  清政府钦差会办福建海疆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景,福建船政大臣何

  如璋等,根据清政府"切勿生衅","静以待之"的指令,非但不对法国舰

  队阻拦,反而给予友好款待.同时还命令福建水师各船舰不准先行开炮,违

  者虽胜亦斩.8月中旬,法国远东舰队闯入闽江口内,上驶至福建水师集泊

  场下游的水面抛锚,将福建水师锚泊的全部舰只完全控制在其舰炮火力范围

  之内,形势十分危急.

  8月16日,法国向清政府下最后通碟,限48小时内,接受法国提出的

  赔款8000万法郎的条件,否则将采取一切行动.同时命令孤拔,若清政府拒

  绝要求,立即行动.孤拔当即进行作战布署,决定次日午后趁退潮时福建水

  师舰只尾部面对法军舰只时开战.23日上午8时,法驻福州副领事向闽浙总

  督何景递交最后通碟,限令福建水师下午撤出马尾,否则开战.福州船政大

  臣何如璋竟不告知福建水师官兵这一紧急情况,并乞求法方延至24日再开

  战.

  然而,就在23日午后1时56分,法军舰队突然猛烈炮轰福建水师.事

  起仓促,福建水师备战不及,被迫应战.虽然爱国官兵及未经征战的水师学

  堂管驾学生,奋勇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且又战在肘腋,无余地回旋,而

  损失惨重.激烈的舰炮对射战仅进行约半小时,停泊在马江的福建水帅11

  艘船舰就全部被击沉,19艘商船亦被击毁,700余名爱国将士血染马江,马

  尾军港落入敌手.24日上午,法舰乘潮上驶至福州船政局造船厂附近,用重

  28公斤的榴弹猛轰船厂,击毁船厂后又大肆炮击马江附近的中国民船和闽安

  炮台.26日,清政府被迫下诏宣战.27日,法军舰队转向下驶,沿途逐次轰

  击闽江两岸的清军炮台,将这些炮台全部击毁.30日,耀武扬威的法国舰队

  以"胜利者"的姿态全部驶出闽江口.

  马江之战之所以失败得如此惨重,其主要原因在于清廷极端昏庸,福建

  军政当局的官僚缺少应变能力,一味实行消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严重束

  缚了前线将士的手脚,在敌寇已登堂入室的情况下,竟不许将士们做自卫的

  准备.其结果,清政府苦心经营的福建水师连同福建海防,就这样在"切勿

  生衅","静以待之"的退让下被葬送了.

  1885年6月9日 清政府胜而乞和,签订《中法新约》

  1885年2月,清政府鉴于广西关外迭次失利的现实,命冯子材帮办广西

  关外军务.冯子材在当地各族人民高昂斗志的鼓舞下,团结各军将士,大力[page]

  整顿溃军,认真做好战备.3月,冯子材率领清军粉碎了法军的进攻,一举

  取得闻名中外的镇南关——谅山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的整个战局.法军战

  败的消息传到巴黎以后,法国朝野震动,政局动荡.在人民抗议,议会质询

  下,茹费理内阁被迫下台,法国面临军事,政治交困的严重局面.而中国军

  队已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形势对中国十分有利,冯子材等约会西路

  滇军,作好了进攻北宁,河内的准备.越南广大人民愿积极配合清军,同时

  约定在西贡内应,决心把法军赶出越南.就在这时,昏庸的清政府却做出停

  战撤兵的荒唐决策.在下令清军停止战斗撤出越境的同时,又派出李鸿章为

  全权代表与法国进行停战谈判.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

  天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虽取得战争胜利又屈辱求和的不平等条约——《中

  法新约》.亦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或《越南条款》,全文共10款,

  其主要内容有:

  一,中国政府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

  二,自订约起,限6个月内由中法两国派员会同勘定中国和北圻的界限.

  三,在中越边界上指定两处为通商处所: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

  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四,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货物,应纳各税,"照现在通

  商税则较减".

  五,法国可在北圻建造铁路.日后中国修造铁路时,应与法国商办.

  六,法军立即退出台湾,澎湖.

  法国通过《中法新约》夺取了整个越南,变越南为其殖民地,并且实现

  了以越南为跳板将其势力渗入中国云南,广西等省的战略企图.从此,我国

  西南边疆的国门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西南边疆的危机进一步加剧.

  1887年3月26日 中葡签订《里斯本议定书》,完全丧失澳门领土主

  权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的可耻结局,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更加看清了

  清政府腐败软弱的本质从而大大助长了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不但各大国加强

  了对中国的争夺,一些小国在大国的怂恿下,也乘机渔利.

  葡萄牙是西欧一个较小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又是一个老资格的殖民国

  家.早在我国明朝末年,它就强行占据了中国澳门.到19世纪80年代,澳

  门已变成殖民主义者偷漏税课,拐骗人口,作奸犯科,招纳亡命徒的场所.

  在80年代初,中俄,中法关系日趋紧张,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就企图乘清政府

  的困窘情状,施加外交压力,图谋正式攫取中国在澳门的主权,但一直未能

  得逞.中法战争后,中国政局动乱,人民怨声载道,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认为

  这是其实现上述侵华目的的好机会,于是在英国的支持下,加紧独占澳门的

  侵略步伐.

  根据1885年7月中英签订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有关规定,中英双

  方应尽快派员查禁从香港往中国偷漏税款的鸦片走私事件.为此,1886年2

  月13日,清政府派道员邵友濂,总税务司赫德与英国代表商订洋药(鸦片)

  新章.港英当局却提出此类办法须香港,澳门同样接受,否则香港不能应允.

  1887年总税务司赫德受命派金登干代表清政府赴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与葡方

  代表进行谈判.3月26日,金登干与葡萄牙外部大臣巴罗果美在里斯本共同

  炮制出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中葡《会议草约》,又称《会议节录》或《里

  斯本议定书》.其主要内容为:

  一,中国允准葡国永驻和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

  二,葡国未经中国同意,不得将澳地让与他国.

  三,洋药(鸦片)税征事宜,葡国按照英国在香港实施办法,在澳类推

  办理.

  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讹诈下,为了征收鸦片税,竟任洋人摆布,拱手将

  澳门的领土主权出卖给欧洲弹丸小国葡萄牙.

  葡萄牙进而得陇望蜀,在同年12月1日又逼迫清政府在北京与其签订了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通过这个条约,葡萄牙不

  仅再一次迫使中国承认其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的权利,而且还借应允

  协助清政府征收从澳门出口运往中国之鸦片的税厘的机会,获取了其他列强

  已经获取的税则,领事裁判权,传教权,通商口岸居住权等多种侵华权益,

  跻身于瓜分蚕食中国主权的帝国主义国家行列.

  1890年3月17日 英军入侵西藏,逼签《藏印条约》

  英国侵略者早就企图侵占我国西藏,并想由西藏侵入中国西南广大地

  区.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曾作出允许英国派员进入西藏的规定,

  据此英国开始作好侵入西藏的准备.1886年,英印孟加拉财政厅长马科蕾组

  成入藏"考察团",并配有一支300多名士兵的护卫队,待命出发.清政府

  得知后,生怕当地人民与英国"考察团"造成武力对抗的局面,因此请求英

  国侵略者放弃马科蕾"考察团"进入西藏的计划,并以立即承认英国吞并缅

  甸作为交换条件.但中英《缅甸条款》签订不久,它便另找借口,以实现其

  侵略西藏的目的.后来,当马科蕾"考察团"准备入藏时,西藏地方政府派

  兵在与哲孟雄(今锡金)交界处的隆吐山设防.英国硬说藏兵越界戍守,要

  挟清政府下令将其撤走,否则将"调兵驱逐".1888年3月,英国出动一支

  2000多人的军队进入西藏,藏民抵抗失利.清政府一面下令撤退前线军队,

  一面派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国代表谈判.1890年3月17日,升泰代表清政府

  在加尔各答与英属印度总督兰斯顿签订了《藏印条约》.

  《藏印条约》有汉,英两个文本,全约共8款,主要内容如下:

  一,规定哲孟雄由英国一国保护管理,其内政外交专由英国一国经办,

  其官员除由英国经理准行之事外,概不得与它国交涉往来.

  二,划定中国西藏与哲孟雄边界.

  三,对于游牧,通商等问题留待以后再议.

  1893年12月5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藏印续约》,又称[page]

  《藏印条款》,作为《藏印条约》的附加条款.该约共12款,主要内容如下:

  一,中国从1894年5月1日起,开放亚东为商埠;允许英国商人在亚东

  自由贸易,租赁住房,栈所;英印政府可在亚东另设公所,派员驻扎.

  二,亚东自开放之日起,5年内印度与中国西藏地方间的贸易一概免纳

  进,出口税;5年限满后,再查看情形,或可由两国酌定税则,按规定缴纳

  进,出口税.

  三,自亚东开放之日起1年后,西藏居民仍在哲孟雄游牧者,应照英国

  在哲孟雄随时立定游牧章程办理.

  英国通过《藏印条约》,《藏印续约》的订立,使哲孟雄成为英国的保

  护国,并实现了从西藏地区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的侵略目的.

  1894年7月25日 日舰突袭清军,发动甲午战争

  日本自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头子的地主资产阶级联

  合专政,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

  性,国内封建势力大量存在,广大农民生活十分贫困,无力购买工业品,使

  其国内市场非常狭小.同时,日本又是以经营军事工业为主导来带动资本主

  义工业化的.这种封建性,军事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外具有强烈的掠夺性,

  扩张性.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便确立了对外侵略的政策,提出要以武力

  "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并制定了征服中国和世界的大陆政

  策.按照这一政策,日本计划第一期征服我国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

  期征服我国东北,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全世界.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美国支持下不断对朝鲜

  进行渗透.1875年9月,日本军舰开炮轰毁朝鲜江华岛炮台,制造了"江华

  岛事件".次年,日本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江华条约》,

  获得在朝鲜自由通商权及领事裁判权.1882年,日本又趁朝鲜发生兵变的机

  会,胁迫朝鲜签订了《仁川条约》,取得在朝鲜驻兵的特权.1885年,中日

  两国在天津举行谈判,签订了《天津会议专约》,规定将来朝鲜遇有重大事

  件,中日两国如一国要派兵,必须互相通知.后来,日本就是利用这一条约

  出兵朝鲜,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的.

  1887年,日本制订了《征讨清国策》,提出以5年为期,作好侵华准备.

  日本的侵华政策确立以后,一直等待时机,寻找借口.1894年春,朝鲜爆发

  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的统治者无力镇压这次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

  支援.日本认为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大好时机,一面竭力怂恿清政府出兵,

  诡称日本政府"必无他意";一面秘密下达动员令,准备挑起一事端,发动

  战争.清政府不知中了日本设下的圈套,于6月5日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率淮

  军1500人开赴朝鲜,驻守在汉城以南的牙山.日本眼见阴谋得逞,遂以保护

  使馆,侨民为借口派大量军队进入朝鲜,控制了从仁川到汉城一带的军事要

  地,并于6月10日占领了汉城.随后,日军源源不断地开入朝鲜,总兵力达

  1万余人.清政府看到朝鲜内部局势已趋平稳,建议中日双方同时撤兵,但

  却遭到日本的无理拒绝.日本军国主义恣意挑起战争的凶恶面目暴露无遗.

  面对日本的侵略汹势,国内舆论强烈要求清政府备战,以防后患.在清

  朝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帝(光绪)后(慈禧)两党的矛盾出现主战和主和

  的争论.帝党主张对日作战,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统治势力;后党为保存实

  力,力主避战求和.在清廷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李鸿章往来于英,

  俄等国之间,乞求列强从中斡旋.但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中国问题上虽

  有互相争夺的一面,也有互相勾结的一面,李鸿章乞求列强出面"调停"的

  幻想,最终破灭.于是他又死抱着"避战自保"的幻想不放,甚至认为日本

  不会先我而动,还天真地说:"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清政府

  的畏缩忍让,大大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7月22日,日军攻占了朝

  鲜王宫,劫持国王,组建傀儡政权.7月25日,日本迫使朝鲜大院君傀儡政

  府宣布"授权"日军驱逐在朝的中国军队.就在同一天,日本不宣而战,分

  两路向驻守牙山的中国军队及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中国兵舰发动了突然袭

  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一年是中由农历的甲午年,故史称"甲

  午战争").

  在这一天,我国"济远","广乙"两舰从牙山出发,驶往旅顺,途经

  丰岛海面时,遭到日本3艘快速舰的拦截和围攻."广乙"舰在躲避日舰追

  击时触礁而毁,死伤70余人;"济远"舰在遇日舰后,管带方伯谦挂出白旗

  示降,然后转舵回逃.舰上的爱国士兵不堪受辱,奋起抵抗,以尾炮击伤敌

  舰,摆脱了追击.这时,正有运兵船"高升"号及1艘护航舰"操江"号从

  天津行驶至此,日舰以强压弱,俘获了"操江"号,强迫"高升"号中国官

  兵投降.中国将士宁死不屈,进行自卫.日舰开炮射击,"高升"号上的1100

  名官兵除250人死里逃生外,其余全部遇难.日本在海上发动偷袭的同时,

  又派陆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起进攻.聂士成率部与日军激战,而主将叶志

  超竟弃守逃往平壤,牙山失守.

  在遭到日军突然袭击之后,清政府被迫应战,8月l日,中日双方同时

  宣战.

  1894年9月17日 中日舰队激战黄海,我国丧失黄海制海权

  中日两国宣战后,日本联合舰队按照日本大本营的命令,采取进攻态势,

  积极寻机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企图击败中国海军,完全夺取黄海制海权,

  以掩护和支援陆军的地面作战行动.这时,中国北洋舰队在李鸿章的所谓"保

  船制敌"方针指导下,只在渤海内外游弋,陷入了消极自保的被动局面.1894

  年9月上旬,平壤战役爆发,清政府决定调兵增援.派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page]

  率"定远"号等12艘军舰和4艘鱼雷舰护送招商局5艘轮船,装运驻防大连

  的刘盛休的铭军12营共6000人,由海道至大东沟,然后转由陆路入朝,增

  援驻守平壤的清军.美国人把这一军事行动透露于日本.9月16日,在北洋

  舰队护卫下,铭军搭乘轮船由大连出发,于当晚在大东沟安全登陆.日军实

  际已于前一天夜里攻陷了平壤,并开始实施进攻中国的战争准备.而且,此

  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正在海面搜索北洋舰队,企图全歼北洋海军,以取得黄

  海,渤海的制海权,确保对中国陆军作战的顺利进行.当伊东佑亨得知北洋

  海军出动的消息后,遂命令第一游击队的"吉野","秋津洲","浪速",

  "高千穗"等舰为先锋队,由海军上将坪井航三指挥:"松岛","岩岛",

  "千代田","桥立","比睿","扶桑","赤城","西京丸"等8

  艘舰组成的本队则以伊东佑亨乘坐的"松岛"号为总队旗舰,出海寻找战机.

  9月17日晨,北洋舰队正准备起锚返航.伊东佑亨率日舰忽然于10时

  30分出现在北洋舰队附近海面.丁汝昌闻报立即下令迎战.中午12时50分,

  北洋海军"定远"舰首先发炮,打响了黄海战役第一炮.日舰利用速度快,

  炮位多的优势,避开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主力舰的正面炮火,绕

  向北洋舰队侧后,以左右舷炮轰击两翼小舰,并集中火力攻击我旗舰"定远"

  号.战斗一开始,旗舰"定远"号一发炮就震塌了飞桥,正在台上督战的丁

  汝昌坠落甲板摔伤,信号旗语装置被日舰炮火击毁,舰队指挥失灵,造成北

  洋舰队阵形混乱,陷于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丁汝昌虽伤却不下火线,坚持

  指挥旗舰"定远"号炮击敌舰.北洋舰队官兵英勇战斗,奋不顾身,重创日

  舰"比睿","赤城","西京丸"号,击毙"赤城"号舰长坂元八太郎,

  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击伤"吉野","浪速","松岛","高千穗","秋

  津洲"等日舰.

  到下午2时左右,北洋舰队遭到日舰本队与第一游击队的夹击,除"定

  远","镇远"舰能相互策应外,其余各舰被分割异处."致远"号在激战

  中多处受创,舰身倾斜,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见日舰"吉野"号十分猖狂,

  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向前猛冲,准备用冲角撞击"吉野",与敌同归于尽.不

  幸中雷沉没,全舰250名官兵除7人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经远"

  号也被敌鱼雷击沉,管带林永升及手下200多名官兵大都壮烈牺牲.当"致

  远","经远"与敌激战时,"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和"广甲"号管带吴敬

  荣却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济远"号在逃跑时还误将"扬威"号撞沉;"广

  甲"号在大连湾三山岛外搁浅,被敌击沉."靖远"号,"来远"号因中弹

  过多,被迫退出战斗."定远","镇远"两舰分别在总兵刘步蟾,林泰曾

  指挥下,保持相互依恃的阵形,虽中弹多处,仍继续奋战.下午3时半,日

  旗舰"松岛"号被"镇远"号巨炮击中,甲板上炸药爆炸,官兵死伤100多

  人.不久,"靖远"号,"来远"号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一度退出战

  斗的"平远"号,"广丙"号及各鱼雷艇也相继折回.下午5时40分,伊东

  佑亨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便下令各舰从东南方向逃出战场.北洋舰队追击

  10余海里,然后整队返回旅顺.

  黄海海战,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在近代世界海战史上部是罕见的.

  在黄海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伤亡800余人,损失5舰,其余各舰也不同程

  度受伤;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伤亡300余人,参战各舰均受伤,其中旗舰"松

  岛"号完全失去战斗能力,"西京丸"号几乎被击沉.经此一战,日本虽未

  达到消灭北洋舰队的目的,但由于李鸿章从此不许北洋舰队巡海作战,日军

  便控制了黄海制海权,对整个中日甲午战争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1894年10月24日 日军攻占辽东,制造旅顺惨案

  日本陆军占领平壤,海军取得黄海制海权后,便决定入侵我国的辽东半

  岛.

  清军在平壤战败后,退守九连城,集重兵70余营于九连城,安东(今丹

  东)一带.1894年10月下旬,日军分两路侵入我国东北:一路由山县有朋

  率领第1军追击自平壤溃退的清军,越过鸭绿江;另一路山大山岩率领第2

  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

  10月24日,日军在朝鲜义州强渡鸭绿江,猛攻虎山.清军顽强抵抗.

  激战6小时后,虎山最终被日军占领.26日,日军占领重镇九连城,并分兵

  进占安东,凤凰城.清军的鸭绿江防线,3天内就被日军突破.此后,日军

  第l军分东西两路进犯,占令长甸,宽甸,岫岩,海城,进逼沈阳.

  与此同时,日军第2军第1师团在日海军掩护下,分三批在辽东半岛东

  岸花园口登陆,企图抄袭旅顺,大连后路.旅顺为北洋海军基地,阵地坚固,

  有30多营,1万多清军驻守.大连也有守军6营.因此,日本认为从海上正

  面进攻旅顺,大连,将会付出重大代价,便采取由陆路从侧后攻取旅顺,大

  连的作战方针.旅顺守将徐邦道获悉日军将进攻金州,大连,电请李鸿章派

  兵增援金州,派北洋舰队赴援大连.但李鸿章仅派2000援兵前往金州.徐邦

  道认为金州一旦失陷,则旅大便不可保,因此建议大连守将赵怀业增援,赵

  却按兵不动.徐邦道激于爱国义愤,率所属部队急驰金州御敌.

  11月5日,日军猛攻金州.其先头部队在金州城东的大和尚山遭到徐邦

  道部队的炮击,不能前进,便将其主力折向金州北面,从左侧背向金州发起[page]

  攻击.6日,徐邦道部队战败,退回旅顺,金州遂失陷.7日,日本陆海军互

  相配合,向大连发起进攻.由于大连守将赵怀业已于6日逃往旅顺,兵勇溃

  散,日军未受抵抗便占领了大连,缴获清军大炮120多门,炮弹246万多发,

  子弹3200多万发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当天,日军混成第12旅团也在花园口

  登陆完毕.

  日军在大连休整10天,于11月18日向旅顺发起进攻.当天,日军占领

  了旅顺的陆路咽喉南关岭.19日,徐邦道部队在土城子南面同日军先头部队

  发生激战,将敌分割数段,一直追击至营城子西南.无奈,日军不断增援,

  而徐部兵单力薄,没有后援,与日军交战失败,被迫退回旅顺.不料,驻防

  旅顺的8艘雷艇先期逃至烟台,总办旅顺船坞工程,会办北洋营务处道员龚

  照玙(yú)和一些将领也乘船仓皇逃跑.21日,日军主力猛攻可以瞰制各炮

  台的椅子山炮台.22日,椅子山炮台和其它炮台相继被日军攻破,守军溃散,

  号称"固若金汤"的旅顺军港失陷.至此,辽东半岛被日军全部占领.

  日军在占领辽东半岛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令人发指的是,

  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惨案.11月21日,日军侵入旅顺后,兽性大发,

  竟借口为在攻城战中死去的官兵"复仇"和捕杀躲藏在城内的清军士兵,使

  用各种极其残忍的手段,对手无寸铁的旅顺居民进行一连4天的血腥大屠

  杀.旅顺居民2万多人惨遭杀害,仅有36人因被驱使掩埋尸体才幸存下来.

  日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受到各国公正舆论的谴责.美国《世界》

  杂志痛斥"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暴露了野蛮的

  真面目."但是,日本侵略者对其在旅顺的暴行,曾企图进行抵赖.然而,

  日本军国主义屠杀我旅顺同胞的罪行,是永远抵赖不了的.今天,埋葬在旅

  顺"万忠墓"中2万多殉难者的尸骨,就是历史的见证.

  1895年2月12日 威海军港失守,北洋海军覆灭

  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在旅顺整修.1894年10月18日,北洋海军又移

  师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海军重要基地之一.威海卫港三面环山,南北岸如

  两臂突入海中,成半圆形,港外有刘公岛,日岛,黄岛拱卫大门,形势十分

  险要.北洋舰队提督衙门就设在刘公岛上.海港两岸和口外诸岛都设有配备

  重炮的新式炮台.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又增修了许多临时炮台,并在海港

  的东西两口布设各种水雷和水下障碍物.当时港内尚有铁甲舰,巡洋舰7艘,

  炮舰,练船8艘,鱼雷艇13艘,驻军近1万人,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但是,

  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得出大洋浪战",只许死守海港.丁汝昌执行了李

  鸿章这一消极自保的错误方针,不敢出海与敌争锋.

  日军占领旅顺后不久,日本大本营便采纳了第2军司令官大山岩和联合

  舰队司令伊东佑亨的建议,决定向山东半岛进犯,用海陆军夹攻威海卫,妄

  图一举摧毁北洋舰队.为此,日军组成"山东作战军",共2.5万人,任命

  大山岩为司令官.日军发现威海卫港正面设防坚固,因此决定在荣成湾登陆,

  然后西进,从侧面夺取威海卫.

  1895年l月20日,日军出动2万人,兵分两路,一路佯攻登州以迷惑

  清军,主力则在25艘军舰护送下陆续在荣成湾成山头登陆,占领了荣成县.

  25日,日军分南北两路西犯威海卫.第6师团走北道,直扑南帮炮台;第2

  师团走南道,进攻北帮炮台.南帮炮台虽英勇抵抗,并杀伤大量敌人,但仍

  于当天下午被日军攻陷.北洋舰队在港东口已无立足之地,被迫移至西口.

  北帮炮台守军见南帮守军伤亡惨重,纷纷溃逃,日军不费一枪一弹便占领了

  北帮炮台.至此,威海卫陆上的据点全落敌手,北洋舰队和刘公岛陷入重围.

  2月3日,日本舰队倾巢进犯,轮番向刘公岛,日岛及停泊的北洋海军炮击.

  日军连续几天的强攻和偷袭,使北洋舰队受到重创,遭受很大损失."定远"

  舰中雷受重伤,不久自毁;"来远","威远"等舰被日鱼雷艇袭沉.

  2月7日晨7时,日军对北洋舰队发起总攻,炮声轰鸣,硝烟蔽海,战

  斗异常激烈.清海陆守军经过10余天艰苦的鏖战,伤亡过重.随着战势日益

  险恶,在北洋舰队服役的外国海员伙同部分中国卖国将领煽动兵变,逼迫丁

  汝昌投降.11日,丁汝昌接到密报,得知已不可能从陆路得到增援,便命令

  各舰突围.但外国海员和一些准备投降的将领坚决反对.

  丁汝昌在绝望中自杀殉国.在此前后自杀的将领,还有威海守将戴宗骞,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刘公岛北洋护军统领张文宣,"镇远"舰管带杨用

  霖等人.12日,营务处道员刘昶炳等人盗用丁汝昌名义,起草乞降书,向日

  本舰队投降.16日,刘昶炳代表清军在投降条约上签字,交出威海卫港内北

  洋舰队全部残余舰只,以及刘公岛,日岛等各炮台所有军械弹药.17日,日

  本联合舰队正式占领威海卫.清政府耗费无数钱财,苦心营办的一支空前强

  大的近代化的北洋舰队,就这样彻底覆灭了.

  1895年3月11日 大施弱肉强食政策,英俄私自瓜分帕米尔

  英俄争夺我国帕米尔地区由来已久.英国为了和沙俄争夺势力范围,企

  图利用帕米尔作为英属印度的屏障.为此曾表示支持中国在帕米尔地区的主

  权.1891年秋,英国秘密照会清政府,建议划分中国,阿富汗间的边界,使

  帕米尔成为英俄之间的缓冲地带.然而,就在次年,沙俄大举入侵帕米尔,

  侵占萨雷阔勒岭以西帕米尔地区,强占了2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使英

  国的企图没能实现.

  早在1881年中俄签订的《改订条约》及其子约《续勘喀什噶尔界约》中

  明确规定:从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

  其间的帕米尔地区为中国领土.显然,沙俄入侵帕米尔地区完全是违约行为.[page]

  不仅如此,沙俄在以武力霸占帕米尔地区后,随即逼迫清政府进行"划界谈

  判",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企图使非法的占领"合法化".清政府为了使

  沙俄撤出它违约侵占的帕米尔地区,也同意与俄国举行谈判.1892年11月9

  日,沙俄政府电示驻华公使喀西尼向清政府提议举行帕米尔划界谈判,并口

  头宣布:"应以沿萨雷阔勒分水岭划分边界线作为划界的主要原则",即中

  俄边界线从乌孜别里山口起,先向东再向南,将萨雷阔勒岭以西地区划归俄

  国.但是,沙俄的这种非法企图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清政府提出了帕米尔划

  界应遵守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的基本立场.可是沙俄连这个不平等条

  约也不愿遵守,强要清政府按照俄国的军事占领线——萨雷阔勒岭划界.

  由于沙俄坚持无理要求,双方虽经1年多交涉,仍毫无结果.在中俄交

  涉的同时,1892年8月,英国背着中国向沙俄提议,以萨雷库里湖向东划一

  直线到萨雷阔勒山脊,直线以南归英国"保护",以北归俄国"保护".1893

  年3月,沙俄连续两次召开策划瓜分帕米尔的特别会议讨论英国建议.会议

  决定根据1873年俄英瓜分帕米尔的协议,坚持以喷赤河作为划分两国势力范

  围的界限,英国势力不得越过兴都库什山.英国对后一点表示反对.嗣后双

  方讨价还价,反复交涉.1894年4月,沙俄向清政府强行提出:争议地区暂

  时维持现状,双方军队各扎原处,不得前进,分界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由于

  中日甲午战争即将爆发,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力西顾,只得对沙俄让步,表

  示同意"在中国和俄国间的帕米尔问题未得到最终解决以前,双方分别给予

  两国主管机关命令,以便使其保持并不超越各自的位置".同时声明:在采

  取上述措施时,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对于目前由中国军队所占领以外的帕米

  尔领土的权利.1895年3月11日,沙俄背信弃义,乘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

  中战败之机,与英国秘密达成瓜分帕米尔的最后协议,划定了萨雷库里湖以

  东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分界线从湖东端的一点起,东到萨雷阔勒岭止,英国

  政府保证在英国势力范围内的土地应是构成阿富汗领土的一部分.

  俄英瓜分帕米尔,是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政策的具体表现.在英俄瓜分帕

  米尔的过程中,虽然清政府向英俄郑重声明,对其背着中国私自瓜分中国领

  土帕米尔不予承认,并保留日后"重申前说"的权利.但沙俄恨本无视中国

  主权,继续强占萨雷阔勒岭以西的中国帕米尔地区,暴露了它侵略扩张的本

  性.

  1895年4月17日 日本逼签《马关亲约》,带来无穷无尽的后患

  在1894年9月的平壤,黄海两战役之后,慈禧太后就起用被她在中法战

  争中罢黜的恭亲王奕?重新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谋求各国驻华公使出面

  调停,但无结果.当日军侵入辽东半岛后,清廷又请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出面

  调停,在美国操纵下派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署理湖南巡抚邵友廉为全权大

  臣,于1895年1月底赴日本谈判议和.但日方借口张,邵二人"全权不足",

  拒绝与其谈判,提出必须以奕?或李鸿章为全权代表方可谈判.

  2月中旬,日军已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异常恐慌,

  便通过美国公使转告日本已决定任命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3月19日,李

  鸿章及其子,钦差全权大臣李经方,在美国顾问,前国务卿科士达陪同下,

  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及

  其美国顾问端迪臣议和.3月20日,在马关春帆楼议和会议上,李鸿章要求

  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则故意刁难,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4项苛

  刻的停战条件,迫使李鸿章撤回了以停战作为谈判前提的要求.3月24日,

  李鸿章在返回寓所的路上,被日本暴徒小山丰六郎用手枪击伤左眼下的面

  部,谈判暂时停止.日本担心因李鸿章的被刺造成谈判破裂,便同意暂时停

  战并签订《停战条款》.接着,中日双方继续议和谈判.在谈判中,日本方

  面采取漫天要价和肆意恐吓等卑劣手段,企图迫使李鸿章等谈判代表就范.

  经过近1个月的谈判交涉,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压下,李鸿章被迫与日本签

  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原称《马关新约》).该条约共11款,并附有

  《另约》和《议订专条》.其中内容如下:

  一,中国承认朝鲜"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的国家.

  二,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

  本.

  三,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2亿两,分8次在7年内付清;在第一次赔款

  缴清后,余款按年加"每百抽五"的利息;如清政府欲免付利息,则须在3

  年内将2亿两悉数缴清.

  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上述

  各口搭客装货,日本政府得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

  五,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

  所订进口税,日本在华制造的一切物品得免征各项杂税,所有日货均可设栈

  寄存.

  1896年7月,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日本又迫使清政府签订《通商

  行船条约》,规定日本在华与欧美诸国同样享有领事裁判权及"最惠国待遇".

  同年10月,中日双方又增订关于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日本租界的专条.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对中国的主权和民族利益损害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朝鲜成为日本附庸,日本便以朝鲜为跳板,大举向我国

  东北扩张.割占我国最大海岛台湾及北洋门户辽东半岛,是继沙俄侵吞我国

  大片领土后又一次大劫掠.对中国所勒索的前所未有的巨额赔款,不仅使日

  本帝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起来,而且使列强蜂拥而起纷纷向中国进行侵略性

  的政治借款,加重了中国财政危机和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page]

  使帝国主义列强得以利用剩余资本在中国榨取超额利润,严重阻碍了刚刚起

  步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已经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的特权,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输出大量资本,侵占商品销售市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总之,《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把中国进一

  步推进半殖民地的深渊,严重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895年4月23日 俄,法,德干涉"还辽",借机扩张侵华势力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帝国主义列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俄,德,

  法三国对于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的问题尤其关注,因为它给三国在华的

  侵略扩张以极大的威胁.事实上,俄国早就有独占中国东北的野心,将辽东

  半岛割让给日本,便使俄日两国争夺我国东北的矛盾斗争尖锐化了.1895年

  2月,中日谈判前夕,俄国一面通知日本,如放弃向中国大陆扩张版图而割

  占台湾,俄国将无异议;一面调遣大批海陆军闯入中国,以"保护"俄国利

  益为名对日本施加压力.4月6日,即日本公布议和条件后5天,俄国外交

  大臣罗拔诺夫在写给沙皇的条陈中说,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将威胁俄国的安

  全,建议俄国与列强联合干涉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接着,他又说:"我们的

  目的是双重的:在太平洋取得一个不冻港;并吞满洲的一部分以利修建外西

  伯利亚铁路."罗拔诺夫的意见得到了沙皇的同意,并作出两点决策:一上

  是如果日本拒绝放弃割占中国辽东半岛的建议,俄国就有"行动的自由";

  二是照会其它列强和日本,俄国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坚决要求日

  本退出辽东半岛.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那一天,俄国政府正式向

  英,法,德三国建议,联合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如不答应,三国即"对

  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

  英国是俄国争霸欧洲和向远东侵略扩张的宿敌,因此拒绝参加联合行

  动.但法国是俄国在欧洲的盟国,所以表示愿意参加干涉,借以向清政府勒

  索报酬.当时的德国还是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急于夺取更多的殖民地.

  虽然它在欧洲与俄法长期为敌,但在远东却热衷于和俄法共同行动.一则趁

  机离间俄法在欧洲的同盟关系;再则可转移俄国视线,减轻对德国东方边境

  的威胁;此外还可以借此机会得到中国方面的感激,以便从中国割占"一块

  地方"作为海军基地或煤站.

  4月23日,俄,德,法驻日公使同时照会日本政府,"劝告"日本"放

  弃领有辽东半岛",并限令15天内给予答复.随即三国海军同时出现在日本

  海面.停泊在日本港口的俄国军舰昼夜升火,大有准备开战的架式.日本政

  府自忖无力与三国同时作战,便急忙向英美两国寻求援助.但英美两国既不

  愿担此风险,也不愿日本在华势力过分膨胀,因此劝告日本接受三国要求.

  当时日本刚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海陆军备空虚,将士疲惫不堪,实在无力再

  行开战.在俄,法,德三国压力下,日本政府被迫于5月5日宣布接受三国

  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俄,德,法三国同意日本向中国要求增

  加赔款,作为"补偿".

  日本政府对俄,德,法"全然让步",但对中国却采取"一步不让"的

  方针,严逼清政府必须迅速批准《马关条约》,如期互换批准书.美,德,

  法也出面催促中国从速批准条约.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

  对,于5月8日,派伍廷芳与日本代表伊东美久治在烟台互换批准书.同年

  11月8日,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辽南条约》,中国以银

  3000万两"赎回"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此后,三国

  以干涉还辽邀功索偿,强迫清政府给予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

  权.沙俄乘机迅速扩大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势力.

  1895年6月7日 日本占领台湾,殖民统治50年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一经传到台湾,台湾省人民"若午夜暴闻

  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1895年4日20日,即《马关条约》签字后第4天,台北人民鸣锣罢市,集

  会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决心与台湾共存亡.但清政府对台湾人民的反割

  让运动采取遏制态度,同时决定如期向日本交割台湾.

  5月20日,台湾省巡抚唐景崧受命率文武官员"陆续内渡",撤出台湾.

  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被任命为"割台特派大臣",由美国顾问科士达陪同前

  往办理交割手续.李经方不敢在台湾上岸,按照科士达的意见,于6月2日

  在基隆口外日轮"横滨"号上,向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交出割台清单,将

  "台湾全岛,澎湖全岛之各海口,并各府厅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属公物件"

  永远让与日本.台湾,澎湖两岛人民在这张卖身契下被沦为亡国奴.

  日本侵略强盗深知不甘屈服的台湾人民是绝对不答应其在台湾建立殖民

  统治的.因此,决定武装占领台湾.它派出以北白川宫能久中将为师团长的

  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中城湾出发,分乘大批舰船,经过我钓鱼岛附

  近海面,分两路进攻台湾本岛.29日,日军在基隆以东50里的澳底登陆.6

  月1日,日军占领三貂岭,然后分三路进攻基隆.在日本海军配合下,日军

  占领了基隆.唐景崧带领大小官吏和12营清军内渡,6月7日,日军不战而

  陷台北.

  在敌军压境的严重关头,台湾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以徐骧,吴汤

  兴,姜绍祖等为首的抗日义军同帮办台湾军务,台南守将刘永福(即原黑旗

  军将领)领导的清军联合作战,掀起了悲壮而激烈的武装斗争.大致经过如

  下:

  6月初,日军分两路进犯通往台中的入口处新竹.徐骧,吴汤兴等带领[page]

  义军英勇阻击入侵之敌.在龙潭陂一带,义军在农民群众配合下,一举歼灭

  日军60余人.6月下旬,日军从小路抄袭,攻陷新竹.吴汤兴联络各军进行

  反攻,在新竹城东十八尖山一带展开激烈争夺战,历经数十仗,将日军牵制

  了两个月之久.

  8月,日军增调2万人到台湾,向台中地区发动了进攻.义军及刘永福

  的黑旗军在大甲溪伏击日军,给敌人以重创,杀死日军无数,使得溪水都为

  之断流.此后,日军疯狂地进行报复,发动多次进攻.8月下旬,大甲溪被

  日军占领.

  接着,侵台日军集中兵力猛攻彰化.早已做好准备的义军和黑旗军给以

  迎头痛击.台湾军民击毙日本最精锐的近卫师团1000多人,日军少将山根信

  成也命归黄泉.在激战中,黑旗军将领吴彭年及300多名战士壮烈牺牲,彰

  化陷落.

  9月初,刘永福重新组织力量进行反攻,相继收复云林,苗栗等地.后

  日军反扑,云林等地又陷敌手.

  由于长时间苦战,台湾军民的粮饷,军械等物资十分短缺.虽然全国人

  民强烈要求援助台湾抗战,并积极筹款赞助,但由于清政府害怕开罪于日本

  侵略者,竟下令禁止支援台湾人民.台湾军民在极其险恶的危境中毫不气馁,

  继续顽强地坚持战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0月上旬,日军猛攻嘉义,义军和清军沿路设雷,炸死敌军700多人,

  日寇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中将也重伤毙命.敌军冒死夺城,嘉义失守.

  10月19日,义军在嘉义西南的曾文溪与日军展开最后一次激战.当时台湾

  抗日军民的处境更加困难,卖国的清政府非但不予接济,还命令沿海各省督

  抚查禁海口,不准大陆援助物资上岸,甚至将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的捐款

  截留.在曾文溪战斗中,义军首领徐骧,总兵柏正才等相继牺牲,余军退入

  台南,曾文溪陷落.日军三路夹攻台南,义军和黑旗军弹尽援绝,形势万分

  危急.此时,刘永福登上英国轮船,逃回厦门.10月21日,台南陷落.至

  此,台湾全岛被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

  从6月至10月,台湾军民顽强抗战,打了大大小小100多仗,抗击了日

  本侵略军3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的打击.

  日本在侵台战争中,动员了约5万人,夫役2万余人参加战斗,最后伤,病,

  死亡达3万余人;主力军近卫师团伤亡过半,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中将

  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殒命.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而进行的英勇战斗,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史册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

  章.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从未

  间断,直到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1895年6月20日 法国逼签界约,蚕食南疆领土

  中法战争后,法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与之先后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

  款》,《续议界务专条》等不平等条约,据此法国在中国攫取了一大批侵略

  特权.尽管如此,法国仍贪心不已,处心积虑地蚕食我国南疆领土,决心打

  开我国西南大门.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法国仗恃其参加三国干涉还辽"有功",以此向清

  政府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法国侵略者一方面充当沙俄亲密伙伴,迫使清政府

  与其签汀《四厘借款合同》,另一方面又单独向清政府进行另外勒索.1895

  年5月8日,法国外交部长哈洛托召见中国驻法公使龚照瑗,露骨地表示:

  "法和俄,德争退辽东全境",对华有"功",要求中国政府就前议商务,

  界务等事与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早日定议,以"服"法国之人心.法国驻华

  公使施阿兰随即多次亲自至总理衙门,当面向奕?"居功求报",逼迫清政

  府与其签约.奕?明知法国意在勒索,但生怕拒绝法国的无理要求会招致祸

  患.于是出于与法国"固邦交"和"维大局"的目的,奏请光绪皇帝"勉从

  其请,以示酬答之意".光绪皇帝便命奕?,徐用仪与施阿兰于1895年6

  月20日正式签订了中法《续议界务专条附章》和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

  根据中法《续议界务专条附章》,重定了中越边界,依照第3款规定,

  中国云南境内的猛乌,乌德以及化邦,哈当贺,联盟,猛地等处划归法属越

  南.中法《续议商务专条附章》除了进一步确认1885年到1887年中法双方

  所订立的两个通商章程外,同时又扩大了法国在华新的特权:广西龙州,云

  南蒙自,思茅,河口4处开埠通商,前3处法国可以派领事;上述4处进出

  口货物比照沿海各口税率减收2/5;越南已有的和日后将要修筑的铁路可接

  至中国境内.通过上述界约和商约,法国割占了我国云南边境一部分领土,

  取得了陆地通商减税的特权.法国在甲午战争后领先向我国勒索筑路,开矿

  的利权,为列强争夺我国路,矿特权开创了一个恶例.

  法国为实现其在我国的筑路权,于1896年6月,进一步迫使清政府与其

  签订修筑镇南关(今友谊关)至龙州的铁路合同.按合同规定,法国公司得

  以"包办"铁路的修筑及建成后的经理事宜,清政府只能加以"稽察".这

  样,这条铁路实际上完全归法国控制.

  1895年7月6日 第一次大借款——被迫签订《俄法借款合同》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的几年里,向清政府提供贷款,成为侵略中国的列

  强们竞争的焦点之一.列强纷纷向清政府提出贷款,诱使或强迫其接受.为

  了争做中国的债主,它们展开激烈争斗.各国驻华公使甚至到总理衙门吵架,

  耍流氓手段,同时还用大量金钱贿赂清朝官员,以图达到逼迫清政府与其签

  订借款合同的目的.

  依据《马关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得在3年内偿付对日赔款银2亿两和

  赎辽费3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9000万两,根本无力偿

  付如此巨款.为了交付赔款,清政府唯一的办法是举借外债.帝国主义列强[page]

  也就乘机争着向清朝政府提供带有政治条件,具有奴役性质的贷款.为此,

  在俄,法,英,德,美等国间,主要是英俄两国间展开了激烈地争夺.

  《马关条约》订立后的4年间,清政府共7次向外借款,其中3次数额

  最大,即1895年的俄法借款,1896年的英德借款和1898年的英德续借款.

  英国在《马关条约》刚订立时,就通过担任中国总务司的赫德进行活动,

  要由英国银行承揽一笔大借款.当时正在以清朝政府"朋友"的姿态,干涉

  辽东半岛问题的俄,法,德三国听到这个消息,都出来阻拦.特别是俄国,

  立即向清政府提出由于它首先对日本进行干涉,这笔贷款必须先由它承担的

  要求,说是俄国银行可以贷款1亿两.其实俄国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所以它

  向法国联系,要求法国共同投资.法国决定把德国排斥在外,而同俄国在这

  个问题上合作.这时,英国仍不愿意放弃贷款,德国也很想参与.清朝政府

  感到与其只向一两个国家借款,不如让各国都参加一份.所以向俄国表示,

  只愿向它借5000万两.但俄国坚决不答应,便联合法国共作债主,拉拢6

  家法国银行和4家俄国银行组成对华借款银行团.在沙俄的胁迫下,1895年

  7月6日,驻俄公使许景澄代表清政府在俄国圣彼得堡与俄法银行团签订了

  《俄法借款合同》,亦称《四厘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共19条,另附《四厘借款声明文件》1件.主要内容为:借款

  总额为4亿法郎(合白银9896万余两);由6家法国银行与4家俄国银行分

  借;以94.125%折扣交付,年息4厘;偿还期限36年,1910年1月1日前

  每年应还数额不能增多,不能议减年息,不能一次还清;以海关收入作担保;

  中国若许他国管理,监督税收等项权利,亦准俄国均沾.

  俄法金融资本与俄国政府相结合,通过这次借款,从中国发了一笔横财,

  还由此得以插手中国的海关管理.同年12月,经沙皇批准正式成立华俄道胜

  银行,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主持银行的组成工作,其资金大部分来自法国.这

  个银行是沙俄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有力工具.

  1896年3月23日 第二次大借款——被迫签订《英德借款合同》

  俄法集团在第一次大借款中取得了胜利.在俄法与清政府签订《俄法借

  款合同》后,德国不甘心被排斥在俄法银行团对华借款之外,英国也极力反

  对俄法插手中国海关,威胁它在华的侵略利益.于是英德勾结起来,争夺第

  2次对华大借款,俄,法,美等也积极兜揽.本来在俄法借款合同签字之前,

  清朝当局就曾向德英两国表示下次借款将一定轮到它们.所以,到了1896

  年1月,英德两国驻华公使就主动向总理衙门提出要由英国汇丰银行和德国

  德华银行贷款1600万英镑(相当于白银1万万两),并且拿出合同底稿,限

  期签字.英德两国还公开表示,"不惜诉诸武力"也要夺得这次借款,对清

  政府施加压力.俄法两国自然不会甘心退让,俄国财政大臣维特提议由俄,

  法,德,荷四国共同贷款.由于英国坚决反对,德国也不愿参加,俄国的图

  谋未能得逞.法国公使施阿兰仍不甘心,继续进行单独活动.他向总理衙门

  提出由法商承担借款,并且说折扣可以低于英德提出的九五扣(当时的借款

  在支付时都有折扣,例如名义上是1万万两借款,并以此数计息还钱,但实

  际只付9500万两,扣除了5%,即所谓九五扣).总理衙门虽然同他们进行

  了谈判,但最后仍然没有做成这笔买卖.为英德垄断组织奔走的赫德,经过

  多方交涉,最后还是迫使总理衙门将这笔巨额借款交由英德办理.

  1896年3月23日,清总理衙门与汇丰银行及德华银行在北京签订《英

  德借款详细章程》,亦称《英德借款合同》,又称"中国五厘借款".

  借款合同共18款,主要内容为:借款总额为1600万英镑,合银9762

  万余两;94%折扣交付,年息5厘;偿还期限36年,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

  以海关收入作担保.并明确规定:在借款偿还期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

  必须由英国人充任.

  1896年6月3日 沙俄逼签《中俄密约》,攫取在东北修筑铁路权

  中日甲午战争后,俄国因带头干涉日本占有辽东半岛,对清政府"有功",

  因此寻机向中国索取"报酬".这时的清政府对俄国也愈加依赖,幻想依靠

  沙俄牵制列强.李鸿章的"联俄制日"的外交思想,甚至也被倾向英美的刘

  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所接受,一致主张同俄国缔结密约,巩固邦交,一

  旦有事可得到俄国的保护.这时的俄国正在加紧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急于向

  远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扩张,自然不会错过向中国进行勒索的大好时机.

  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按照俄国的要求,

  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前往祝贺.俄国认为这是一块送到口边

  的肥肉,因此急忙派专员到苏伊士运河迎候李鸿章,为的是怕欧洲其它列强

  抢走.李鸿章到达圣彼得堡后,俄国财政大臣维持,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很快

  便于5月3日与他秘密谈判,提出中俄缔结军事同盟,并以防日为借口,要

  求中国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境内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俄国对李鸿章软

  硬兼施,一面以300万卢布重金贿赂,一面由沙皇亲自接见施加压力.李鸿

  章在沙俄的贿赂和威逼下,无耻地出卖了国家主权,同意与俄国签定所谓军

  事盟约,并允许俄国在黑龙江,吉林境内修筑铁路.

  6月3日,李鸿章与维特,罗拔诺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中俄《御敌互

  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上签字.当光绪帝看到该约文本后,对

  这种如此把祖宗发祥地一举卖与俄国的做法十分恼怒,故不予批准.沙俄驻

  华公使喀西尼大耍流氓无赖手段,装模作样地把运载行李的车子摆在俄使馆

  大门前,表示若不立即批准条约,他马上下旗回国.清政府在俄国的胁迫下,

  批准了条约.9月28日,双方在北京互换条约文本.[page]

  《中俄密约》共6款,另附规定约文以法文为准的专条.其主要内容为:

  一,日本如侵占俄国亚洲东部土地或中国,朝鲜领士时,中俄两国应以

  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并互相接济军火,粮食.

  二,缔约国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不得与敌方议立和约.

  三,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中国地方官应尽力供

  应所需.

  四,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两省修建一条铁路,自赤塔直达海参崴,

  该路的修筑,经营由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具体合同由中国驻俄公使与华俄道

  胜银行就近商订.

  五,无论平时或战时,俄国均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粮食和军需品.

  六,本条约自铁路合同批准之日起,有效期15年;届期6个月以前,由

  两国再行商办展限.

  《中俄密约》从表面来看,是中俄两国共同防御日本侵略的军事同盟,

  实际上是沙俄借"共同防日"之名,通过"结盟"的形式,来推行它征服中

  国东北和争霸远东的侵略扩张政策.同年9月,俄国又迫使清政府与华俄道

  胜银行签订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规定中东铁路的建造和经

  营管理等事项,由道胜银行另设中国铁路公司主办.中东铁路名义上由中俄

  合办,有清政府的股份,中国商民一样可以购买股票,但实际上完全受俄国

  支配,清政府只是提供便利而已.《合同章程》规定,中东铁路公司对铁路

  沿线地段"享有绝对的,专有的管理权".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12

  月,俄国政府单方面制定并颁布《中东铁路公司章程》,事实上把中东铁路

  当成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它擅自"授权"给中东铁路公司,只要经中

  国政府核准即可在中国开采煤矿,兴办其他工商业;"在被划给中东铁路及

  其附属物的土地上,法律及秩序的维持应委之于公司任命的警察担任".这

  样,中东铁路沿线地段就成了俄国侵略中国东北的基地.1897年春,俄国开

  始筑路,向沿线派出大批修路队和殖民者,开采矿产,建立城镇(哈尔滨

  第一个),推进对我国东北,首先是东北北部的"和平征服".《中俄密约》

  的签订,标志着我国东北北部已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从而加剧了列强对中

  国的争夺.

  1898年3月1日 第三次大借款——被迫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

  到1897年下半年,清朝政府为了最后付清中日甲午战争的赔款,又着手

  进行第3次大借款.李鸿章奉命办理这件事,他想越过列强政府而向在上海

  的外国商人直接借款.美国的德伦公司想揽这笔买卖,便同李鸿章的代理人

  盛宣怀洽谈,但没能成交.李鸿章又同英国的哈利詹利士公司初步商订了借

  款合同草案.但英国政府出来阻难,这个草案也被废弃了,因为英国政府认

  为这个公司所订的草案并没有能充分反映英国利用这次借款所要达到的政治

  目的.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夺取沿海港口,分割势力范围,互争在对中

  国侵略中的优先地位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因此这次清政府大借款仍无法

  摆脱以俄法为一方,和以英德为另一方的激烈争夺的局面.俄法与英德双方

  都各自提出条件和要求,争着要承担这次借款.各国公使天天在总理衙门进

  行威胁,英国和俄国还在伦敦与圣彼得堡紧张进行交涉.最后,英德再度紧

  密勾结战胜了俄法集团,争得了第3次大借款.1898年3月1日,总理衙门

  与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在北京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共17款,加附《付还本利日期数》1件.主要内容有:借款总

  额仍为1600万英镑,合白银1.1277余亿两;以83%折扣交付;年息4厘半;

  偿还期限45年,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以海关收入和苏州,淞沪,九江,浙

  东货厘及宜昌,鄂岸,皖岸盐厘为担保.在借款偿还期内,中国海关总税务

  司职位必须仍由英国人充任.

  从1895年至1898年清政府向列强举办三次大借款,总计合银3.09多亿

  两,外国银行扣除回扣之后,清政府实得2.62多亿两,其中2.3多亿两作为

  甲午战争赔款,辽东半岛赎还费和日军占领威海卫的军费.清政府每年要交

  付本息2000万两以上,相当于当时一年的全部关税收入,使中国深深陷入国

  际金融资本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些贷款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更主要的是

  作为勒索和破坏中国主权的一种手段,而附加了许多政治条件.外国贷款越

  多,越增强它们在中国的政治力量;清政府欠债时间越长,在政治上依赖,

  受制于外国的时间就越长.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结合在一起,就成了这些借

  款的突出特点.

  这三笔大借款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吸吮中国劳动人民血汗达数十

  年之久.俄法借款中俄国借款部分于十月革命后取消;法国部分到1931年才

  全部还清.英德的第一次借款,到1932年才将本利全部还清.英德续借款,

  直到1938年,即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仍有366.665万镑没有偿还.

  1898年3月6日 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其势力范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为肢解中国神圣领土以作为其各自的势力范

  围,掀起了强行"租借"中国沿海港湾,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列强这一罪恶

  活动中,德国首先向中国伸出侵略魔爪.

  德国与俄法帝国主义一样也以干涉还辽的"功臣"身份,向清政府勒索

  "报酬".1895年10月德国取得在汉口,天津开辟租界的特权以后,其外

  交大臣马沙尔又向清迁驻德公使许景澄提出租借一个"屯泊兵船"的地方的

  要求.在此处2年中,它又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向清政府提出同样的

  要求,但均未得逞.1896年11月29日,德皇威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正式

  决定占领胶州湾.为此,1897年初,德国驻华公使海靖与总理衙门进行交涉,

  明确提出索取胶州湾的无理要求.清政府以胶州地势重要,不容外国盘踞为[page]

  由予以拒绝.2月17日,德国海军大臣何尔门正式通知外交大臣马沙尔:德

  皇已决定武装占领胶州湾,俟时机一到便立即执行.为了实现这一侵略计划,

  德国海军部加紧对胶州湾进行"详密调查",做好武装占领胶州湾的准备.

  11月1日,2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巨野被杀.6日,威廉二世闻知

  此事,喜不自禁地说:"中国人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与事

  件.我决定立即动手!"于是,德国在沙俄的默许下,以"巨野教案"为借

  口,于13日调其远东舰队到达胶州湾.当清军守将章高元派员询问德舰来意

  时,德国舰队同令蒂尔皮茨谎称"来此游历".14日晨,德国陆战队720余

  人以操练为名强行登陆,分据要隘,然后送来照会,限清军于当日下午3时

  以前全行退出,以48小时为限.面对敌人汹汹来势,章高元要求抵抗,但清

  政府下令:"断不可先开炮,致衅自我开".30日,又发出旨令,强迫章高

  元部移驻烟台.到12月17日,清军完全撤离了胶州湾,德国侵略者便轻易

  地实现了武装占领胶州湾的目的.

  在德帝国主义的武装进犯和外交压力下,清政府被迫屈辱妥协,不仅接

  受了德国就巨野教案所提出的极端无理的6项要求,还于1898年3月6日同

  德国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该条约包括胶澳租界,铁路矿务及山东全省

  办事之法三端,共10款,其主要内容为:

  一,胶州湾及湾内各岛租与德国,租期99年;租期内胶州湾完全由德国

  管辖,并得以制订章程,约束色括中国在内的他国来往船只.

  二,胶州湾沿岸潮平100里内,划为"中立"地区,德国官兵有权自由

  通行.清政府在该处"派驻"兵营,筹办兵法",须先与德国会商办理;清

  政府在"中立区"内不得颁布法规和行政命令.

  三,德国有权在山东建造由胶州经潍县,青州(今益都),博山,淄川,

  邹平到济南及山东界和由胶州经沂州,莱芜到济南的2条铁路,并有权开采

  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

  四,山东省开办各项事务,或用外国人,或用外国资本,或用外国物料,

  德国享有优先承办权.

  8月22日和10月6日,中德双方划界官员分别签订了《胶澳租地合同》

  和《胶澳潮平合同》,这两个合同具体规定了德国在胶州一带的租界地的范

  围.

  据此,山东全省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接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以租

  借的名义,强占我国的港湾,争划各自的势力范围.

  1898年3月27日 沙俄强租旅顺,大连,划东北为其势力范围

  沙俄通过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夺得海参崴(后改名符拉迪沃斯托

  克,意即"统治东方"),作为俄国太平洋舰队锚泊的军港,成为它在远东

  的重要侵略基地.但是海参崴在1年中有4个月的封冻期,因此沙俄想再从

  中国夺取一个不冻港以加强其远东的军事力量.为此,沙俄在此后30多年

  间,处心积虑地为在中国北方沿海夺取一个不冻满而积极活动.甲午战争后,

  沙俄为了将其正在修筑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伸向我国东北,要在中国寻求一个

  理想的港口的企图愈加迫切了.此时,俄国驻烟台的领事经过对辽东半岛的

  "调查",立即向俄国政府报告了大连湾的情况.他说:大连湾有4个单独

  的良好港湾,能停泊吃水20英尺甚至更深的船只,而且冬夏相宜.这样,大

  连湾就成了俄国猎取的目标.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口实出

  兵强占胶州湾以后,俄国政府就做出了不失时机占领大连湾的决定.为此,

  在11月末,俄国便与德国秘密谈判达成一项谅解,互相支持对方的侵华活

  动.与此同时,俄国利用清政府在甲午战后对它的信任和依赖,不惜愚弄清

  政府,谎称俄国"忿于"德国强占胶州湾,为"援助"清政府遏制德国出兵

  胶州湾,俄国舰队决定进入旅顺口.还进一步给清政府设下一个圈套:让清

  政府向列强"表明中俄联盟之意",俄国占领旅顺是得到清政府允许的.昏

  庸的清政府竟然听信俄国的谎言,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